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专家此前已确定江西西汉古墓主人为距今2000多年的某一代海昏侯,而在从墓园到主墓的发掘过程中,多项证据已将墓主人指向汉武帝之孙、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证据链1:大型车马坑 主墓西侧的大型车马陪葬坑中,考古人员找到了5辆木质彩绘车和20匹马的痕迹。“这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发现的车马陪葬坑。”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绍,公元前33年汉成帝下令废除诸侯王车马陪葬制度...
江西西汉海昏侯墓将于12月15日左右开启主棺,届时有望发现能证实墓主人身份的印章。考古专家此前已确定墓主人为距今2000多年的某一代海昏侯,而在从墓园到主墓的发掘过程中,多项证据已将墓主人指向汉武帝之孙、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主墓西侧的大型车马陪葬坑中,考古人员找到了5辆木质彩绘车和20匹马的痕迹。“这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发现的车马陪葬坑。”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
“大吃货”“香公子”“音乐范”“豪车党”……一个侯国之主的海昏侯有哪些喜好?秦汉20等爵制中最高等级的列侯享有哪些特权?近日,位于江西南昌的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正陆续发掘出数以万计的文物和最完整的汉代列侯墓园,更多古人文化礼仪和日常生活片段正在一一呈现。让我们一起穿越吧,去探秘、去真切地感知2000多年前的中华文明! 锦衣华食,当然无酒不欢 存放服饰的衣笥库位于墓室藏閤的西北角,不偏不倚地被五代时...
发现7处古墓 为了弄清即墨在古代时是个什么样子,为古城改造提供历史资料,目前正在进行地下考古。10月4日上午,考古人员在距离即墨古县衙西侧不远处勘测,找到了古代的青砖。考古人员慢慢下挖清理,发现这里竟然是一处古墓,便立即展开抢救性发掘。经过几天的发掘,在数米深的地下,考古人员又发现了4座古墓,但由于古墓历史久远,墓葬的上半部分被破坏严重,下半部分尚保存较完好。墓穴用大青砖砌成,工艺十分精细,墓葬...
11月2日至7日,央视《国宝档案》连续播出“海丝传奇”系列节目,因为里面有很多“扬州元素”,吸引了很多市民关注,其中,“渡海而来的先贤”这一集向观众朋友们讲述了普哈丁在扬州的传奇往事。记者昨从扬州博物馆获悉,该馆征集到一方唐代波斯人墓志,该墓志是在普哈丁墓园南侧发现的,墓主人是侨居于扬州的外国人中,目前我们知晓姓名的第一人,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来扬的波斯人的代表。 1 扬博征到唐波斯人墓志 墓...
温州市瓯海区的中岙山山脚有一家养殖场,一个多月前,该养殖场在修理山脚的护坡时挖出了两座古墓。一座古墓封门完好(下文简称“M1”),长6米,宽2.3米,封门高1.6米;一座封门已损毁(下文简称“M2”),整体规模略小于前者。考古部门接到消息后,立即组织人员赶往现场展开抢救性清理。 据了解,发掘已近尾声,按照墓上的线索,这应该是公元303年西晋时期的墓。同时,考古人员还在墓中发现了砚台、兵器等物品,...
2014年12月31日,本报报道了西区某工地发现一座砖室墓,初步推测该古墓为六朝时期的。记者昨从考古部门获悉,这座六朝砖室墓已经考古发掘结束,不仅墓砖随处可见精美的纹饰,今年还发现了古墓下“藏”着排水设施。考古专家表示,这是迄今为止扬州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六朝砖室墓。 历时近两年,考古发掘结束 去年底,在西区一工地,记者看到一处栅栏围着的工地,现场插着几个写有“考古工地 闲人莫入”的牌子。在路...
以《地面塌陷大坑,露出青砖古墓》为题,报道了白浪河水库大坝以南露出古墓一事。8月28日,记者了解到,古墓已露出“真容”,可以认定该古墓为清代晚期墓葬,主人为一男一女。目前,已出土道光钱币等文物。 现场挖出长宽二十多米的大坑 8月28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白浪河水库大坝以南大约400米处,古墓周围已经拉起了绿色的铁丝网,进出口处还设立了一个黄色警示牌,牌子上写有“考古现场,闲人免进”的字样。 ...
考古人员在福建理工学校工地内挖掘古墓。 昨日,网友“Chinavm”在微博上上传了一组古墓现场挖掘的照片,该古墓最近在福建理工学校原7号楼的施工过程中被发现,记者昨日从考古部门了解到,这座古墓的年代为明朝万历年间,距今约400年。 从网友提供的图片可以看到,校园内的土丘上,一座高约1.5米,长约10米的石构墓穴被开挖出来,一旁还有一块墓碑,现场聚集了不少人对古墓进行研究。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位...
今年3月,济阳县垛石镇前刘村在修建村西文化广场过程中发现了一处古墓。经考古人员现场勘察确认这是古代砖室墓葬,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和济阳县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对古墓进行抢救发掘。经过近30天的努力,清理出唐代砖室穹窿顶墓葬两座,其中位于东侧的二号墓规模较大,并出土一盒墓志铭,为唐墓研究提供了又一重要资料。 墓主人非常勤政 据考古人员介绍,一号墓位于西侧,是单室穹窿顶砖室墓。由斜坡墓道、甬道...
13日,重庆晚报记者从城口县文管所获悉,日前城口县修齐镇政府新修公路时,意外挖出了一个地下古墓葬群(如图)。 城口县文管所所长谭东介绍,墓葬群上方还叠压着坟墓,紧挨着就是住家户。墓葬群在地下2米处,是一座由6座墓室组成的大墓穴,全长8.6米,全部用烧制的青砖铺成,青砖上刻有各式精美花纹。这也是城口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墓葬群。 “这种多室青砖墓在重庆很少见。” 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现场考古负责人介绍...
因为读音难听,近年来全国各地许多“苟”姓后人,向公安机关提出改姓申请。无独有偶,这样的改姓行为,早在唐朝就已经有了。日前西安市考古研究院公布的一方墓志,就记录了这一过程。 为配合清凉山森林公园建设项目,2012年9月至11月,西安市文物保护在上塔坡村北清理发掘了148座墓葬,时代从战国一直延续到明朝。在其中一座唐墓中,出土了一方墓志铭——主人名叫荀曾,最高官至大理寺正,职能相当于如今最高人民法院...
蓝田支家沟大墓鸟瞰 出土的宦官俑 出土的双鱼瓶 《史记》中所载“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凭借那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侠义情怀,原本只是普通人的荆轲,成为了千古咏颂的英雄。但荆轲死后葬于何处?清代《蓝田县志》中记载:“荆轲墓在县西北三十里,今位于华胥乡支家沟西北……”,根据这一标识,位于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支家沟村西北约500米处的一个大墓...
8日上午,莆田仙游县大济镇乌石村一建筑工地内,挖出一处古墓葬群,有七个墓穴。根据墓志铭显示,该墓葬为明代广东肇庆府高要县丞郑必寅及家人的合葬墓,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昨日,记者在乌石村见到了从墓葬中出土的铜镜、发簪、剪刀等陪葬品,让人惊叹的是,由于该古墓保存较完好,出土的墓主人尸骨、服饰完好,甚至连毛发都清晰可见。 明代官帽,一碰便成碎片 昨日中午,记者赶到现场看到,墓葬群共...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