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定窑 产于定州境内(今河北曲阳涧磁燕山村),故名。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的瓷器。 工艺特色 据《曲阳县志》载,五代时曲阳涧磁已盛产白瓷,官府曾在此设官收瓷器税;但据调查,早在唐代这里已烧白瓷;至宋代有...
宋代的规制由于受到五代的混乱,杂乱无章,宋真宗的时候才典正了礼仪制度。制定了《元丰仪》的礼制规定,宋代一直沿用,到了靖康之难中,2个皇帝被俘,《元丰仪》的制度也被金代直接取走并挪用。因此金代的礼仪制度和宋代基本一致,这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神宗年代时候礼仪制度由原来的<通礼>的30种慢慢延伸了92种制度,庆历初年,祈谷和感生礼仪改变,由原来都用赤色的有邸玉圭4个,应改变其不同...
1 .定窑 烧瓷地点在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曲阳县宋属定州,定州唐末、五代以来是义武节度使的驻地,是一个地区的政治中心,所以称其为定窑。定窑宋代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釉、酱釉、绿釉及白釉剔花器。白釉装饰有刻花、划花与印花三种。定窑产品的第二个特点即有刻、划、印的花纹,这是与唐代邢窑的白瓷明显不同的地方。唐代邢窑白瓷多是素瓷,没有花饰。 第三,定瓷有芒,芒是指因用复烧方法,而出现...
闽北私人收藏有一面“宋代长柄双凤纹铜镜”(见图),该镜含长柄,总长23厘米,镜体圆形直径12.5厘米。圆形带长柄,素缘。镜背主纹饰为两凤同向环绕,双凤展翅,相对式排列,尾羽飘动,凤尾见蔓草形勾卷,极为美观大方,其细线浅浮雕为宋镜的另一突出特点,因此纹饰清晰华美。据笔者考证,同类同形同纹饰的双凤宋镜,四川成都曾出土一件,比该镜略小,长19.6厘米,据华光普主编《中国历代铜镜目录》第280页登载图录,...
历经四年的考古发掘,中国道教祖庭江西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显露“真容”。专家们认为,上述遗址是中国自宋代以来最高等级的皇家宫观。 记者从1月21日举行的“大上清宫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上获悉,结合考古调查、勘探结果,对照历史文献记载,专家组认定该遗址是中国迄今所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揭露地层关系最清晰、出土遗迹最丰富的具有皇家宫观特征的道教建筑遗址。 ...
宋时盛行“斗茶”,黑瓷因为能清楚地观察茶面上白沫的变化情况,故黑瓷的代表——建盏大受欢迎。黑瓷中又以兔毫斑最受人们钟爱。这种瓷器的釉面颜色绀黑如漆,温润晶莹,釉面上布满密集的筋脉状白色、褐色纹,犹如兔身上之毫,所以称“兔毫盏”。用兔毫盏沏茶,兔毫花纹在茶水里交相辉映,令人爱不释手。历代都有人对此进行论述。除建窑外,当时全国其他众多的窑场也生产这类造型的黑釉盏。 最近笔者有幸收藏到一件出土于金...
1月17日,备受泸州人期待的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泸县屈氏庄园博物馆终于揭开面纱,正式对外开馆,这将成为泸州新的城市文化名片。市民可免费参观。 据悉,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位于风景优美的温泉度假区内,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展陈面积5000平方米。展馆分四层,一楼为主展区,二楼为龙桥文化、龙舞展区,负一楼为临展区和4D影院,负二楼为库房。博物馆内部空间划分为公共活动区、公共服务区、展陈...
宋代官窑瓷器世上极其罕见,原因在于宋代官窑瓷器的私密性、非商品化生产等特点。宋代官窑瓷器不做随葬品,所以在宋代墓葬发掘中没有发现。因此对于传世的宋代官窑瓷器的真伪就引起了一些人的怀疑。有位山东学者认为传世的宋代官窑瓷器都是赝品。此说一出,引起瓷界广泛争论。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传世宋代官窑瓷器是真品,也是珍品。 宋官窑不带“官”字款 市场上有一些带“官”字款的瓷器明显是赝品。宋代...
