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根据浙江省温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进度表显示,截止2009年10月25日,温州市已全面完成野外调查阶段工作,共普查292个乡镇(街道),5735个行政村(社区),行政村(社区)覆盖率为100%。在普查成果方面,共登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8378处,其中新发现8195处,复查1354处,信息点8829处。 2007年以来,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
10月26日,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到涿州慰问参加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队员,并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半壁店墓群,就地下文物保护工作现场调研。 谢飞一行首先来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涿州队员驻地,看望了队员,详细询问队员的生活,然后来到北石家务村新对普查发现的民国时期天主教堂旧址、西兴隆屯村遗址等文物点现场进行考察,并在一天主教民家中进行座谈,了解教堂建筑的历史。 现场考察结束之后,谢飞对涿州文...
10月26日,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到涿州慰问参加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队员,并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半壁店墓群,就地下文物保护工作现场调研。谢飞一行首先来到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涿州队员驻地,看望了队员,详细询问队员的生活,然后来到北石家务村新对普查发现的民国时期天主教堂旧址、西兴隆屯村遗址等文物点现场进行考察,并在一天主教民家中进行座谈,了解教堂建筑的历史。现场考察结束之后,谢飞对涿州文物部门负...
10月21日至22日,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刘云辉专程赴安康市平利县视察指导文物普查和文物保护工作。视察期间,刘云辉副局长看望慰问了安康市全体普查队员,实地察看了平利县关垭子、普济寺墓群及老街等文物点,并同专家组一起验收了平利县文物普查。 10月22日,刘云辉副局长出席了陕西省平利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总结验收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刘云辉指出:安康市文物普查重视程度高,支持力度大,成果丰硕。市委书记刘建...
近日,洛龙区文物普查队在龙门镇裴村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4口清代古井。 古井位于龙门镇裴村南门里街、西南街和田家胡同。井上部辘轳及支架保存完整,井口为青石板刻凿而成,井口直径80厘米,井深20米,井壁为青石条垒砌。据村民周保林叙述:水井年代已久,原水面距地表约10米,自立村起,该村村民祖祖辈辈都是饮用这些井水,井水清澈甘甜,冬暖夏凉,一年四季水源充足,水井始建年代不详。 这些古井的发现,填补了该类...
10月21日至22日,浙江省湖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专家验收组对安吉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进行市级初验,专家组验收结论为合格。 验收组听取了安吉县普查办和普查队分别作的《安吉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工作汇报》和《安吉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技术报告》;审阅了有关“三普”工作的文件和宣传资料;查验了《安吉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
10月19日、20日,浙江省德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验收会议在县博物馆召开。会议期间,湖州市文物普查工作组、验收组专家分别听取了德清县副县长潘月山的“三普”情况介绍,县普查办和普查队所作的“三普”工作汇报和技术报告,并对“三普”工作文本进行了认真审核、查验及实地抽样复查,最后作出验收意见:德清县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要...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河北省文物普查队圆满完成唐山、秦皇岛两市文物普查工作,成果喜人。唐山市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遗存406处,其中古遗址225处,古墓葬56处,古建筑35处,石窟寺及石刻18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72处。秦皇岛市共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遗存243处,其中古遗址148处,古墓葬15处,古建筑37处,石窟寺及石刻1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32处,其它1处。
记者今天从定安县相关部门获悉,该县已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发现明代县衙房屋等93处新文物点。 据了解,自我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面启动后,定安县迅速成立了县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文物普查队伍。通过地毯式的普查,定安县文物普查工作队不仅收集到各种文物信息,还发现了大量种类丰富、价值较高的文物线索。截至目前,该县文物普查工作队已走遍全县866个自然村,3个国营农场,实地完成调查文物点...
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水下文物普查的总体部署和安排,2009年9月19日,由山东省文物局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牵头组织,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青岛基地协助的2009年度山东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工作拉开了帷幕。 在前期水下文物陆上普查工作成果基础上,山东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工作队首先对威海、烟台海域的水下文物遗存疑点展开了工作。经过近10天的工作,初步确认了两处水下古沉船遗址,新发现了水下文物遗...
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市级验收试点会议在东海县召开。连云港文化局副局长王亚平、东海县副县长张继生出席会议。各县区文化局、普查办派员观摩。通过对东海县文物普查组织宣传、数据质量、调查现场等三方面工作开展验收,市验收组认定东海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验收合格。东海县成为我市第一个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验收的普查单元。 会议首先由王亚平...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从2007年4月开始,通过科学筹划,创新方法,严格标准,狠抓推进,野外实地调查工作已提前在2009年6月30日完成,并于9月29日顺利通过“三普”实地调查阶段省级验收。 一、精心组织,全面动员。一是成立组织,健全机构,为文物普查提供组织保障。成立了以副区长金顺明为组长,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南浔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并正式印发了《南...
浙江在线10月14日讯昨天,象山县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已基本完成野外实地调查工作。海防海洋文化遗址和岩画成为本次文物普查的亮点。 据象山县普查办负责人介绍,本次普查中发现的鹤浦镇大百丈岩画及其他石刻,内容丰富多样,可辨认的有神像、鱼、船、龙、驴等纹饰,为象山乃至浙江省所罕见,不仅为研究象山古代石刻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为研究南田的人类活动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大百丈岩画因此被评选为宁波市第...
蓬莱采集的青花花卉纹盘 蓬莱采集的青花花卉纹碗 蓬莱采集的青花花卉纹折腹碗 蓬莱采集的青花碗 近日,山东沿海水下文物普查队对蓬莱海域的几处水下文物可疑点进行了水下探摸,确认其中一处为清代中晚期的水下沉船遗址。 在水温低于20℃的寒冷条件下,普查队员不畏寒冷在水下完成了该遗址的水下探摸、水下测量、水下摄像等工作,并采集标本50余件,完成了对该遗址分布范围、年代等方...
昨天,象山县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已基本完成野外实地调查工作。海防海洋文化遗址和岩画成为本次文物普查的亮点。 据象山县普查办负责人介绍,本次普查中发现的鹤浦镇大百丈岩画及其他石刻,内容丰富多样,可辨认的有神像、鱼、船、龙、驴等纹饰,为象山乃至浙江省所罕见,不仅为研究象山古代石刻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为研究南田的人类活动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大百丈岩画因此被评选为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