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烽火台三面环海,俯瞰万安古城 近观烽火台 五百多年过去了,而这座烽火台依然像一个手持长矛、披挂甲胄的卫士,威严矗立在山顶,守护着身后的古城……这就是福清市文体局文物普查时,在东瀚镇万安村发现的一座明代烽火台。 70岁高龄的福建省博物院研究员王振镛现场考察后说,这是我省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烽火台。 昨日,福清文体局文物普查负责人毛胤云向记者讲述了...
近日,浙江省苍南县蒲城文物保护管理所对位于渔寮乡崇安村尖山烽堠进行杂草清理,发现了明代卫所烽堠营房和草架墙遗址。 尖山烽堠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建,隶属壮士所所辖。远望形如双驼,烽墩分立东西两侧,中间为营房、草架。北面地势较陡,东、西烽堠北侧均置基座,基座块石垒砌,南面留出空地作为活动场所。 烽堠顶部略小于底座,立面呈梯状。内侧块石伴碎石、黄土砌成椭圆形,外侧墙体用块石垒砌,平面呈外方内圆...
10月23日下午,由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承办的纪念北京人头盖骨发现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式在房山福源蕙业举行。闭幕式由房山区委常委赵佳琛主持。 房山区委副书记、区长祁红;房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先英;房山区政协主席范文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房山区副区长卢国懿、北京市文物局文物保护...
近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衡水市文物管理处、景县文保所联合对景县青兰乡西周庄古代聚落遗址进行了考古试掘,出土了一批战汉、商周时期文化遗存,并首次发现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此次试掘确认该遗址为4000年前一处新石器时期聚落遗址,把衡水市发现人类活动遗迹的年代提前了500多年。 遗址位于西周庄村西南约150米处,整个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遗址东部有一个深约6-8米的取土坑,坑的西壁、南壁、北壁及坑底可见...
图为巩义白河窑遗址出土的白瓷。 经过我省考古工作者3年的考古发掘,我国迄今为止年代最早的白瓷窑址在我省巩义白河窑遗址发现。这是记者10月22日从中国古陶瓷学会、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国早期白瓷与白釉彩瓷专题学术研讨会上获悉的。专家指出,白河窑遗址出土的白瓷和青瓷与汉魏洛阳城遗址出土的瓷器在造型和制作工艺等方面完全一致,证明了这是一处北魏时期的白瓷烧制窑...
日前,陈巴尔虎旗全国文物普查小组在陈旗东乌珠尔发现一处自然破坏的墓葬,在对其进行有效的抢救性挖掘清理工作中发现了目前呼伦贝尔地区出土级别最高的清代武官服。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外墓主人为男性。在他身旁没有配刀、马鞍之类的其他随葬品,可以证明此人应该是离任之后自然死亡。但是,墓主人身上所穿戴的清代武官服饰依然保存完好,服饰中包括清代四品官帽一顶,顶珠为圆顶蓝色涅玻璃。尸体胸前还戴有108颗檀木朝珠,...
济源市文物普查队日前在该济源市邵原镇郝坡村新发现并登记一所清代“义学”校址和一通民国四年的“义学”碑。 据了解,郝坡村的秦家祠堂就是清代的“义学”校舍。该校舍坐北面南,占地约2000平方米,现存主房和东西厢房各3座。该校舍从清代一直沿用到20世纪70年代,至今部分房屋仍保存完整。该清代“义学”校址及民...
20日,记者从九江市文物部门了解到,文物人员近日在共青城发现了7处商周文化遗址,文物人员已经在遗址上收集到了大量陶片。据介绍,如此大规模的商周文化遗址在江西省内是首次发现,对研究江南商周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距今2500年至3000年,此次发现证实蛟河东南部在青铜时代曾经活跃着人类 这些石器是在蛟河市白石山镇平岗村上和平屯发现的 记者 阚旋 摄 “蛟河发现了青铜时代的石器!”昨日上午,从蛟河市文物管理所传出消息,考察人员在白石山镇平岗村上和平屯发现距今2500年至3000年的青铜时代石器。 平岗村上和平屯坐落在蛟河市东南部,距蛟河市约23公里。日前,蛟河市文物管...
记者今天从定安县相关部门获悉,该县已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发现明代县衙房屋等93处新文物点。 据了解,自我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面启动后,定安县迅速成立了县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文物普查队伍。通过地毯式的普查,定安县文物普查工作队不仅收集到各种文物信息,还发现了大量种类丰富、价值较高的文物线索。截至目前,该县文物普查工作队已走遍全县866个自然村,3个国营农场,实地完成调查文物点...
上海古城松江近日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又发现了一处明末古建筑。据介绍,该古宅位于车墩镇,为五开间大厅,大木结构保存完好,在现存上海地区宅第类古建筑中较为罕见。截至目前,作为上海历史文化之根的松江已在此次文物普查中新“搜罗”到了5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明清古建筑。 此前,普查小组已在永丰、岳阳街道等地发现了4处明末清初宅第民居。近期又于车墩镇境内新发现了一处建于明代晚期的五开...
陕西省宝鸡市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军社19日下午向记者透露,该市文物工作者9月26日发现了属于龙山文化时期的陶瓦,将中国用瓦历史提前了1000年。 陶瓦是由宝鸡市文物普查队员李伸前等人在桥镇遗址中发现的。普查队员在这里发现并采集到一片泥质红陶篮纹筒瓦残片,残瓦长26厘米,直径12厘米,壁厚1.2厘米。在两处半地穴式的房址中,文物普查队员还发现并采集到其余板瓦、筒瓦、槽形瓦残片。 由于这些陶瓦是与新石...
日前,河北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在秦皇岛地区展开。近日,省文物普查队在抚宁县杨家燕山村凤凰山顶发现1处战国时期山寨遗址,距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有关考古专家称,该遗址的发现对秦皇岛地区古代人类活动、迁徙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属于比较重要的古遗址发现。
神秘铭文碑字体非常漂亮。 湖田窑白瓷酒盅非常精美 前天,在胶州板桥镇遗址考古工地上,考古队在清理多个灰坑中又出土了一个宋代完整湖田窑白瓷酒盅。这个白瓷酒盅在阳光照射下,全身透明,熠熠生辉。考古专家告诉记者,这个白瓷酒盅是宋代湖田窑产品,对研究宋代六大窑系,提供了考古实物资料。昨天,考古工地再次有了重大发现,考古人员在挖排水沟时,发现了一块残缺的铭文碑。根据上面文字专家推测,石碑文字很有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