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天,记者从合肥市文物管理处了解到,在刚结束的合肥未建城区文物普查中,他们在刚划归合肥市的南岗镇,发现多处商周时期古遗址,如,占地达3万平方米的塘岗遗址、面积约5000~6000平方米的河墩头遗址和师姑墩遗址等。 此外,还发现当年曹操的“屯兵地”——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鸡鸣山三国遗址。文物普查人员在该山山头发现三个用粗大条石做成的拴马桩。此外,在鸡鸣山南坡下,有一口面积约5...
昨天,记者从合肥市文物管理处了解到,截至4月30日,合肥市(包括三县在内)新发现文物点544处,复查文物475处。合肥未建城区新发现文物点39处,复查文物点41处。在这些新发现的文物点中,普查人员还发现,“二普”中发现的一些古遗址和古墓葬,50%以上因为城市建设而消失。比如之前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老墩遗址、宋墩遗址、下刘岗墩遗址都已经消失,二普中发现的面积比较大的陈村遗址...
19日上午,在武强县北代西堤村北一片洼地中,村民发现一口古井。据当地文物部门介绍,这口古井为距今2000余年的汉代古井。当日上午,记者在现场发现,古井保存比较完整,井壁刻有精美花纹,井口直径约1.10米,井深约2米,井壁上粘贴着高约30厘米的陶片,并上下分层排列。据文物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在发现古井时,约有4层陶制井壁排列。 据附近村民介绍,在春季植树挖土时,村民发现了这口古井,当时不知道这是做什...
记者19日从昌乐县文化新闻出版局获悉,该县文物普查队工作人员日前在昌乐首阳山北半坡发现了一个巨大石人雕像。经初步考察论证,石雕像为元代墓葬的墓佣,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据了解,该石人雕像高约2米,最宽处直径约80厘米,现已断为两截。石雕像拱手站立,面部轮廓清晰,表情敦厚谦恭,栩栩如生,整体没有较大的损毁。
近日,68岁的磐石市驿马镇驿马中学退休教师、考古爱好者郑福君受报纸启发,在该镇小烟囱山屯西头,发现一个辽金时代的石臼。 郑老师喜欢收集古董、研究各种文物。自从退休后,他就拿着工具,走遍磐石各个地方,查出多种有历史价值的文物,给文物部门提供了大量线索。郑老师说,前几日,他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说在吉林市一个小区内发现一个辽金时代的石臼。看到此信息,老人深受启发,因为在离他家不远的某块菜地里,他...
近段时间,广西梧州市的文物普查队在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陆续发现了6株树龄都在200年以上的古树,一些古树旁有村民祭祀活动的痕迹,记录了当地精神生活的一个侧面,成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梧州市新发现的这批古树中,包括古樟树5株、榕树1株。在梧州市倒水镇平石村儒良自然村东南部的儒良小学背后发现的古樟树树龄最长,估计应在300到400年以上。其树径1.5米,树干周长7.1米,树冠枝繁叶茂,覆...
古色古香的和平合水镇彰洞村古民居——儒林第。 河源市和平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近日在该县合水镇彰洞村进行文物普查时,意外发现一处具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迄今已有43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昨日,和平县政府正在拟定古文物抢救性修缮方案,计划将其打造成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为河源市明年举办第23届世客会开门迎客。 据和平县文广新局副局长黄育文介绍,该县文物普查队近日在合水镇彰洞村进行文物普查时,意外发...
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华国荣透露最新消息:本月内,可能将打开备受海内瞩目的南京大报恩寺考古所得的两套金棺银椁。 备受海内瞩目,是因为这两套金棺银椁之内,可能藏有堪比陕西法门寺舍利的佛教圣物。原本放这两套棺椁、现正在南博展出的一座1.1米高“鎏金七宝阿育王塔”,就已足有杭州雷峰塔出土的阿育王塔三倍大,是中国迄今所知的最大。 而这些珍奇全都来自中国考古史前所罕见的一次̶...
5月17日,记者从张家口市张北县了解到,近期,文物工作者在该县境内发现了“六代长城”,这些分属于不同朝代的长城在张北境内纵横交错,在全国200多个有长城的县中非常罕见。中国长城研究会会长成大林表示,随着对张北县“六代长城”的深入研究和考察,这里或许将成为解开长城之谜的地方。 据介绍,目前,张北县境内依然保留下来的长城具有多朝多代的鲜明特点,已被国内...
考古人员在勘察发掘现场。 日前,从岐山县周公庙考古现场传来喜讯,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了距今约5000年的天井院落遗址,并以三维动画形式重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 灰坑下发掘出天井院落 在周公庙广场前200米处,考古工作者勘探发现了前仰韶时期到西周晚期的先民居址遗存。在这处先民的生活遗址上,考古人员先发现的是仰韶时期的灰坑,随着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在仰韶时期的灰坑之下,具有龙山文化典型特点的石器、陶器...
8月22日媒体宣传预备会现场 从今年7月底到9月底,由中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英国等五国专家共同参与的国际科考项目“北方侏罗纪恐龙考察”在中国大西北四个省和自治区展开。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徐星教授介绍,多国专家同时参与恐龙化石挖掘,这在我国科考史上很少见。 8月26日下午3点至6点,央视科教频道(10套)将对新疆恐龙沟“1号坑”...
昨天下午,SMG艺术人文频道和东方卫视共同直播上海广富林考古,观众不但直击考古发掘现场,更在嘉宾的引导下,进行了一番充满科学智慧和想像力的遨游。 由于是上海地区第一次在田野大规模直播考古发掘现场,直播方进行了详尽的准备。节目中,观众看到了从周朝灰坑中发掘出青铜小刀、鹿角、黑陶罐、青瓷碗,广富林远古湖边的干栏木桩遗迹、红烧土等,通过嘉宾的解说,人们了解了远古上海人的生活方式,还原了上海先民的生活场...
据当地媒体12日报道,埃及考古人员在开罗以南85公里的法尤姆发现大量海洋生物化石和史前文物。 埃及考古人员近日在法尤姆省加龙湖北部的戈尔登卡恩岛上发现了鲸鱼骨、海豹、鲨鱼牙齿和乌龟壳的化石,以及用动物骨制成的工具等。 考古队队长哈利德·赛阿德说,其中最重要的文物是一根由动物骨制成的针,针尖部分是用花岗岩做的,“这说明史前人类发明了很多方法来缝制皮子”。
考古学家发现的象牙雕刻 日前,考古学家在德国西南部发现了一个用象牙雕刻的裸体女子人像。这枚据称距今至少3.5万年的雕刻,体型丰满,工艺精湛,有可能成为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女子雕刻。 这枚象牙雕刻是2008年9月在德国西南部杜宾根的一座洞穴中被发现的。考古学家推测,距今至少有3.5万年的历史。这枚象牙雕刻长约6厘米,展示的是一个性感裸体女子的形象——体型丰满且十分夸张,胸部和臀部异常突出,四...
“光昭世德”牌匾 “成均进士”牌匾已遭破坏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封建制度下,读书入仕被列为“正途”,而对德高望重者或才学显著者,官方则常立碑送匾以示表彰,平民百姓也把得到官方这种赏识当作一种荣耀。最近,文物普查工作者在南宁市良庆区南晓镇发现3块牌匾,均与读书有关。 5月13日,当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