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嘉定竹刻自明代嘉定三朱创立以来,已有500年历史,每个雕刻家同时也是诗人、书画家,集诗、书、画、雕刻于一体,形成了文人竹刻的传统,这就是嘉定竹刻与其他竹刻的不同之处。 在当代嘉定竹刻的创造中,最值得一说的是王威和张伟忠。 20世纪50年代前后,嘉定竹刻延续悠久的“文人刻竹”传统已经开始衰落。为了恢复、延续这一传统,王威成了一位孤独者。当2006年上海嘉定竹刻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消...
图片来源:台湾“中广新闻” 中新网10月28日电 据台湾“中广新闻”报道,“府城失传匠师系列展”即将在台南推出,首波由著名的纸雕大师魏俊邦展出纸雕与木雕作品,许多结合宗教与神话故事的雕刻品,维妙维肖,让人惊叹。 台南大亿丽致酒店总经理吴贞漪工作之余,喜欢到处溜跶,在台南武庙、大天后宫一带,发现许多老匠师,学有专精,人人手上都有一把好工夫,于是兴起为他们办展的念头。 经过多方沟通,老匠师们...
清朝雍正年间失传的“象牙篾丝编织技艺”,被上海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海龙复原。其展示于宝钢大舞台的代表作——象牙篾丝扇《花好月圆》成为昨天开幕的世博会上海活动周上最受瞩目的展品。目前国内的同类作品仅有几件,存于故宫,都是古董。 早先在象牙雕刻厂担任技术领头人的陈海龙,在工厂停产之际向厂里买下了当时生产剩余的象牙料。转眼到了2000年,他忽然觉得“时不我待”,要趁着年轻做点什么,否则那批象牙料就会...
中新社清远9月26日电 题:瑶族千年“布带木狮舞”面临失传 作者 李凌 陈楚然 一千多年前,瑶族祖先将当年千里迁徙的艰辛历程演绎成一种名为“布袋木狮舞”的独特道具舞蹈,口手相传;而今,这个有着“连州瑶族历史活化石”之称的独特舞种,仅在粤北连州三水瑶族乡挂榜村才能觅见踪迹,69岁的老艺人程善苟和他的9个徒弟成为它最后的传人。 “我从15岁就开始学,从72套舞蹈动作到对歌对诗,整整学了两年。”9...
中新社清远9月26日电 题:瑶族千年“布袋木狮舞”面临失传 作者 李凌 陈楚然 一千多年前,瑶族祖先将当年千里迁徙的艰辛历程演绎成一种名为“布袋木狮舞”的独特道具舞蹈,口手相传;而今,这个有着“连州瑶族历史活化石”之称的独特舞种,仅在粤北连州三水瑶族乡挂榜村才能觅见踪迹,69岁的老艺人程善苟和他的9个徒弟成为它最后的传人。 “我从15岁就开始学,从72套舞蹈动作到对歌对诗,整整学了两年。”9...
近日,“景德镇御窑瓷高仿品展览”在武汉市文物监管品市场举行,参展的300余件古瓷高仿品中,有10件是“中华仿古瓷第一人”黄云鹏的作品,他本人也到现场举办鉴赏讲座和义务鉴定活动。黄云鹏仿制的古瓷几可乱真,同时又致力于打假,教人识别赝品。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一再说:“仿古和造假是两回事,我做的是仿古艺术品,不是赝品。”寻回失传百年珐...
“哇呜唱,庄稼长;咪咪吹,牛羊壮。”这是宁夏广为流传的一句谚语。 宁夏回族群众称为哇呜、咪咪、口弦的回族民间乐器,具有独特的演奏技艺、制作工艺和弹唱艺术,由于这些乐器演奏的器乐曲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因而才有了上述谚语。但是,现在宁夏民间会演奏这些乐器的艺人已经难以寻觅。除了口弦还有部分有一定技艺的吹奏者外,哇呜、咪咪在民间已经很少有高水平的吹奏者了,一些人听老人吹过,自己...
