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到安徽省繁昌县文管所参观该县去年发掘到的窖藏元青花,只是由于挖掘报告还未发表,故只许进库房观摩不准拍照;窖藏出了三件元青花龙云纹兽耳大罐和十三只元青花龙纹高足杯;三件兽耳大罐口沿均残,多是旧伤;当时埋藏时就敲碎了口沿,方便把这十三只龙纹高足杯放入罐内,故高足杯保存完整。可见当时的人们对这种外壁青花龙纹内壁暗龙纹高足杯的珍爱程度,当然他们也不会想到即使那只口沿破碎的大罐在今天的人看来也是弥足珍贵...
8月6日,崛起安徽庆奥运百人百幅书画精品展开幕式在省博物馆举行,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臧世凯,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先发,省政协副主席郑牧民,为开幕式剪彩并参观展览。 水墨丹青寄深情,心手相连谱华章。百人百幅书画精品展是为奥运献礼,也是安徽书画界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我省花鼓灯舞《鼓乡情韵》入选奥运会开幕式仪式前演出,绘画作品《花鼓千年歌盛世》、书法作品《好一个中国花鼓灯》表达了安徽儿女的自豪感与幸...
为进一步做好安徽蚌埠双墩1号墓文物保护工作,近日,安徽省文化厅召开蚌埠双墩1号墓文物保护专题会议,省文物局局长陈建国主持会议,省文物局、省考古所及蚌埠市相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会议充分肯定了蚌埠双墩1号墓的发掘和宣传工作所取得的重大成绩,对如何继续做好蚌埠双墩1号墓的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指出省、市要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精心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会议强调,要加强蚌埠双墩1号墓保护工作的组织领...
5月31日,安徽省萧县文物部门在白土镇中心小学院内发现一处塔基,在白土镇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文物部门随即展开抢救性清理发掘,由于古塔基已经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考古发掘只能从侧面进行。该塔基整体呈正方形,长1.6米, 宽1.4米、残高0.6米。塔身由青砖砌筑而成,经过现场清理,出土瓷质建筑构件15件。建筑构件的胎质粗糙,系当地高岭土烧制而成,建筑构件中部施有黑釉,两侧半圆突出对称,具有明显的佛教色...
蚌埠双墩1号墓出土的青铜铎。 蚌埠双墩1号墓出土的青铜兵器。 蚌埠双墩1号墓出土的青铜编钟,已发现多件编钟上刻有文字。 蚌埠双墩1号墓出土的古代水器青铜匜。 蚌埠双墩1号墓部分出土文物。 7月3日上午,安徽蚌埠市博物馆负责人向参观者介绍双墩古墓出土文物。蚌埠双墩1号墓发掘阶段的工作近告结束,考古人员从墓坑内提取铜器、陶器和玉器等文物400多件。该墓年代约在春秋中晚...
萧县博物馆近日根据群众举报,在该县三个被盗掘的汉代古墓葬内发现雕刻精美的汉画像石15块,其中部分画像石属于国家珍贵文物。 萧县博物馆馆长苏肇平告诉记者,刚刚发掘结束的是龙城镇徐白楼村的一处古墓葬。接到举报当天考古人员就赶到现场,但该墓葬内的随葬品早已荡然无存。只有几块宽大的石块东倒西歪横卧在泥土上。苏馆长说,他们报警的同时,开始对现场遗留的画像石进行清理。清理中发现这些画像石雕刻精美,至少有3块...
7月19日,安徽滁州市委、市政府,安徽省邮政总公司,定远县委、县政府等单位,在戚继光的故乡定远县隆重举行《古代名将--戚继光》纪念邮票首发式。为纪念民族英雄戚继光诞生480周年,国家邮政局于当日在中国三个省市同时发行《古代名将--戚继光》纪念邮票一套。为配合纪念邮票首发式,定远县还发行了《中国定远》邮票珍藏册、极限片、首日封等,戚继光的后裔和知名集邮评论家应邀亲临现场签售。据介绍,该套纪念邮票共计...
