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巨龙形状的大型古瓷窑横亘在山坡上,数十万瓷器碎片层层堆叠……日前,我省黄山歙县发掘出了一座奇特的大型北宋龙窑遗址。在这片面积达3700多平方米的遗址上,密集地分布着青瓷和瓷器碎片。省考古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近年来我省皖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龙窑遗址,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皖南地区当年手工业经济尤其是私人制瓷业的繁荣。 1月2日中午,歙县桂林镇新馆村瓦片山,记者走近了这座北...
12层灰砖交错堆砌成墓室,外观类似一只“狮首”。安徽省考古研究所、蚌埠市文物管理处考古工作人员近日为配合铁路工程建设对蚌埠仇岗明代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时,清理出一座式样新颖的明代砖室墓。 据蚌埠市文物管理处文物部主任赵兰会介绍,仇岗明墓位于蚌埠市龙子湖区长淮卫镇仇岗村东约500米的高岗地,由墓室和无字墓碑组成。最独特的是墓室,用灰砖层层垒砌而成,共计12层,1层至7层中空,上...
12月20日在歙县桂林镇北宋龙窑遗址拍摄的出土文物。 此前在安徽歙县桂林镇新馆村瓦片山发现的一处面积达3700多平方米的北宋龙窑遗址,出土了大量青瓷文物。这个北宋龙窑遗址是2008年9月在开挖绩黄高速公路3标段连接线时发现的。 12月20日,考古专家在歙县桂林镇北宋龙窑遗址现场勘察。新华社发(施广德摄) 12月20日在歙县桂林镇拍摄的北宋龙窑遗址发掘现场。新华社发(施广德...
日前,铜陵市文物管理部门根据报告,证实我市新发现了一座宋代墓葬,该墓葬的发现,对进一步探究铜陵地区宋代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和依据。 据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12月9日上午,接市亚星焦化厂汪学军报告,在亚星焦化厂新址工地B110通廊附近发现了古代墓葬,并立即停止施工,等待市文物局考古人员到来。闻讯后,市文物局考古人员奔赴现场察看,并随即进行清理发掘。该墓呈东西朝向,距地表深4米左右,墓残...
为加强六安汉代王陵墓地的依法保护和管理,日前,安徽省文物局、安徽省建设厅会同六安市划定了王陵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并经安徽省政府批准公布。 王陵墓地保护范围是以王陵重点保护区域分布的四对南北并列的双连冢墓葬(俗称“八大墩”)的每墩墓冢四周底角边线为界,向外200米范围;建设控制地带是在四对“八大墩”保护范围外,北至淠河干渠南岸,东至高大墩以东2...
今年以来合肥金饰品价格持续下跌。记者昨日从省城多家黄金卖场了解到,目前省城千足金的价格已逼近每克210元关口,刷新了今年以来的价格新低,与年初价格相比,下降了28.5%。 昨日上午,记者走访省城几家黄金卖场,发现千足金首饰价格最低已跌至每克213元,与10月份价格每克238元相比,每克售价下降25元;而与年初千足金298元相比,每克售价更是下跌了85元,降幅高达28.5%。 “...
(资料图片)来源:新华网 六安市文物局11月11日发布消息说,省政府已下发通知,公布了六安双墩汉代王陵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 六安双墩一号汉墓的发掘工作曾引起广泛关注,被列入了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了切实保护好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省文物局、省建设厅会同六安市于近日划定了双墩汉代王陵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从而强化王陵区的保护和管理。 此次划定的保护范围是:以王陵重点保护区域...
规划篇幅达12万字的文化遗产篇,是《安徽省志&S226;文化艺术志》(1986~2006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高起点、高质量地按时完成编纂任务,省文物局于10月30日召开省直文博单位负责人专题会议,部署推进文化遗产篇的编纂工作,分解落实编纂任务。会议由陈建国局长主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文化厅原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杨国光就如何承担编纂任务和撰写的具体进行现场培训,省文物局机关全...
10月11日,安徽省“861”计划重点文化项目,铜陵市“十一五”文化旅游发展重点工程——中国江南文化园正式开园,喜迎参加第十届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的八方宾朋。 中国江南文化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名胜——安徽铜陵天井湖风景区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青铜文化、江南民俗文化和生态绿色文化相互契合为内涵,集学术交流、文化体验、演艺娱乐、度假休闲等为一体的高...
五色混合土、白土垫层、圆形墓坑、放射线、土丘、土偶……经过19个月的考古发掘,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境内的蚌埠双墩1号墓揭开了神秘面纱。 专家介绍,双墩1号墓展示了考古史上从来没有发现过的极其复杂的遗迹现象,开启了一个“从未见过的新文化现象”。 发掘后的安徽蚌埠双墩1号墓,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7辆三轮推土车,静静地偎在墓坑的旁边;...
中国青铜文化博览会12日在安徽省铜陵市拉开帷幕。以“铜文化、铜产业、新铜都、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青铜文化博览会吸引了来自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以及国内外青铜文化研究学者。 有着“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誉的安徽省铜陵市,是长江中下游的重要工业城市。铜陵采矿冶铜始于5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有着灿烂的青铜文化,近年来陆续 出土了大量珍贵青...
9月24日—26日,作为第十届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重要活动内容之一的“青铜文明与科技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安徽铜陵隆重召开。这次研讨会由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安徽大学、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铜陵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台湾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围绕中国和世界青铜文明研究以及科技考古发展,对青铜文...
由省文化厅、省文物研究所邀请全国十多位专家日前在合肥对六安汉王陵保护、开发详细方案进行论证。在论证的前一天,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还专程到六安双墩汉墓实地考察。 六安双墩一号汉墓自发掘起,其保护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经多方努力协作,原址保护已是定局,合武高速铁路为此让道。如何开发利用投入巨资原址保护的一号汉墓,成为我市一处重要的人文和旅游景观,有关专家所做详案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以一号汉墓为...
近日,安徽省黄山市文化局局长金涛到安徽省徽州文化博物馆就贯彻市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进行工作调研,召开了中层干部汇报会,副馆长陈琪同志主持会议,就中层干部竞聘上岗以来,徽博各方面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汇报。副馆长章望南、馆长助理倪清华同志对各自分管工作情况进行了安排部署,各部门负责同志也在会上发了言。听取汇报后金涛局长对徽博近一阶段工作成绩表示肯定,并就徽博工作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工作方法作...
座落在安徽省潜山县博物馆院内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塔遭遇大风、雷雨、飑线等强对流天气破坏,致使塔刹整体向东南方向倒塌落地,塔体严重受损,太平塔夜间景观亮化设施毁于一旦,对此社会关泛关注,恢复太平塔原貌,还镇馆之宝完整形象,迫在眉捷,省文物局、潜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太平塔的修复工作,太平塔抢救加固工程方案已获省局批准,7月20日正式启动维修,确保国庆前塔体再次亮化。 据《潜山县志》记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