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石雕像大小和明显陵相仿 本月12日,在张公祠国家森林公园岘山上,襄樊几名登山者发现一处有石人像、石兽和神道的大型古墓。襄樊市文物管理部门昨日表示,为防止不法分子盗挖古墓。已聘请联络员对该古墓进行巡查,襄城王府派出所已对古墓周边展开监查防控。 据了解,这几名登山爱好者是在登上岘山顶之后,在离岘山顶以西500米处发现古墓封土堆的。封土堆下已经有4个被盗墓贼挖出的较浅盗洞,洞口留有盗挖工具洛阳铲和手...
近日,成昆货运线施工队在修建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宋代古墓群。昨(11)日,成都市考古队正式来到了发现宋代古墓群的十陵镇平桥村5组,对这个古墓群展开发掘工作。发现古墓的位置原来是一片菜地,且从来没有发现过古墓。 此批发现的古墓约在4座以上,属于宋朝时期。从古砖和陪葬物品推测,古墓主人在当时具有一定地位,不排除在这批古墓里还存在着合葬墓的可能。
记者昨天获悉,清代著名画家、“常州画派”创始人恽南田先祖墓群在常州被发现,考古队在这11座明代晚期家族墓中发现了铜镜、陶罐、铜钱、银鎏金头饰等文物,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一件孤品绿釉紫砂罐,在紫砂器上施孔雀绿釉还是首次被发现。 据考古领队杭涛介绍,该家族墓群位于常州市科教城三期建设工地,在武进区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被发现。南京博物院联合武进区文管办、武进区博物馆进行了为期1个...
平邑柏林镇富饶庄高氏家族墓地的挖掘工作日前已经接近尾声,整个墓群目前共发现挖掘了16处墓葬,其中13号墓葬中出土了大量贵重陪葬品,并出土一方墓志铭,墓主人身份或许有望揭晓。 16座墓葬各有特点 10日下午,记者在墓葬挖掘现场看到,挖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此次共发现挖掘了16座墓葬,整个墓地占了2000多平方米的面积,初步推断年代为唐末至北宋时期。16座墓葬结构形式各异:有砖石混构墓、石椁墓、圆形...
上金贝畲寨神秘古墓 一个美丽的闽东乡村因一座古墓变得神秘奇幻,这里真的就是600多年来史学家苦苦寻找的明朝建文帝的陵寝吗? 秋雨季节,美丽的上金贝笼罩在一片雨雾烟岚中,弥漫着迷幻般的气氛。一座历史悠久的神秘古墓,更为之抹上一层神奇的色彩…… 闽东畲寨上金贝位于宁德蕉城金涵乡,共80户300多人口。今年初,一位当地干部在规划上金贝旅游线路时,发现了这座规格超乎寻常的古墓...
记者5日从镇江市博物馆考古部门获悉,该市考古专家组通报了丁卯新区大窑湾村南朝墓群的考古出土情况。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发掘,考古专家用大量的出土文物证实:该墓为我国南北朝时期的高官墓,且为近年来省内出土的最高规格南朝墓葬群。 据了解,该墓葬是今年7月某楼盘施工中在大窑湾村附近发现的。镇江文管办、镇江博物馆随即组织考古队进驻现场,先后发掘16座古墓,时间从东吴时期至南北朝、宋代,东吴墓出土的绿釉陶器釉...
墓前所立的石麒麟造型精美,保存完整 西安市近日在长安区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清代名臣“张勇墓”,墓前还保存着多件造型精美的石刻。“张勇墓”所处环境为地势高亢的台塬,当地人称为“张侯坟”。据史料记载,张勇字非熊,明末清初咸宁人,明末为副将,清顺治二年(1645年)归于清,先后平定了甘州、肃州等地之乱。康熙时因云南吴三桂之乱,危...
