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又出土大型汉墓 考古人员近日在江苏常州新岗遗址出土的崧泽时期墓葬附近,又发现一座大型汉代墓葬。 为配合沪宁城际铁路建设,常州新岗遗址的发掘从去年年底开工,陆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近日发现的这座汉代墓葬为西汉前期常见的竖穴土圹墓形制,墓坑长约3.4米,宽2.7米,南侧一角位于沪宁铁路路基下。墓坑中央偏左侧为长方形棺床,棺床附近可见红色漆棺痕迹,棺内有一层绛色布帛痕迹,并有朱、黑两色漆器痕迹。棺...
潜江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在该市王场镇发现一处红军当年战斗遗址。昨日,潜江博物馆负责人介绍,该市将向省文物部门上报,申报该地为革命纪念地。 上世纪70年代,王场镇当地群众建窑时,发现大量红军遗骸。据潜江博物馆负责人介绍,1932年4月,贺龙率部在王场、朱港和沙洋一带与前来围剿的国民党军队相遇,激战七天七夜,终因寡不敌众,贺龙率部主动突围,红军官兵400余人壮烈牺牲。
记者23日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在河南省新郑市首次发现战国晚期韩王陵,填补了韩王陵的考古空白,在我国陵墓考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入选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5项入围名单。 发现韩王陵的胡庄墓地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韩故城”之西,是东周时期郑韩故城外围的重要墓地之一。2006年10月至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其发掘,目前发掘面积已超过12...
23日,记者从省文物部门获悉,临猗县文物普查队在该县发现一段明代猗氏城墙,对于研究当地的城市变迁、历史沿革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据文物工作者介绍,猗氏城墙位于临猗县城北部,从城墙夯层厚度及包含物判断,属明代遗存,为猗氏县城城址,1948年解放猗氏县时部分城墙被毁,1954年猗氏县与临晋县合并为临猗县时,大片城址在城市建设中被毁,现仅存北城墙及东城墙各一部分。北城墙东段残长2...
山西省文物工作者近日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在新绛县古交镇上院村的清代堡子内发现一方“民国”十四年(1925年)的“齐家训言”石碣。 据负责此次文物普查的王大奇介绍,该石碣为砂石质,长方形,长0.96米,宽0.65米,嵌于村民丁海生老宅的砖雕影壁上,系由民国时该村的村民丁发成委托他人所书。共有十条诫言,包括男学忍让千万勿听妇言分家;女学沉静千万勿调唆是...
近日,太原市文物普查队在太原市万柏林区王家庄村的“居贤观”内,发现了一处保存完整、写实性较强的明代《春耕秋收图》寺观壁画。 据专家称,该寺观壁画具有典型的生活特色,生动的人物形象、浓厚的生活气息都充分反映了明朝百姓们的生活现状。 居贤观(也称六郎庙),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王家庄村的中部。始建年代不详,据屋脊题记记载,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复修。庙内正殿两侧山墙上...
“西出阳关无故人”让世人牢牢记住了玉门关外的荒凉,近日敦煌考古发现,在玉门关西南约六十多公里处有一汉代烽燧遗址,这表明当时关外还有许多官兵、商人在此活动。 敦煌市博物馆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这个汉代烽燧遗址,当地群众称其为“一棵树”。烽燧修建在盆地中一处独立高出地面十三米的风蚀台地西端。烽燧残高一点八米,东西宽四米、南北长四点五米,地面有大量汉代...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这是我们在看古装电视剧时,经常听到的台词。近日,瑞安市文物馆工作人员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这样一幅敕令,属于明朝的文物。 该敕令是瑞安市塘下镇罗凤办事处八水村韩氏族人的传世宝。敕令是指帝王所发布的命令、法令或立法。这幅敕令是棉帛质地的横幅卷轴,高0.35米、长1.2米,落款时间为“宣德(1434)九年四月...
本次展览作品与以往创作模式颇为不同,其关注点不再仅仅集中于作品本身的创作之上,更将创作的范围延伸至了作品的展示方式之中。艺术家将作品的时间背景延至两千年后,一次在未来发生的,对于今日人类生活遗迹之考古发现的展览。展览作品由岳敏君一副最新的油画及一组雕塑作品组成,极具试验性。 在这个由艺术家设想的“考古学展览”之中将会放置一系列的由艺术家制作的“出土文物R...
“我是杜甫第48代孙!”18日,大冶保安镇竹林杜湾86岁老人杜大铭接受记者采访时,满脸自豪一字一顿地介绍。 老人虽有点耳背,但思维清晰,他拿出几本已泛黄的线装本私藏家谱介绍:“我们竹林杜湾,都是唐代诗圣杜甫的子孙!”这套被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杜氏宗谱》中,明确记载有保安杜姓居民的身世之谜。这部成书于1914年的宗谱均为宣纸线装,从序言、名人传、家训...
记者刚刚从河南省登封市文物局获悉,该市新近发现一明代时期的砖木结构的王氏砖楼,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登封市文物普查队队长张德清介绍,新近发现的王氏砖楼位于登封市石道乡王楼村西一处台塬地上,坐南面北,北望少室山,西有颍河流经,为明代王氏先祖王元于明代万历年间创建,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当时主要是为看护田间庄稼所用,后来又增添了看护宅院的功能,王楼村的村名也因王氏砖楼而来。 楼内一层西墙壁镶嵌的...
日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进行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此次普查收获颇丰。在该区瓶窑镇普查人员发现,在一农户家的菜园前立有一对明代石马,就在石马边上的竹林还一座赑屃(读bìxì),赑屃所背的石碑虽以不知所踪,但它的出现还是让普查人员兴奋不已。据介绍,这三件石雕的出现,足以显示当地可能存有一座规格较高的墓葬。 据了解,这3件石像生位于瓶窑镇窑北村骆家山南坡,由太湖石雕琢而成。石马高约...
近日,湖南省湘潭县易俗河牛头岭原湘潭县瓷厂工地发现战国古墓群,当地文物部门正在发掘。考古人员从该古墓群的一号墓中挖出了铜砝码、琉璃璧、陶鼎、陶敦、陶壶等23件战国晚期重要文物,其中包括一把保存相当完好的青铜剑和一组3件湘潭最早的珍贵铁器。这些文物的出土,为研究楚越文化的交融和长沙、湘潭古城的形成提供了宝贵资料。 经专家初步考证,这是一处战国晚期的楚国墓葬群,共有6座墓葬,距今至少在2200年以上...
近日,合江县文物管理所在该县九支镇一农户家中,发现了一块极其罕见的九龙圣旨石刻碑。据文管所文物部部长诸能清介绍,一收藏爱好者近日到文管所反映称,在九支镇一农户家中有一块清代石碑,有文物贩子向房主出价十多万元准备买走。获知这一情况后,他随即赶到九支镇,又走了十多里山路,在一户农家的墙壁上发现了这块石碑,“这是一块清代九龙圣旨碑,经我们初步查看,碑文内容大概是反映乾隆下旨严惩破坏寺庙的行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