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年9月,彭阳县新集乡马氏父子借助家中窑洞的掩护,盗挖汉代古墓葬被群众发现举报。10月15日,马氏父子被警方抓获后,随即发现汉代铁器及陶器,进一步证明了汉代铁器在当时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盗挖古墓现场在新集乡姚河村。据文物工作者介绍,姚河村埋葬着大量汉代古墓,以西汉时期古墓葬为主,且陪葬品丰富,当地村民在挖窑洞或建房过程中经常能挖到古墓。2006年,姚河村曾发生大量古墓被盗挖事件,事发后公...
10月15日上午,巢湖市文物管理所组织人员,对居巢区柘皋古镇新发现的一座古墓葬进行了发掘清理,至上午11时50分,该墓葬发掘基本完成,一批珍贵文物“重见天日”。 巢湖市文物管理所所长钱玉春称,从该墓葬葬式及葬品来看,可基本确定该墓葬为宋代墓葬。该墓葬是金巢财富商贸城施工单位在14日晚施工中发现的,文物管理所接到通报后,在第二天上午即组织人员,对该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该墓葬...
济南是座历史文化名城,有4600多年的历史,悠久的历史让济南拥有了丰厚的人文底蕴。昨天,凝聚着济南丰厚历史底蕴的“济南考古发现特展”在济南市博物馆开展。济南地区考古发现的约150件(套)文物,为济南市民提供了一条了解济南历史文化的途径。 本次展览由市文化局、市文物局主办,市考古研究所、市博物馆承办。记者昨天在展览现场看到,本次展览分为30个部分,展出的约150件(套)文物...
由河北省文研所和北京大学组成的曲阳定窑遗址联合考古队日前取得重要发现:发掘出两座窑炉遗迹和一处作坊遗迹;出土了大量北宋早期至金代瓷片,其中有龙纹瓷片和带有“尚药局”等款识的瓷片。联合考古队领队、省文研所所长韩立森说,这些瓷片为研究定窑的全貌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定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据史料记载,定窑创烧于唐、极盛于宋、衰落于元。但关于定窑的真正创烧年代、发展历程、产...
“逢怀则止,遇会则藏”的六祖惠能结草搭庐隐匿十五年修道遗址,在广东广宁县宾坑镇榕村旧寺被发现。十四日广东肇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郑国宗表示,六祖避难十五年有“龙龛寺文碑”保存在广宁县博物馆。 禅宗六祖惠能为广东新兴人氏,其故乡国恩寺与广州光孝寺(原名“法性寺”),韶关南华寺(原名“宝林禅寺”)并称&...
10月9日,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江苏省宿迁市博物馆和宿城区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在对宿迁市区东大街汇金大厦建筑工地(原该市中医院旧址)经过40多天的考古勘探,发现了一处明末清初的古酿酒作坊遗址。 据考古人员介绍,这次勘探总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正式发掘了500多平方米。而新发现的明末清初时期的酿酒作坊遗址位于老中医院建设工地中部偏南,西距东大街约70米,北距渔市口路约80米。目前遗址...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五日晚七点多,我们接到宝鸡桥梁厂电话报告:他们在基建工地发现几件青铜器文物,叫我们前去处理。这是一条很重要的文物信息,不仅是因为桥梁厂一带是西周重要的遗址区,而且电话中称是青铜器,这就更不得忽视。当时已经下班,馆长胡智生同志不在宝鸡,由我在家主持工作,于是就通知保管部作好准备。六日早晨一上班,我和高次若、王明利同志就带上照相机和绘图工具等迳奔桥梁厂。 施工现场在茹家庄西周遗址区...
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员日前在陇县东风镇的一座现代建筑里,意外发现了一组明代石造像。 这组明代石像位于东风镇一座观音寺大殿内,大殿面阔三间9米,进深两间6米,为现代建筑。进入大殿,只见造像按“品”字形供奉于殿内,中间3尊,南北各1尊。 造像及座均为砂岩质,普查队员由北向南依次编为1~5号造像。其中,通高1.9米的1号造像为菩萨像,头戴花冠,两耳垂肩,右手下垂置身侧,左手抚膝,...
