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张3月17日由加拿大西部艾伯塔省卡尔加里大学发布的照片显示了“迷你”恐龙的复原图。 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迷你”恐龙的骨骼化石。他们推测,这种食肉的恐龙7500万年前生活在艾伯塔南部的沼泽和丛林地带,成年后体重在1.8公斤至2.2公斤之间,为北美地区迄今发现体型最小的肉食恐龙。 这张3月17日由加拿大西部艾伯塔省卡尔加里大学发布的照...
朝鲜高宗皇帝使用的国玺被发现(韩联社) 中新网3月17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一直以来被认为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朝鲜王朝皇帝使用的图章——国玺首次被发现。 韩国国立故宫博物馆17日上午在博物馆会议室举行记者会称,去年12月购买了朝鲜高宗皇帝使用的国玺。这是流传至今的唯一一枚大韩帝国时期国玺,同时也是朝鲜王朝唯一的国玺。 博物馆方面表示,购得国玺后,利用约三个月时间查阅相关记录并进行分析后最...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小组日前在仰化镇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途经林家庄时的临时行宫,亦称林宫。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林家庄行宫位于仰化复隆镇,为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途经林家庄时的临时行宫,亦称林宫。清道光年间大运河决堤,林家庄行宫被毁。后为纪念乾隆皇帝临幸于此,在原址建复隆镇,今复隆镇仅为村落。 文物普查工作人员在查阅历史资料、走访当地群众的基础上,深入实地...
韩国国立故宫博物馆购得的御玺 据韩联社报道,一直以来被认为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朝鲜王朝皇帝使用的图章——国玺首次被发现。 韩国国立故宫博物馆3月17日上午在博物馆会议室举行记者会称,去年12月购买了高宗皇帝使用的国玺。这是流传至今的唯一一枚大韩帝国时期国玺,同时也是朝鲜王朝唯一的国玺。 韩国文化遗产厅厅长李健茂出席了记者会现场。 韩国博物馆方面表示,购得国玺后,利用约三个月时间查阅相...
手执笏板的官员。 墓室正面壁画 近日,省考古研究院对韩城发现的一处墓葬进行发掘后发现,该墓是一宋代壁画墓,文物专家称,该墓保存完整、精美绝伦,在全国也属罕见。 据介绍,2008年,韩城市启动了矿区采煤沉陷救灾安置工程,该工程用地397亩,位于韩城市新城区。开工之前,省考古研究院在渭南、韩城文物主管部门的配合下对这一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墓葬500余座,其中清代以前古墓葬47座。今年3...
这张3月17日由西班牙高等科学委员会发布的照片,显示的是在埃及卢克索一个古墓中发现的距今约3500年的壁画。 这张壁画是由西班牙的埃及古物学者何塞·曼努埃尔·加兰发现的。西班牙高等科学委员会称,这个墓可能属于古埃及一个名叫Djehuty的官员,当中发现了参照埃及《亡灵书》描绘的图像和象形文字。 这张3月17日由西班牙高等科学委员会发布的照片,显示的是在埃及卢克索一个古...
近日,綦江县扶欢镇崇恩寺发现乾隆年间的两块匾,当地文物部门拟将两块匾申报为市级文物予以保护。 昨日,记者在崇恩寺青莲院看到,两块匾采用阳刻手法雕铸而成,中央分别写着“椿萱并稀”、“至公无私”等字样,前者还刻有“乾隆二拾四年己卯岁仲夏月吉旦七十上寿赵国梁立”、“特署四川重庆府綦江县正堂加五级纪录五次桂写”...
记者近日从自贡市文化工作会上获悉,在去年的文物普查中,该市在荣县铁厂镇曹家坪村5组发现了铁炉嘴冶铁遗址,它的年代是西汉时期,是自贡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完好的古代冶铁遗址。 该市文物普查队队长侯虹告诉记者,在“盐都”自贡发现西汉冶铁遗址,让我们看到冶铁与煮盐在西汉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对于研究汉代自贡地区的盐业史及冶炼技术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去年12月底,该...