固镇县垓下遗址二期考古工作,于7月上旬已全面结束。此次考古发现表明,垓下遗址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已是一处有人居住的聚落遗址,发展至龙山文化时期也就进入了第一个鼎盛时期,成为一个区域文化中心。 垓下早期城址是我国继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史前城址发现之后,在淮河流域的又一次重要发现,它填补了安徽无史前城址的空白,是安徽史前考古的一个重大突破,它的发现为探讨我国早期城市的起源与发展演变轨迹以及淮河流域文明化...
安徽凤阳县板桥镇古城村卞长军等六位村民自称在古墓群挖找古钱币,却“意外”挖掘出了春秋时期的青铜编钟等国家一级文物,面对这些在电视上曾经看见过的“宝贝”,卞长军等人很快意识到其中的价值和自身行为的后果,遂向当地警方报案自首。此案历经两级法院审理,7月15日,滁州市中级法院对卞长军等6名被告人犯盗掘古墓葬罪作出终审判决,各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
安徽天气多变,长江、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5月下旬以来,我省多次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天气,洪涝、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直接危及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展示设施的安全。近日,省文物局向各市文化局、文物局(处、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通知如下:一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二要严密防范强降雨天气及地质灾害,文物部门要与气象、水文、防讯指挥部门...
2008年5月19日18时接群众举报,位于长江中路省政府门前在管线施工中发现有古钱币出土,我处随即派出业务人员赶赴现场,并发现现场散落有大量古钱币和破碎瓷片。 在次日的发掘中,在现路面地表下1.75米处,沿管线沟渠清理出约10米长的青砖地基,呈东西向排列。青砖地基西侧下挖12厘米发现一处钱币窖藏,由于年代久远,古钱币锈蚀并且有规律的串联在一起,由于前期修路时被破坏一部分,残存略呈长方形,残长70...
由安徽省铜陵市人民政府承制、铜陵九鼎雕塑有限责任公司铸造、铜陵市文物管理局监制的城市雕塑“春秋鉴”,作为安徽省人民政府向北京奥运会赠送的礼器,于7月3日上午在北京奥体中心西门距奥运鸟巢一公里处的景观大道举行交接仪式。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刘敬明,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省体育局局长冯潮,铜陵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言胜等出席捐赠交接仪式。 &...
2008年7月3日上午,合肥市文物管理处一行7人在程红处长的带领下参观了蚌埠市双墩一号墓葬。 双墩1号墓为春秋时期高规格墓葬。位于蚌埠市区淮河以北,隶属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从2006年12月开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展开对双墩1号墓的发掘,目前已接近尾声。现场在考古专家阚绪杭的介绍下,我们对该墓葬的形制及背景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如双墩1号墓葬发掘发现了我国墓葬考古极其复杂的遗迹现象,如白土垫层、...
记者从安徽省六安市文化部门获悉,六安双墩汉墓保护规划已经出台,双墩一号墓葬将建博物馆进行原址保护,而方圆1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王陵区”也将建成保护区。 六安市文化局局长黄道甫告诉记者,为使六安双墩王陵区得到科学保护,省级主管部门制定的“六安双墩汉墓保护规划”已经出台。按照这个规划,以双墩王陵为中心,周围10平方公里范围被划为保护区,其中,方圆5平方...
随着安徽蚌埠双墩1号墓的文物陆续提取出土,一个专门的文物修复工作室将在当地建立,除了专门配备工作人员对出土文物进行修复和保护之外,国家文物局邀请的专家也将为文保工作“献技”。 蚌埠市文化局局长谢克林告诉记者,在蚌埠当地建立文物修复工作室,有利于对蚌埠双墩1号墓的出土文物就近处理、保护和研究。除了专门场地、专业设备购进之外,还将配置专业工作人员开展文物保护和修复。 修复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