宋代建国之始,励精图治,政治开明,军事强盛,社会稳定,国力开始恢复,经济逐渐复苏,城市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宋代制玉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迅速崛起,比唐代有更大发展,为了满足宫廷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和广大人民生活上的需要,玉器品种数量激增。据文献记载 结合有限的出土资料 ,宋代玉器可分为仿古玉器、陈设器,风格以仿汉为主,但又不完全按型脱仿,且有很大变化,在纹饰上如螭龙最为突出,往往给人一种“似古非古,...
保护知识产权,打击盗版,打击非法出版物,这是现代文化生活中一项很重要的活动,现代人为此付出很多努力,也付出很大代价,“道”与“魔”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那么,在古代有没有盗版活动呢?有没有为维护版权而进行的较量呢? 答案是肯定的,别忘了,印刷术这项科技是在古代的中国发明的,有印刷就必定有出版,有出版就面临与盗版的斗争,古人在这方面的不省心事,一点也不比现代人少,现在我们去一千多年前的宋朝...
宋代五大名窑:哥、汝、官、定、钧,就数哥窑没有确定窑址,所以缺少地下考古物的依据,于是造成了宋代哥窑器的鉴定难度。同一件东西,各路专家说法迥异,使藏家无所择从。据说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的皇家哥窑传世品还需重新认定。宋哥窑器的神秘莫测也就不足为怪了。 笔者藏有一件宋哥窑炒米黄釉贯耳瓶的残件。该器高11.5厘米,腹径7.5厘米,口径2.8厘米,底径5厘米,瓶颈长7厘米,口沿旁有两只直筒形贯耳。底足...
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长期的分裂割据和藩镇军阀混战,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据《通典》记载,宋初太宗时,全国户数仅为686万户,比唐中期少了200多万户。由于战乱,大量农民逃至山林,农田大面积荒芜,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北宋初期,统治阶级稳定政治以后,采取了一些恢复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措施,如宋太祖乾德四年诏令:“自今百姓有能广植桑枣、开荒种田者,令只纳田税,不加新租”。宋太祖在《宋大诏令集》卷182《劝栽植...
笔者收藏了一只宋黑釉描金梅花双凤盏,此盏小巧玲珑,高3.8厘米,口径10.9厘米,底径3.2厘米,制作灵感应当来自吉州窑名品剪纸梅花双凤盏。 描金毫从盏心向外四射,恰似万道金光光芒四射。左右一对凤凰,凤首向下(心)展翅飞翔,形成美丽的双凤朝阳,三朵梅花排成一行,点缀盏壁。看后叫人拍案称奇。此盏描金笔法精细,金色千年不褪。凤凰和梅花留白形式巧夺天工,充分展现了宋代工匠的创造智慧。 同类的...
这尊宋代汝窑狻猊香熏(修复器),是传统熏炉器物的延续,造型精致生动,古朴典雅自然,令人爱不释手。其总高37.6厘米,足径17.6厘米,出香炉口径18厘米,狻猊座径16厘米。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半部比较讲究,由上部的狻猊蹲兽,下部的莲瓣纹台座组合而成。造型如此别致的香熏,是汉以后各朝代出土的香熏中的罕见之物,弥足珍贵。据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陶炉”载:“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为蹲兽,下有仰莲以...
宋代古墓内出土的铜镜、酒杯等文物。岳华刚 摄 12月21日,四川青神县黑龙镇鸿化村大王沟在施工中发现了一宋代家族墓群,共有砖室墓葬9座,这是当地首次发现如此规模的宋代墓群,墓群中一夫妻合葬墓室内出土了酒杯、铜镜等文物。 据了解,12月1日青神县文保中心接到黑龙镇村民电话,称在鸿化村发现了疑似古墓,县文保中心立即赶往现场进行勘查。经现场勘查发现,在青神县黑龙镇鸿化村1组一小地名叫大王沟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