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其中两只“鼎”原是炊具,专家称不影响对墓主人高贵身份判断 昨日还发现大量锋利青铜箭镞,表明墓主人掌握兵权 昨天,虽然蚌埠下了连绵不断的大雨,但蚌埠双墩一号墓葬的文物清理仍在进行。据该墓葬发掘负责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阚绪杭领队介绍,当天经细心清理,不仅发现了大量代表兵权的青铜箭镞,还发现了贵族墓葬中罕见的镰刀,而原本被认为是鼎的两件文物,提取出来后竟发现是蒸煮食物的炊具...
人骨鉴定专家、吉林大学教授朱泓日前指出,“蚌埠双墩1号墓”包括墓主在内的死者年龄均不大,在40岁以下。其中,墓主腐朽程度超过随葬者,仅剩牙齿,与其“不朽”愿望显然背道而驰。 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境内的“蚌埠双墩1号墓”发掘获得重大新发现,专家称其是“从未见过的新文化现象和建筑遗存”。该...
昨日,市文物工作队在马村区一工地同时发现两座东汉时期大型墓葬,并在西侧墓葬中出土多件文物,这些殉葬品足以说明墓主人在当时的显赫地位。 昨日9时许,记者在挖掘现场看到,这两座墓葬相距不过10米。据介绍,这种情况在之前的考古挖掘中并不多见,估计其主人属于同一家族。 这两座墓葬大小相近,均约30平方米。造型也无较大区别,均为穹隆顶结构,分为前、后室,前室带左、右耳室。由于年代久远,这两座墓葬均已坍塌...
素面铜镜 近日,新余市博物馆在新钢公司一建筑工地发掘到一副北宋时期的古棺木,并从棺木中找到素面铜镜、银钗、青瓷碗和古钱币等。8日,这些文物经过清洗后入库保存。据该市博物馆徐书记介绍,棺木内的素面铜镜放在主人头底下,银钗是护理头发的,唇口青瓷碗放在主人的头部右侧,钱币沿主人身体四周摆放,这是北宋时期的一种葬俗。
云南王沐英,曾经统治云南,被封为黔宁王,其后家族传承280年。他和他的后世子孙被埋葬在江宁将军山上。历史上,这里曾经挖掘出了震撼世界的国宝“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也曾经发现了沐晟、沐昌祚、沐睿等沐氏后裔的墓葬和无数金银陪葬品。近日,在将军山沐氏家族墓园,又有两座墓露出了踪迹。 将军山两座明代墓葬露脸 出中华门向南行约20公里,在江宁区殷高巷与东善桥镇之间有一座小山,...
考古专家将棺内黑色积水排出后恢复尸体形状 三水一建筑工地挖出400多年前古墓,尸骨由省药学院带走鉴定 三水一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突然发现一座“神秘”古墓,后经省相关专家现场勘查后抢救性挖掘。昨日记者获悉,经初步鉴定,该古墓为明清时期,墓主尸骨由省药学院带走作进一步鉴定和处理。 考古专家将棺盖打开 建筑工地惊现古墓 古墓所在工地位于三水西南新华路与环城路交...
“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1700年前,东吴开始,六代王朝在南京建都,历时300余年,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其间无数贵族、名士死后托葬南京山水之间。近日,南京江宁上坊科学园道路施工中,又发现大型砖室墓葬。昨日,记者来到距市区20多公里的发掘现场,南京市博物馆考古专家告诉记者,经现场勘察,发现的是一座南朝大墓,另外周边还发现了两座东晋墓和一座东汉墓。可惜的是,由于发现仓促,这...
其中被挖开的一个墓室 派出所派保安24小时守护古墓 砌墓室砖长有50厘米左右 古墓呈双墓室结构 现场挖出的大石板 现场发现了满是锈斑的钉子 “我们村里发现一座古墓,已经被破坏了”昨天下午5时许,仓山刘先生报料,称在家附近发现一座古墓,但是具体年代不祥。 记者马上联系了刘先生,天已经黑了,在他的带领下记者进入一个正在平整土地的工地。...
