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地处新疆西北角的裕民县境内,中科院考古专家和当地文物工作人员最近发现了大面积石圈古墓遗址,其面积之大、数量之多,令考古人员深感振奋。 记者从新疆塔城地委了解到,11月3日至5日,中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良伟与当地文物工作人员进行文物调查时,在裕民县阿勒腾也木勒乡白布谢水库一带发现大面积古墓群。在水库东西两侧的台地上,分布有积石墓和石圈墓200余座,其中石圈墓6座,最大直径28米,最小直径12米...
近日,临漳县文物部门发现了后赵时期西门豹祠奠基石,从石刻上可以看出该奠基石距今已有1600多年。 西门豹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在邺地(今临漳县)为县令期间投巫治漳,兴修水利,留下了千古美名。西门豹死后,邺地人民为纪念他的丰功伟绩,纷纷建庙立祠,名气较大的是后赵石虎所修的西门豹祠。据史书记载,该祠南北长约三里,后赵皇帝石虎曾在西门豹祠内宴集群臣,是当时邺城最为显赫的建筑之一。奠基石上文字记载...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了解到,在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呼和浩特博物馆从民间征集到一批珍贵的清代蒙古族节庆礼佛图卷。据介绍,这批图卷对于研究清代蒙古贵族的风俗文化具有重大价值。 这批图卷被分装在4个大画框中,总长1.2米、宽1.5米,描绘了清代浩浩荡荡的礼佛游行队伍,其中有各种僧俗人物数百个,还有众多车辆、旗幡、伞盖、佛像等。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蒙古贵族巨幅礼佛游行长卷。 按照计...
从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文物普查队获悉,近日该旗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调查中,发现距今约有1000年历史的辽代石窟寺和寺庙遗址。 据了解,这些遗址是在库伦旗白音花镇苏子嘎查阿贵山处发现的。库伦文物普查队发现的石窟寺遗址长70米,宽50米。石窟寺中有四个石窟,面南背北。整个石窟寺的院落遗址布局合理,在阿贵山的后面还有一条直通山顶的小路。同时,普查队人员还在阿贵山不远处发现了辽代寺庙遗址。目前,普...
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文物工作者在火焰山北部戈壁发现大面积罕见神秘“怪石圈”。这些“怪石圈”占地面积约一万余亩。 “怪石圈”地处吐鲁番地区鄯善县连木沁镇10多公里的戈壁滩上。“怪石圈”有大有小、有圆有方,有的为“口”字形串联状,有的为方形与圆形石圈混合摆置。其中一个被称为R...
经过近1个月的抢救性发掘,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联合密云文管所完成了松树峪村东部京承高速公路施工范围内明清墓群考古工作。据了解,本次发掘的104座墓葬为两个家族墓葬,发掘总面积约为1700平方米。 “此次发掘分东西两区,西区发掘墓葬97座,东区发掘7座,墓葬分布比较集中,排列也较为整齐,应分属两个家族墓地。”市文研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出土文物种类较多,涉及陶罐、瓷罐、瓷碗、铜...
日前,平湖市普查办邀请省普查办业务指导对普查中新发现的遗址进行踏勘钻探。先后对黄姑镇镇的窑墩遗址、田畈窑墩遗址、坟浜遗址;曹桥街道的牛墩坟遗址、陆家坟遗址、岳薜滩遗址;新埭镇的坍牌楼遗址等,进行了实地踏勘和钻探,明确了新发现遗址的文化层堆积、相对年代、分布范围、地理位置等,为普查工作汇总、填写“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数据资料。 同时,对已知...
核心家庭墓葬 德国考古学家日前在安哈尔特尤鲁地区一个石器时代墓地发现了距今4600年前石器时代一个核心家庭(仅由父母及子女组成)的墓葬——墓室中埋葬着母亲、父亲以及两个孩子的尸骨。 据英国媒体报道,这些尸骨摆放非常有讲究,该发现表明了这一家四口正生活在欧洲文明即将到来的前夕,现代家庭理念在石器时代之前就已经兴盛起来。 死于当时部落冲突 据考古学家表示,他们对墓室内这些骨骼的DNA进行检测后...
