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张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4月12日公布的照片显示的是,在开罗以南约90公里的法尤姆省一个墓地挖掘出的亚麻布包裹的木乃伊躺在一具木制棺材里。 一支考古队近日在这里发掘出53处石窟墓穴,其年代可分别追溯至埃及“中王国”时期,“新王国”时期以及第22王朝。新华社/法新 这张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4月12日公布的照片显示的是,在开罗以南约90公里的法尤姆...
12日,记者从上高县了解到,来自北京的中科院和江西省博物馆、南昌市博物馆等十余位专家和考古工作者,来到上高县蒙山古银矿遗址进行联合科学考察。专家考证后一致认定该银矿遗址为目前我国发现最大的、保存较完整的古银矿遗址,也是我国古代四大银矿之一。 专家从该矿的生活器皿残片中发现了南宋时期的高档生活器皿,来自洪洲窑与景德镇的青白玉等官窑。并从现场发现的炉渣流动状态显示及矿渣金属残留少的状况,证明当时的配...
据俄罗斯媒体4月9日报道,一名俄罗斯埃及古物学家昨天宣布,俄罗斯考古队在埃及法尤姆绿洲地区发现许多佩戴黄金面具的木乃伊。 自从2003年,这队俄罗斯考古学家就开始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80公里的法尤姆地区进行考古工作。在过去的两年之中,他们一直在Deir Al-Banat大墓地进行考古挖掘。俄罗斯埃及古物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阿历克斯□克罗尔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墓地,尽管它在60至70年代已...
“对宁波段运河的调查,我们已经掌握了大量水利设施建设的资料,河道管理、法律、章程等方面实物一直欠缺,但《奉宪勒石》碑的发现填补了这一空白。”昨天,浙东运河(宁波段)申遗工作的总指挥邬向东说。 邬向东说的《奉宪勒石》碑,是文保人员前段时间在镇海澥浦老街一口古井边的小店里发现的。 这块大石碑高2.2米,宽1.2米,厚0.2米,左侧被小店墙壁遮住,下端也被杂物遮盖,部分文字已...
南京绕越高速公路的考古勘探活动结束。南京市文物部门表示,这次合作,文物部门和工程部门配合非常成功。工程部门听取了文物部门的意见,及时避开了南唐二陵和祖堂山风景区。同时,在工程部门的配合下,此次考古工作也取得突破,发现了六朝的石器加工场、南朝遗址,以及建国以来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六朝古墓……此次考古,发掘出了七个文物点,出土五百件文物,一些难解之谜也由此找到答案。 揭秘一南朝...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日前发现多处化石残骸,专家初步认定为霸王龙化石,距今1亿1千8百万年,比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北美洲霸王龙化石早6千多万年。 据辽宁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喀左县大城子镇小城子村一采石场日前发现多处化石残骸。 3月26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专家季强研究员到喀左县,对所发现的恐龙化石进行考察鉴定。初步鉴定结果为霸王龙化石,距今已有1亿1千8百万年,比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北美洲霸王龙化石...
碑刻拓片局部 水泉石窟是洛阳地区石窟群中较为重要的北魏佛教洞窟。位于该洞窟外南侧崖壁上方的摩崖碑记,是唯一记载北魏洛阳地区造像情况的碑记,内容丰富,堪称“洛阳造像记”。然而由于该碑漫漶残泐,一些关键字难以辨认,致使其珍贵的价值未得到充分认识。 摩崖碑记为通体碑,共有20行文字,推测有805字。因岩体滑动,已残为两段,上段连同双龙碑首移向左边,使得碑文上下段错行。此前一些...
酷似“圣杰罗姆”的忧愁老人头像 据安莎通讯社报道,两名来自意大利佩鲁贾大学的学者近日声称,两人曾于1990年在奇吉萨拉契尼宫找到一座陶土头像,而该艺术作品很可能是达·芬奇唯一一座保留至今的雕塑作品。 来自意大利佩鲁贾大学的两名研究者—查恩卡尔洛□简吉利尼和卡尔洛□希西近日声称他们找到了达·芬奇唯一一座保留至现代的雕塑作品,该作品是一座老年男子的半身头...