扬州新闻网讯昨天,扬州10年来出土的最大木椁墓“开棺”,北棺里两枚印章破解了墓主身份之谜。考古专家辨析,墓主姓董名汉,字子翁,汉广陵国一位大臣。由于北棺密封性好,尸骨呈黑褐色。北棺出土了一把带鞘铁剑和一些精美的家务用具,最令人称奇的是,南棺惊现由一两千片琉璃片串成的琉璃玉衣。考古人员推测,此件琉璃玉衣应是完整的。倘若如此,完整的琉璃玉衣在我市还是首次出土。 经过了整整一个...
昨天,西湖镇的西汉木椁墓考古工作在雨中继续进行,南侧厢发现几十件完整的汉代漆器“餐具”,两只铜壶和一只铜盆,并且在足厢发现一套弓箭。考古专家介绍,依据目前已出土的文物来推断,该墓主人应为“侯”级别。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位于主墓室南边的侧厢中出现众多文物,经过雨水的洗刷,一套精美的漆器呈现在众人面前。这些漆器有漆盘、漆耳杯等物,分黑、褚红两色,上...
昨天,西湖镇蚕桑砖瓦厂的西汉木椁墓考古发掘又有新发现,考古人员从外藏椁出土了一批陶冥币和破损陶器。据不完全统计,持续多天的考古工作已经出土各类文物共43件,其中以陶器和漆器为主。考古专家称,从出土的大量陶冥币来看,该墓主人应该是家境已经破落的士大夫。 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考古人员还在进行外藏椁的清理和深入挖掘工作。截至下午6时,外藏椁已经挖至1.7米的深度,考古人员称下面还有一层隔板,隔板下面的...
昨天,西湖镇蚕桑砖瓦厂的西汉木椁墓考古进程再度深入,外藏椁的考古清理工作基本结束,开始进行主墓室的考古挖掘。考古专家初步确认,墓主人为士大夫级别。 西汉木椁墓主墓室昨掀开 外藏椁出土了17件陶器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主墓室上的楠木椁盖板被掀开,有7根半巨大的楠木被挖出,因为早期遭到盗掘的缘故,挖出的楠木都是断裂的。从旁侧隐约可以看到椁盖板下的棺木,在主墓室东侧出土了汉代木俑和漆笥残件,其他...
发现古墓的地方是桂花镇沂水村3组,这里地处深山老林,人烟稀少,村里面有一个开采多年的页岩矿场。最近,矿场换方位开采,要重修一条拉矿石出山的公路。就在修建新路过程中,前天上午,工人们在操作挖掘机时,挖出了一个拱形门,工地马上停工查看。工人们觉得这拱门不同寻常,估计是文物,工地方于是马上通知了有关部门。 彭州市文管所的工作人员随即来到现场。工作人员认定这个拱形门是古砖砌成,估计有墓葬。他们于是对发现...
昨日下午,土山寺村古墓发掘工作继续进行。截至停工时已发掘到古墓椁室。考古专家表示,该墓规模在西汉墓葬中属于中等,因此初步可以断定该古墓的主人具有一定的身份。 昨日下午,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虽然古墓深已达三四米,但墓坑内没有一点积水,而周围地面上则一片水汪汪的。一位考古爱好者表示,出现这种情况说明目前见到的墓坑还属于浅层,墓室应当在较深的位置,雨水到幕坑内就会迅速浸透到下层的墓室内。考古人员随后对该...
新疆新闻网7月19日电清晨八点,当曙光洒向青绿的那拉提草原时,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乃斯河谷从事草原古墓发掘的社科院考古专家们已经登上墓顶,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考古现场位于新疆新疆源县则克台镇以东、巩乃斯河以北的二级台地上,距离公路数百米。正在发掘中的古墓呈馒头状,墓葬直径约60米,高7米余,当地人俗称为“土墩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们将其命名为“M1...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