记者3月16日从敦煌市政府获悉,敦煌市博物馆近日在进行文物普查时新发现一处汉代烽燧遗址,因所处地理位置被当地老百姓称为“一棵树”而命名为一棵树汉代烽燧遗址。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文物,其中出土的一枚保存完整的汉代封检,字迹清晰,上下两端书写,左下角题写纪年,为敦煌历年调查长城烽燧首次发现,对于探讨汉代边郡符信的种类、形制及使用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也...
秦始皇 秦直道 在延安市富县张家湾镇的五里铺村,这里是秦直道遗址上的一条盘山道,文物部门在这里考古发掘时,有了新的发现。 由于附近高速公路建设的需要,考古工作者从3月初开始对这处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秦直道盘山道进行了发掘,发掘现场清理出的多条车辙印清晰完整,车辙上还有动物行走的蹄印,仿佛一下子把2000年前一个车粼粼马萧萧的征战场景浮现在人们面前。在接近半山坡的地方,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
190O年,一个初夏的夜,“咚、咚、咚......”几声沉闷的敲击声刺破夜空。 “哗”,甬道的墙壁顷刻间倒塌。灰烟弥漫过后,墙里面竟然显现出一人多高的门来。门用泥块封了起来,于是又是几声敲击,泥块碎落为碎泥残土。两个好奇的脑袋从门口向里张望,一个是莫高窟的王道士,另一个是他请来抄经书的杨秀才。两人拿着油灯进门又穿过一个甬道后,进入了一个洞窟。昏暗...
日前, 陕西省西安市文物普查工作队在位于户县秦渡镇禹王庙村中广场前的戏楼檐墙右下角处发现一块“圣水观常住记”碑,该碑为现存元代重要的记事碑,对研究元代关中地区的社会状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圣水观常住记”碑用做戏楼的墙基暴露在墙外,据村民讲述,该碑原立于禹王庙内,解放后禹王庙被毁,石碑遭破坏断为两节。1974年修建戏楼时,碑石被镶嵌在戏楼前墙基部...
日前,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旧石器专题普查队在沙河、临城等地调查。经过艰苦工作,在沙河发现 11处旧石器遗址,包括3处化石地点。临城发现石头垴遗址、东竖桥南遗址等3处遗址。 沙河发现的11处旧石器遗址的时代均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万年左右。其中以樊下曹遗址和西赵村遗址最为重要。临城3处旧石器遗址的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2—3万年。其中尤以东竖桥南遗址的文化遗物最丰富、最具代表性。这是在该...
日前,宁波市文物普查队员在裘村镇曹村发现了一座始建于宋代的曹王庙。虽历时千年,至今依然光彩艳丽,气势恢宏。从当地的群众讲述和记载中,了解到了曹王庙主人公非同寻常的声名和英勇事迹。 曹王,名彬,字国华,生于931年;年轻时辅佐赵匡胤打天下,战契丹,灭南唐,平西蜀,定吴越,战功显赫,威名远播,成为赵宋皇朝第一位大元帅。在苏州时,曹王对庄氏家族有过大恩。庄氏后人为感念曹彬,移居此地而建曹王庙以祭奠恩人...
昨日,绵竹市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先后在绵竹市2个地点的3个宋墓中挖掘出宋代的谷仓罐、陶制酒杯、开元通宝铜钱等一批文物。 在土门镇梵高村8组村民修建地震后的永久性住房时,在离地面近一米的地下发现了两个相邻20米左右的宋墓,从中挖出了高、低双谷仓耳罐两对、4个和6个陶质酒杯和几枚宋代开元年间的铜钱。接着,他们又在紫岩小学的操场处施工教学楼的地基处,在离表土2米多深的沙砾土下,发掘出一青砖砌筑的国字形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