江永女书,是世界上罕见的女性文字,曾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存轰动世界。然而在被发现后的近30年时间里,却因过度的商业开发而面临着严重的生存、传承危机。 揭开女书神秘的面纱 在湖南省江永县及其毗邻地区,曾长期流传着一种只在妇女中流行、传承的神秘文字。它造型奇特,书写呈长菱形,自上而下,从右向左。近1000个单字,只有点、竖、斜、弧4种笔画。1000多年来,当地女性用这种文字进行女性之间的情感交流,...
昨天,记者从新电视剧《红楼梦》(高清在线观看)昆曲顾问张卫东处了解到,这次他们特地复排了跟原著有关的27出折子戏,其中10出已经失传百年。 “新红楼”背景音乐使用了大量的昆曲,咿咿牙牙不绝于耳,被不少网友认为“诡异”。不过,对于喜爱戏曲的观众来说,也许这音乐就不算扰人了。“曹雪芹笔下的昆曲名段,在原著中其实起到了很大作用,台上台下是同一出戏,贯穿整个故事发展。所以要严格按照原著拍,就必须还原原著...
在传统手工技艺行里,制作技艺由辉煌、鼎盛直至走向衰败、失传的个案层出不穷。当年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家用品,今天也只能通过稀有的现存文物一睹其芳容。面对无法复制的旷世奇物,人们只能扼腕叹息。能不能恢复制作是业内人都做过的内心拷问,有的人开始了长久的探索,并最终复活了这一传统技艺,他们在工艺美术圈里饱受赞誉,然而在申遗路上却走得并不顺风顺水。 象牙蔑丝编织: 停滞于市级名录 炎炎夏日不少人会有这样...
用象牙篾丝编织技艺制作的团扇 在传统手工技艺行里,制作技艺由辉煌、鼎盛直至走向衰败、失传的个案层出不穷。当年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家用品,今天也只能通过稀有的现存文物一睹其芳容。面对无法复制的旷世奇物,人们只能扼腕叹息。能不能恢复制作是业内人都做过的内心拷问,有的人开始了长久的探索,并最终复活了这些传统技艺,他们在工艺美术圈里饱受赞誉,然而在申遗路上却走得并不顺风顺水。 象牙蔑丝编织: 停滞于市...
用象牙蔑丝编织技艺制作的团扇在传统手工技艺行里,制作技艺由辉煌、鼎盛直至走向衰败、失传的个案层出不穷。当年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皇家用品,今天也只能通过稀有的现存文物一睹其芳容。面对无法复制的旷世奇物,人们只能扼腕叹息。能不能恢复制作是业内人都做过的内心拷问,有的人开始了长久的探索,并最终复活了这一传统技艺,他们在工艺美术圈里饱受赞誉,然而在申遗路上却走得并不顺风顺水。象牙蔑丝编织: 停滞于市级名录炎...
身穿畲族盛装的妇女展示传统手工艺。中新社发 张勤 摄 木板上堆着各种颜色的布料,门口摆着缝纫机,墙壁上挂几件刚做好的现代女式成衣,看起来不过是福建宁德市霞浦街头一间很普通的汉族服装裁缝店。若不是霞浦民族中学雷翰林校长的引荐,很难把这家裁缝店同传统畲族刺绣服装联系起来。65岁的店主王建珍说,现在整个霞浦在做畲族刺绣服装的仅此一家了。 位于闽东的福建宁德市是中国少数民族畲族的主要聚居区。在过去,每...
起源于两千年前的一种国宝艺术——墙皮画,在经历过宫廷推崇的辉煌之后,现如今落寂在一个小村庄内,面临失传的危机。散于民间的多个现存范本,早已与当年的艺术魅力相去甚远,与市井普通商品别无二致。是坚持还是放弃?面对当今市场的选择,那些承载历史传承、时代元素和数代艺术家智慧的瑰宝,应该何去何从?它的守卫者张子君们的艺术之路又在何方?6月5日傍晚时分,天空飘起零星小雨,夜幕笼罩了远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