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江西省上栗县文物普查人员在当地上栗镇金鸡村杨岐山发现佛教曹洞宗第七代宗师福闽禅师古墓。 据介绍,古墓由青石砌成,上刻有花鸟等图案,距今已有270多年历史,但碑身保存完好。根据古墓上的铭文记载,墓主为曹洞宗正宗第七代宗师福闽禅师,古墓修于乾隆三年。 曹洞宗为中国禅宗南宗五家之一,由良价禅师在江西宜丰洞山创宗,其弟子本寂在江西吉水的曹山传禅,故被后世称为曹洞宗。古墓的发现,不仅为佛教禅宗文化...
综合英国媒体24日报道,英国考古学家日前宣布,在英格兰斯塔福德郡的一家私人农场发现了迄今为止全英最大的盎格鲁-撒克逊黄金制品文物群。 这批黄金文物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由约5公斤黄金和2.5公斤白银制品组成。它们包括逾1500件物品,无论是数量、重量,所用材料范围,都远远超出了英国之前出土的文物规模。文物专家委员会将需耗时1年多时间对这批文物进行鉴赏与估价,其价值可谓“无法估计&...
近日,汉中市文物普查队在略阳县郭镇境内发现一枚万年前象牙化石。据介绍,这也是迄今为止我省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象牙化石。 据了解,汉中市文物普查队文物专家在略阳县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时,意外在一村民家中发现了7节乳白色钙质类物品,据村民讲,这些物品是在地里干农活时发现的。昨天,象牙化石发现者老毛(化名)告诉记者:“这个东西是在河边发现的,当时我在地里挖洋芋,看到有个头头,我就往下掏,它是...
西安木塔寺遗址发现的唐代道路(9月23日摄)。其宽2.5米,保存长度达41米,残高近80厘米,与新发现的北宋巨石舍利塔地宫相邻。 西安市文物考古工作者近日在木塔寺遗址内一处建筑工地进行抢救性发掘时,意外发现了一座北宋时期由巨型石块构筑而成的舍利塔地宫,这个发现对于研究西安僧侣的丧事制度等具有重要意义。新华社记者 冯国 摄
江西省新余市在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一处元代水井,该井历史上因具牛头形象而称“牛形井”,如今虽然“风水”已被破坏,但清泉历经六百多年依然不息。 二十三日,新余市博物馆专家章国任向中新社记者介绍,水井位于渝水区良山镇黄虎村,井口呈长方形,长条麻石铺成,长宽分别为二点六米和一点六米,井深仅一米,井壁由青砖垒砌,稍生青苔。 井旁一麻石上,...
截止2009年8月31日,四川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77833处,其中新发现65319处,复查12514处;调查登记消失文物3520处。四川省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总量和新发现文物数量排名全国第一。 近日,四川省三普办召开工作会议,对前段时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实地文物调查最后冲刺阶段的工作重点,进行了研究部署。四川省文物局三普办主任王琼,副主任朱小南、高大伦以及三普办的有关...
日前,邯郸市市政公司在开挖南湖中心景区东岸码头基槽时,发现古代墓葬。邯郸市政、园林、文物部门对已发现的五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初步认定属明代中晚期家族墓。 所发掘清理的五座墓葬多为砖室结构,大致分为三种形制。长方形拱券顶砖室墓一座,八角形穹隆顶砖室墓3座,长方形砖圹与竖穴土坑混合型墓一座。共出土文物39件,有瓷碗9件,铜镜3件,还有铜钱、陶盆、陶罐、瓷瓶等。另外在该墓地范围内还出土了两个合墓志...
22日,记者从九江市文物部门了解到,文物人员近日在德安县吴山乡彭家山发现一处商周时期遗址。 该遗址距德安县城约20公里,依山傍水,东南约150米,西北约80米,在遗址断层发现堆积厚达1米左右的文化层。目前,出土的文物有泥质红陶和磨光石质生产工具等。该遗址的发现,说明德安在远古时期就是一个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又是中原和南方、长江上下游文化交流的结合点,为探索中原文化南下提供了宝贵资料。
中国考古研究者近日在吉林省境内首次发现一处秦汉长城障塞遗存,该发现使秦汉长城的东端起点又向东推进了10.9公里。 此次发现的“南台子古城址”是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吉林省通化县进行的中国长城资源调查——秦汉长城的专门调查工作中发现的。 专家认为,它的发现标志着目前秦汉长城的最东端将重新界定为吉林省通化县南台子古城址,而并非普遍认为的辽宁省新宾县旺清门镇孤脚山烽燧。 ...
巨龙形状的大型古瓷窑横亘在山坡上,数十万瓷器碎片层层堆叠……日前,我省黄山歙县发掘出了一座奇特的大型北宋龙窑遗址。在这片面积达3700多平方米的遗址上,密集地分布着青瓷和瓷器碎片。省考古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近年来我省皖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龙窑遗址,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皖南地区当年手工业经济尤其是私人制瓷业的繁荣。 1月2日中午,歙县桂林镇新馆村瓦片山,记者走近了这座北...
日前从天津市文物部门获悉,由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担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京沪高速铁路天津段文物保护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完成武清区周立营、青坨、南刘庄,北辰区双口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共发掘遗址3处,揭露古墓葬8座,窑址2处,出土有酱釉瓷器、陶器和银、铜饰件等各类文物百余件,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京沪高速铁路天津段北起武清,南至静海,全长近100公里。2007年6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建设...
云纹铜禁,1978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下寺出土。 禁为承置酒器的案,其器身以粗细不同的铜梗支撑多层镂空云纹,十二只龙形异兽攀缘于禁的四周,另十二只蹲于禁下为足。 1978年,河南省文物部门对楚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出了大小春秋楚墓24座,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其中仅下寺2号楚墓就出土大型青铜礼器80余件,车马器、兵器、玉器、金箔、骨贝等6000多件。在这些国宝中,就有这件被誉为河南博物院九大镇...
日前,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西夏区文物专业人员在贺兰山东麓大十字沟发现40余个石灰窑遗址,为西夏陵建筑材料来源提供了佐证。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该遗址分布于沟口西侧一小山尾闾处,围绕尖部东侧现存32个,西侧现存10余个,均建在小山的低腰处。除3个被洪水冲毁外,其余保存较好。从现状看,窑室依低腰斜坡开凿,竖穴式,圆形,体积大小不一。大者近6米,小者2米余。窑壁多用烧结块...
昨(20)日,记者从向家坝水电站库区叫化岩遗址发掘成果汇报暨专家座谈会上获悉,为期3个多月的向家坝水电站库区内第一批考古发掘发现库区内叫化岩遗址的年代应该在距今4700-5000年之间。这是川南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填补了四川新石器时代文化在川南地区的空白,并可将川南地区的历史上溯2000年。 叫化岩遗址和长沙地遗址均位于屏山县楼东乡沙坝村三组,地处金沙江北岸,2007年向家坝库区内文...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耶拉孔波利斯古城遗址位于埃及首都开罗以南,那里埋葬的动物数量超过尼罗河流域任何一个早期城市中心。长期以来,考古学家便对埋葬于此的动物作用疑惑不解。 今年夏天,耶拉孔波利斯古城遗址管理处负责人雷内·弗里德曼发现了这些动物属于耶拉孔波利斯古城统治者一个私人动物园的证据,这也是考古学家首次发现这种后来传遍整个埃及的做法的证据。弗里德曼说:“所有这些大型动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