根据壁画所绘内容、出土文物以及题记,初步断定墓主人为北魏高级官吏 经考古人员近半年的抢救性发掘,位于大同市南郊区仝家湾村南坡上的又一座大型北魏墓葬群露出真容,其中绘画于9号墓内的精美壁画尤其让人叹为观止。这是该市继2005年北魏沙岭壁画墓之后,发现的第二座较为完整的北魏壁画墓。 今年4月初,文物部门在大同富乔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工程工地发现一处大型北魏墓葬群。随后,考古研究所专业人员来到大同,抢...
图为:郧县新发现的春秋殉人墓一瞥 前日下午,一座春秋晚期的殉人墓葬在郧县五峰乡东峰村重见天日,附近还惊现16座秦汉古墓。专家称,该墓地的发掘对研究春秋埋葬制度、殉人演变,以及印证史实及研究楚、麇两国关系具有重大学术价值。此前,考古人员曾在五峰乡发现了6座殉人墓葬。 记者现场看到,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用毛刷轻轻拭去尘土后,一座春秋晚期的殉人墓葬赫然入目。墓中除葬有主人外,有一具殉人及一只殉葬狗。棺...
古墓就在这片翠绿竹林的山坡上 考古专家在测绘古墓外围情况 黄丁宁/摄 24日上午,锦城街道青柯村传出了一条爆炸性新闻:村民俞忠华在建房挖地基时挖出了一座千年古墓。获悉这一情况后,省市考古专家立即赶赴现场开始挖掘。昨天是发现古墓的第5天,古墓挖掘进展怎样?墓室主人是谁?记者昨日带着一系列谜团前往古墓挖掘现场一探究竟。 现场挖出古墓断面和排水系统 昨日下午二时许,记者驱车前往古墓...
造型奇特的古墓 一整块天然巨石里面竟然“包”住了两座古墓。昨天,记者从江津区文物管理所获悉,江津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在先锋镇保平村玉皇观附近发现了两座极为罕见的“石头坟”——在整块巨石中人工凿出墓穴。同时,在“石头坟”一公里之外,又发现了一处精致的摩崖石窟,酷似大足石刻! 巨石中“藏”古墓 据...
考古人员在古墓发掘现场工作(7月11日摄)。 7月15日,河南省商水县考古工作者对日前发现的一座汉代古墓的发掘工作已基本结束,出土了一批汉代青釉瓷罐残片、汉代五铢古钱币等文物。有关专家根据古墓建造方式和规模推断,此墓建于东汉晚期,墓主人身份高贵。 7月15日拍摄的汉代古墓中出土的古钱币。新华社发(杨正华 摄)
青瓷六系罐。 考古人员正在清理甬道。 男陶俑。 扬子晚报13日A22版报道了《罕见南朝大墓昨开启墓门》一文。由于该墓明代时曾经逃过一劫,是近几年南京地区难得一见没被盗过的完整墓葬,因此受到考古界和文博界的高度关注。由于这两天每天一场大雨,清理工作十分缓慢。昨天清早,记者就赶往考古工地,令人欣喜的是墓室甬道终于清理完毕,到中午时分,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一件带盖的青瓷大罐非常完整。 ...
今日,记者从省文物部门获悉,考古工作者在对翼城县大河口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该墓地时代自西周早期延续至两周之际,而墓内的随葬木俑,也是目前中原地区出土的该时期内的最早文物。此外,大河口墓地的发现进一步证明文献记载的晋国初封以至整个西周时期的范围,即汾浍之间。 大河口墓地位于翼城县隆化镇大河口村北台地上,西距翼城县城约6公里,墓地北高南低,北依二峰山,南邻浍河支流,西北临浍河干流,即坐落于两河...
考古人员在清理火葬墓。通讯员安富斌摄 6月23日,考古人员在襄樊市内环线建设工地发掘出襄樊市首座土圹砖石漆木匣火葬墓。 该火葬墓的砖石开口为79×79厘米,根据墓室内使用的典型的宋代墓砖及周围发现的全部是宋代墓葬。 据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教授王先福推断,襄樊发现火葬墓可能有三种原因:一是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带来了本身的丧葬习俗;二是墓主人生前有传染病,死后火化下葬;三是墓主人可能是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