记者从山东省文物局获悉,近日,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文物普查队在对泰山区邱家店镇进行普查时,在中旧县村发现了一尊古代石将军造像。 造像位于中旧县村最南边,靠近柴汶河的地方,据现年80岁的村民吴锡长先生说:“此尊造像原来镶嵌在位于目前位置以北约10米的中旧县村寨墙南门里的墙上,在他小时候就常见有人给神像上香。原来有两块碑刻在造像身边,后来被村民砸坏,做了房子的地基。”最近几年,...
考古人员正在发掘现场 出土的玉手镯和玉带钩。吴东林 摄 11月12日,会同县黄茅乡在开挖新建卫生院住院楼地基时,发现一大型古墓。后经抢救性发掘,出土了玉手镯、玉带钩、名贵木佛珠、发辫等系列文物,经文物专家辩认,该墓为清朝晚期一男子官墓,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据悉,该墓保存完整,长5.5~6米,宽4.6~4.8米,高2.8~3米,周围用麻石分内、外两圈镶嵌,其下葬土层共6层,其中4层为每层...
秦统一六国后,由秦始皇命令驻守上郡的大将蒙恬历时6年主持修造的“地上天国”星台群——秦帝国全天星台遗址,最近被发现完整地留存于陕西省北部的榆林、延安两市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14个县(区)、旗,其中榆林一市分布广达11个县(区)。历经9年调查考证取得的这一重大考古学术成果,最近通过专家评审组评审,并出版《秦帝国全天星台遗址及其源流考》一书,从而填补了中国天文学史与思想史研究的...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方城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对文物普查工作的领导,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文物普查办公室积极组织,严格执行国家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标准规范,扎实工作,使全县的文物普查工作稳步推进,并且在实践中创新工作方法,特别是在普查新发现文物的保护方面推出新的举措,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他们的做法是: 制作文物普查信息采集通知书。《方城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文物信息采集通知书》(以...
记者今日从山西省文物局获悉,闻喜文物普查队在冰池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其年代距今约四千余年,正处于古史流传的尧、舜、禹时期,这为后稷被弃于此地的传说提供了十分有力的旁证。 据介绍,该遗址是继前不久新发现神柏乡史家坡和下庄两处龙山文化遗址之后的又一新发现。遗址位于冰池村北约一百米处的庙沟边多级台地上。南、北、东三边临沟,西部较高。南北长约三百米,东西宽约两百五十米,文化层厚约一至一至一...
重庆教育学院地质、洞穴专家朱顺知教授十七日向记者透露,他日前在重庆酉阳县城附近腾龙洞考察时发现一处“疑似”太平军军火库遗址。 朱顺知告诉记者,十一月初他跟随洞穴地质科考组前往酉阳县考察,在腾龙洞内见到近百个熬制硝盐造火药的古灶,灶坑上还有许多烟熏的痕迹,地面散落着一些古代瓷器和人骨。 据《酉阳县志》记载,清末时太平军将领石达开率军攻克酉阳县龚滩镇后,为进军四川,曾在当地...
昨日获悉,潜江市博物馆文物考古工作人员为配合汉宜铁路工程建设,近期在浩口镇田湖村陈家岗勘探并发掘出3座宋代墓葬,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这是潜江地区首次发现宋代墓葬。 陈家岗位于潜江市西部,岗地略呈东西向长方形,面积约175万平方米。据潜江市博物馆馆长罗正松介绍,此次发掘出的3座宋代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木质单棺结构,推测是普通老百姓的墓葬。随葬出土了釉陶罐、瓷碗、瓷盘、玉耳环、银钗等文物10余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