记者(4月2日)从甘肃省定西市委宣传部获悉: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定西市安定区文物普查组发现一处距今约4000年左右的大型齐家文化遗址。发现完整的齐家文化白灰面房址,在甘肃尚属首次。 据介绍,这一遗址位于安定区香泉镇云山村云堡山,面积约200万平方米。遗址暴露出的遗物遗迹十分丰富。普查组还清理出一座完整的白灰面房址,房址长和宽各为3.7米。专家分析认为,这一遗址是齐家文化大型居落遗址。 专家...
记者今日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获悉,该省近日对高阳县北辛庄遗址发掘发现大宗辽金时期遗物,从遗迹、遗物分析判断该遗址为辽金时期村落,且延续时间较长。 据了解,为配合大广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相关市、县文物部门,对高阳县北辛庄遗址进行了发掘,共发掘灰沟1条,灰坑26座,发掘面积1700平方米。 该遗址中出土大量遗物,不仅有元代鸡心底白釉碗、青釉葵口印花碗、豆青釉芒口碗,还有唐开元通宝、...
造纸遗址出土的部分文物。 专家学者正在对富阳造纸遗址出土的文物进行研究鉴定。 造纸遗址的考古挖掘引来许多参观者。 “京都状元富阳纸”,富阳是我国传统的“造纸之乡”。然而,就在前不久的一次偶然考古发现,把我国有据可查的造纸作坊的历史往前推进了359年。这次重大考古发现以后,又发生了一些什么故事?记者专程前往,作了一番实地探访。 一次...
山西省文物工作者近日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在晋中市左权县芹泉镇禅房村发现了两座明代石拱桥。专家认为,石拱桥上的雕刻精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据山西文物工作者江山介绍,当地人称两座桥为禅房东桥和禅房西桥,均为青石单拱桥。据碑文记载,禅房东桥建造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南北走向,通高约5米,长约19米,宽约5米,净跨5米。青石栏板上浮雕花卉、瑞兽、佛像等,望柱圆雕莲瓣宝刹、石狮等。桥北侧有一座...
4月1日,济源市文物工作队考古人员向记者展示在天坛街道办柴庄考古工地发掘出的商周时期绳纹陶片时介绍:“据初步调查,柴庄遗址占地面积约10万余平方米。” 近日,济源市文物工作队在配合柴庄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文物勘探时,发现一处商周文化遗址。遗址文化层厚1.4米至3.2米,根据土质、土色、包含物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耕土层,泥质灰陶较多,纹饰多为粗绳纹和细绳纹。第二层为战国至两汉文...
宁夏西夏陵位于银川西郊、贺兰山东麓,现有9座帝陵、250多座陪葬墓,总面积达50平方公里。在经过近千年的风雨洗礼和朝代更替之后,这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宏大建筑现在都已变成断垣残壁、土冢荒丘。由于年代久远、史料缺载,人们至今尚未找到确定每座帝陵身份的直接证据,只能根据现存资料和帝陵排列规律做出大致推论。1972年至1975年,考古人员对六号陵进行较长时间的发掘。六号陵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经过正式发掘的西夏帝...
陕西省渭南市文物部门日前在渭北澄城县雷家窪乡刘家河村三组发现中更新世的大象颌骨及象牙化石。 大象化石的发现,说明在距今十几万年前的渭北高原一带水草丰茂、气候温暖湿润,为研究古地理、古环境、古生物提供了实物依据。 据澄城县文管所表示,刘家河村位于澄城县城东八公里处的大峪河河谷,象牙化石发现于村民杨尚明家的窰洞底部、大峪河古河道堆积层下。该窰洞凿于十余米高的黄土崖间。杨尚明父亲1967年打窰洞时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