日前,河北省邯郸市市政公司在开挖南湖中心景区东岸码头基槽时,发现古代墓葬。邯郸市政、园林、文物部门对已发现的五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初步认定属明代中晚期家族墓。 所发掘清理的五座墓葬多为砖室结构,大致分为三种形制。长方形拱券顶砖室墓一座,八角形穹隆顶砖室墓3座,长方形砖圹与竖穴土坑混合型墓一座。共出土文物39件,有瓷碗9件,铜镜3件,还有铜钱、陶盆、陶罐、瓷瓶等。另外在该墓地范围内还出土了两个...
成县黄渚镇发现的线刻岩画。 记者10月14日从成县博物馆获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在成县普查时,在该县黄渚镇发现一处线刻岩画。研究人员认为,在成县境内发现岩画较为罕见。 去年底,成县黄渚镇太山村太庙社村民在村子以东的深山峡谷中,发现了一处自然岩洞,洞内石壁上镌刻着不少形态各异的古时期图画。村民怀疑洞中藏有古墓,有人甚至在内挖掘淘宝。今年年初以来,成县博物馆不断接到群众举报,文物保护人员随即赴太...
国家文物局日前公布了“2007~2008年度田野考古奖”评选获奖名单,昨日记者获悉,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发掘的新郑胡庄墓地获得二等奖,由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担发掘的荥阳娘娘寨遗址获得三等奖。这是两处考古发掘获得“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另外,由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承担的“淅川沟湾遗址”考古发掘项目此次也...
浙江在线10月14日讯昨天,象山县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已基本完成野外实地调查工作。海防海洋文化遗址和岩画成为本次文物普查的亮点。 据象山县普查办负责人介绍,本次普查中发现的鹤浦镇大百丈岩画及其他石刻,内容丰富多样,可辨认的有神像、鱼、船、龙、驴等纹饰,为象山乃至浙江省所罕见,不仅为研究象山古代石刻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为研究南田的人类活动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大百丈岩画因此被评选为宁波市第...
骨折的肩胛骨特写 近日,中国科学家发现了罕见的肉食恐龙肩胛骨骨折化石,这是我国兽脚类古病理学的首次详细记录。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青年学者邢立达、泸州医学院的董辉讲师与自贡恐龙博物馆彭光照副馆长、舒纯康副主任等学者在本月出版的《地质通报》十月号上撰文描述了该件标本。 彭光照副馆长介绍,发现肩胛骨骨折的是自贡出土的永川龙,这是一种体长7至9米的大型兽脚类恐龙,凭着庞大的体型成为该动物...
记者昨天从广宁县获悉,近日,该县有关部门发现并证实了宾坑镇榕村旧寺头正是六祖隐居龙龛古庵的遗址。 关于禅宗六祖曾在广宁隐匿15年之说,肇庆民间很早就有流传。近年来,六祖文化爱好者们对六祖生平的研究掀起了一股热潮,特别是对六祖避难15年的藏身之地争议更是沸沸扬扬。该县文学艺术界、旅游界等领域的骨干千方百计寻找千年禅踪。 近日,学者们通过研读当年由六祖口述、其弟子笔录的佛门宝典——《法宝坛经》了解...
蓬莱采集的青花花卉纹盘 蓬莱采集的青花花卉纹碗 蓬莱采集的青花花卉纹折腹碗 蓬莱采集的青花碗 近日,山东沿海水下文物普查队对蓬莱海域的几处水下文物可疑点进行了水下探摸,确认其中一处为清代中晚期的水下沉船遗址。 在水温低于20℃的寒冷条件下,普查队员不畏寒冷在水下完成了该遗址的水下探摸、水下测量、水下摄像等工作,并采集标本50余件,完成了对该遗址分布范围、年代等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