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19-20日,浙江省富阳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经过省、市专家的验收,圆满的通过了杭州市的初验。富阳市文物普查工作2008年4月启动,2009年9月30日圆满结束。两年来,通过全体普查队员的辛勤努力,对全市25个乡镇街道,310个行政村,2234个自然村进行了外调查,完成了1831.21平方公里土地的普查工作,占总地域面积的100%,实现行政村和自然村普查的两个100%。共普查文物点...
万仓书屋 自2008年1月份浙江省磐安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调查工作开展以来,经过全体普查队员的共同努力,至2009年10月底全部完成全县20个乡镇,363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774个自然村的野外调查工作,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927处,其中复查101处,新发现602处,登记点224处。类型分别为古遗址4处,古墓葬13处,古建筑449处,石窟寺及石刻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236处, 其中部分登记点...
经过历时两年的文物普查,浙江省桐庐县共调查文物点2311处,其中重点登记1325处,一般登记964处,消失文物22处。重点登记中新发现1163处。11月16日至17日,经过杭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专家组的验收,桐庐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通过了市级初步验收。 验收会上,验收专家组听取了桐庐县副县长周建英的普查工作情况汇报和县普查队的业务技术报告。查看了《桐庐县第三次全国文物不可移动文物...
宁夏召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验收试点观摩会暨文物调查及数据库建设管理工作培训班 举办全区文物调查及数据库建设管理工作培训班 自治区三普验收专家组在审验资料 2009年11月15至17日,宁夏文物局在青铜峡市组织召开了全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验收试点观摩会暨文物调查及数据库建设管理工作培训班。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陶雨芳、青铜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石良玉同志出席并做重要讲话。自治区...
11月16-17日,浙江省台州市普查办在三门县召开全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验收工作暨三门县试点会议。各县(市、区)文广新局分管领导、普查队长参加了会议。 台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许良云在验收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市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进展顺利,普查队员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普查成果体现出高标准、高档次,文物保护在普查中得到有效落实,文物工作者得到锻炼,文物保护宣传力度不断加大。普查工作转入...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活动,是摸清当地文物现存状况的一次难得机遇。针对涿州市不可移动文物现状,在此次文物普查中,制定了普查与专项调查相结合普查方案,着重对古文化遗址、近现代革命史迹的专项调查,加强对民间文物线索的收集。截止到11月6日,已调查了5个乡(镇),184个行政村。共发现古遗址41处,这些古遗址中,最早的是商代遗址,大多数为战国、汉代遗址。发现近代建筑1处,为民国十一年(1922)的天主教堂,...
11月15日至16日,浙江省嘉兴市普查办验收组对嘉善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进行了市级初验,嘉兴市文化局王登峰副局长、验收专家组及嘉善县文广新倪学庆局长、县普查办、普查队参加了会议。 会上,验收组听取了嘉善县文广新局徐明高副局长《嘉善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总结》,普查队队长朱殷治《嘉善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技术报告》,从组织管理、普查数据质量和现场验收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验收...
11月17日,记者从江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了解到,至10月31日,我省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7485处,其中新发现22833处。 我省实地文物调查工作2007年10月开始启动,今年12月31日前结束。记者了解到,至10月31日,我省累计到位文物普查经费1555.41万元(不含中央财政补助经费),各级普查办共出动一线普查队员1352人。全省99个县级行政区域均启动了实地文物调查,全境普查启...
17日,记者从省政府办公厅获悉,截至10月30日,经过新一轮文物普查,全省目前已登记不可移动文物51211处,其中复查16784处,新发现34427处。 目前,我省64个重点考古工程项目中共发现古遗址19处,古墓葬529处,其他遗迹74处,出土各类文物15708件(套)。在大遗址保护展示方面,侯马晋国遗址、曲村天马遗址、广武汉墓群遗址的总体规划已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晋阳古城遗址、蒲州古城与蒲津渡遗...
11月16日,宁夏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文物调查阶段验收观摩会在青铜峡市召开。青铜峡市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宁夏首个通过自治区级文物普查验收的县(市、区),拉开了全区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性验收工作的序幕。由自治区文物局、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自治区验收专家组和来自全区各县(市、区)文物普查负责人员共70余人参加了此次验收观摩会议。自治区验收专家组首先认真听取了青铜峡市关于文物普...
记者昨日从省文物部门获悉,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文物工作者在西安市长安区鸣犊街道的师二村中发现了一对保存较好的明代石狮,体量高大,雕刻精致,是长安普查以来新发现的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民间石刻,而更让人称奇的是,关于这对石狮还有一段民间流传的轶事。 狮子在中国民间民俗文化中代表了吉祥,从每逢年节的狮子舞中就可见其一斑,而老宅子门前、庙门前放置石刻狮子,也成为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组成部分。据介绍,此次普...
自10月下旬起,嘉兴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在市本级及各县(市)开展。本次展览从各地普查办选送的照片中精心遴选了400多张,内容涉及古建筑、古遗址、石窟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各类文化遗产,充分展示了嘉兴市文物普查取得的丰硕成果。本次展览共制作展板三套,在市本级和各县(市)同步巡回展出。 从2007年开始至2009年7月,全市文物普查队足迹遍及全市74个镇(街道)、1221个村(...
11月13日,浙江省嘉兴市文物普查办验收组对海宁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进行市级的初步验收。会上,初验专家组听取了海宁市博物馆馆长许赛君、海宁市普查队队长董月明工作汇报,查看了《海宁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汇总表》、《海宁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海宁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消失文物登记表》等台帐及相关材料,并将电子文本与纸质文本进行了详细的核对。 之后,专家组抽...
经过历时两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发现521处文物古迹。11月13日,经过浙江省市专家的评审,萧山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通过了杭州市初步验收。 2007年11月,萧山区成立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先后对浙东运河(萧山段)、商周古墓葬群、明清海塘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原始瓷印纹陶和青瓷窑址、乡土建筑遗产、围垦区重要史迹、工业遗产、传统老字号及手工业遗存等专题调查项目进...
日前,陕西省南郑县政府确定并公布1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商周到清代的崖墓群、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等。这批“县保”是该县从689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筛选出来的不可移动文物。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南郑县共发现登记具有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点689处。日前,为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使之更好地为科学研究、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南郑县政府常务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