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恐龙脚印化石。(许森枷 刘宇明) 近日,在神木县栏杆堡镇李家南瓦村再次发现大量的恐龙三趾脚印化石。 在该村的一条小沟里,记者看到,在一块巨石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三趾脚印,这些化石脚印清晰可见,其数量有一百多个,每个脚印大小相仿,长为12厘米,宽为10厘米,步长约52厘米,据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恐龙专家李建军教授介绍,这些脚印化石属于两足肉食性跷脚类恐龙,距今约2亿年。 本次发现的跷脚类恐龙脚...
五台山摩崖:汉藏佛文化融汇交流 11月4日,全国文物“三普”五台山文物调查组发现一处风格独特的摩崖造像。 摩崖造像位于五台山清水河东岸的崖壁上,分布长达500多米,共分为四组,均为佛教题材,分浮雕、线刻两种形式,佛像造型端庄,线条粗犷,尤其是密宗造像较为罕见,是汉藏佛教交流的见证。 全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屈指可数,我省的石窟艺术堪称中华奇葩,不仅有著名的云冈、天龙山等大型...
近日临朐县徐家圈村民因续修族谱,在李家庄石桥下挖掘出明、清、民国古碑碣50余块。李家庄石桥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临朐县修建临(朐)五(井)路时砌修的一座石板桥,当时由于缺乏文物保护意识,把方圆十几里范围内的各村墓碑、谱碑推倒,集中起来砌修了这座石桥,将数百块古碑埋进桥下。 近几年来,由于临朐县传统文化的兴起,各姓氏家族续修家谱蔚然成风,徐家圈徐氏村民与有关部门达成协议:将古碑挖出后重修路桥。遂于10月...
昨(3)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截至10月31日,我省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92667处,其中新发现79028处、复查13639处,全省普查完成率80.2%。目前,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总量和新发现文物数量暂时排名全国第一。 据省文物局局长王琼介绍,从2007年10月开始,我省“三普”全面转入第二阶段(田野调查阶段),全省各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新发现了一大批具有一定...
2日,尚志市珍珠山乡榆林村大楞厂屯村民在挖地基约半米深时发现一个古墓。闻讯及时赶到现场的考古工作人员在古墓中清理出两把石斧,一把半月形双孔石刀,一把匕首形石刀及一个已经破碎的陶罐。经专家初步认定,该古墓建成时间为战国晚期,由于古墓为石板与积石相结合结构,这种样式的古墓在哈尔滨市地域内还是首次发现。 3日,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对现场进行了抢救性挖掘。经过测量,该古墓长190厘米,宽65厘米,...
连续几个月干旱,南安金淘镇毓南村跃进水库的水位下降了近8米,使得三座古窑址显山露水。泉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小组专家闻讯赶往现场查看。经考古鉴定,这些窑址为元代,主要烧制青瓷和青白瓷,器形以盘、碗等日用器皿居多。据悉,这是南安金淘首次发现古窑址,对进一步研究南安窑有重大的意义。 昨(3)日上午,普查小组来到水库,只见这里依山傍水,盛产高岭土和釉水等矿产资源,具备烧制青瓷的条件。在水库原储水处...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古象骨架出土现场。 硕大的象腿骨 昭通褐煤层被认为是寻找亚洲早期人类起源“缺环”的关键地区之一。 在昭通市昭阳区太平办事处太平村水塘坝,当地农民采挖褐煤时挖出大量古象化石。吉学平(中国)、江妮娜(美国)等10余名中外考古专家亲临现场考证之后推断,这是一个国内罕见的古象化石群。近日,中外专家再度聚集昭通,对古象化石群进行发掘、研究,寻找亚洲早期人类起源“缺环”。 据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人类研究...
2009年10月28日下午,在山西省交城县阳渠永福寺修缮施工时,于钟楼上层发现有佛像埋藏。经交城县文物旅游局清理后发现木雕佛像16尊(件),为明、清时期木雕像,通高在1.1米左右,其中残损较轻者15尊,残损严重者1尊。 交城县文物旅游局表示,待永福寺修缮工程全部竣工之后,该佛像将在永福寺陈列,以恢复该佛像的原始文化环境。(中国网)
禹墟第三次考古发掘启动以来,考古队的工作进度颇受市民关注。昨日上午,记者造访禹会村。据考古队负责人王吉怀介绍,前段时间天公作美,发掘工作进展顺利,目前4处发掘点正在同步进行:夯土台正在清理覆土;淮河大堤内外的两处探方已接触到文化层,清理出少量陶器碎片和木炭;夯土台西南部的祭祀坑中有一特别的发现,将于近日向外界公布。 王吉怀介绍,按照考古规程,在确定区域发掘前应先“布方”,即划分出一个个方格形区域...
禹墟第三次考古发掘启动以来,考古队的工作进度颇受市民关注。昨日上午,记者造访禹会村。据考古队负责人王吉怀介绍,前段时间天公作美,发掘工作进展顺利,目前4处发掘点正在同步进行:夯土台正在清理覆土;淮河大堤内外的两处探方已接触到文化层,清理出少量陶器碎片和木炭;夯土台西南部的祭祀坑中有一特别的发现,将于近日向外界公布。 王吉怀介绍,按照考古规程,在确定区域发掘前应先“布方”,即划分出一个个方格形区...
古象骨架出土现场。 硕大的象腿骨 昭通褐煤层被认为是寻找亚洲早期人类起源“缺环”的关键地区之一。 在昭通市昭阳区太平办事处太平村水塘坝,当地农民采挖褐煤时挖出大量古象化石。吉学平(中国)、江妮娜(美国)等10余名中外考古专家亲临现场考证之后推断,这是一个国内罕见的古象化石群。近日,中外专家再度聚集昭通,对古象化石群进行发掘、研究,寻找亚洲早期人类起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