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13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经抢救性发掘,四川省蒲江县鹤山镇铁溪村一组一处文物点被确认为保存较好的宋代冶铁遗址。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龚扬民介绍,遗址位于浅丘东坡,主要由冶铁炉、炒钢炉、燃料窑、房址、灰坑、排水沟和废料堆积层等组成。从发掘情况判断,该遗址活动面位于宋代地层之上,各遗迹内亦仅出土宋代瓷片,结合各遗迹形制,初步判断遗址时代为宋代。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中...
近日,汝州的一座宋代仿木砖室墓葬即将被整体搬迁至异地保护,这是近年来河南首例大中型宋代墓葬的整体搬迁。 为什么要给墓葬搬家?具体怎么搬?搬到哪里去?这里面可大有学问。 发现 距今1000多年的宋代墓室 内有彩绘和砖雕 即将进行搬迁的这座宋代墓葬,于今年4月份在汝州万达广场项目建设中被发现,随后开始发掘。 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陈家昌介绍,该宋墓造型为仿木构...
仪陇县新政镇河西村仪陇中学建设工地(仪陇县嘉陵江二桥向前500米)现一处古墓葬。8月15日,记者从仪陇县文物管理所获悉,经过专家考察,初步推断其为宋代古墓。 7月24日,仪陇县文物管理所接县公安局通报,立即派出工作人员会同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前往现场勘查,看到该墓葬处于仪陇嘉陵江二桥向前约500米的一座小山崖上,长约5米,高约4米。 “经请示相关部门同意,我们文物管理所立即组织人员进行...
8月7日,观众在参观宋代丝绸文物。 当日,“重回长干里——大报恩寺遗址出土宋代丝绸展”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开幕。2008年,南京大报恩寺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批北宋时期的珍贵文物,其中有近百件丝织品,包括绮、绫、絁、绢、纱、罗等品种,这些丝织品辅以刺绣、印绘、墨书,展现了北宋时期高超的织染工艺技术。2009年起,中国丝绸博物馆受南京市博物馆委托,对大报恩寺遗址出土宋代丝织品文物进行保护修复及研...
8月7日上午,“重回长干里——大报恩寺遗址出土宋代丝绸展”在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开展。历经近10年的保护修复,长干寺地宫内尘封千年的58件宋代丝织文物首次在南京公开展出。 长干寺地宫58件宋代丝织文物首次在宁展出 十载修补,千年罗衫“重回长干里” 图为泥金花卉飞鸟罗表绢衬长袖对襟女衣。 图为刺绣绢帕。 图为出土的塔罩。 在铁函内守护七宝阿育王塔千年之久的丝质塔罩,...
原标题:当代“宋代名窑”艺术精品展举行 日前,当代“宋代名窑”艺术精品展暨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陶瓷艺术馆举行。 宋瓷是中国瓷器艺术的一个高峰,在品类、造型、烧造工艺等方面都臻于成熟,并形成了著名的八大窑系,创造了极高的审美格调和品位。本次展览展出了当代钧窑、汝窑、哥窑、定窑、官窑、磁州窑、耀州窑、建窑八大窑系的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这些艺术家包括孔相卿、苗长强、孟玉松、李晓涓、闫保山、刘立忠...
四川省安岳县是目前我国已知的中国古代佛教造像遗址最集中的县,已发现历代石窟造像两百多处,造像10万余尊,尤以唐代造像的宏伟和两宋造像的精美著称于世,具有上承云冈、龙门,下启大足石刻的地位。 8月4日,一则安岳宋代石刻文物的佛像遭野蛮重绘并有修复前后比对照片在社交媒体广为传播,并被质疑“现代社会竟有如此文物保护”。8月5日下午,四川省安岳县文物局证实,佛像修复前后对比照片确实是安岳县峰门寺石刻...
图1 图2 ■湖南长沙 鲁敬平 这尊玉冠(图1),有关专家鉴为宋绾玉冠。玉冠以整块和田白玉雕琢。冠高6、长9厘米,外形镂雕双层似莲花瓣,顶部雕两片合瓣,使玉冠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莲瓣舒展,生机勃勃;冠内(图2)挖空,冠下端两侧对钻有圆形小孔,插入一束和田白玉簪(见图)。南宋陆游诗:“室无长物唯空榻,头不加巾但小冠。”喻及此物最为贴切。 在古代,男人和女人一样,都留长发。男子...
考古人员正在发掘 散落的铜钱 3月14日晚,本溪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在本溪市千金地区304国道旁发现数量可观的古代钱币。经考古专家初步鉴定,这批窖藏于辽、金时代的古钱币为宋钱,距今约有千年历史。目前,考古挖掘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据了解,3月14日17时左右,本溪市110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称发现大量古代钱币后,立即派千金派出所迅速出警,保护现场,设置了警戒线。闻讯...
近日,县文物管理局考古工作人员在例行考古调查过程中,偶然得到菜花坪镇东联村新屋组一片菜地中有大量残破瓷器堆积的信息,随即前往调查。 该窑址位于新屋组东南200米,洣水以西500米二级台地。因村民耕种活动,表层窑外堆积扰乱较严重。堆积大致呈长方形分布,厚度50—100厘米,面积7500平方米左右。残次陶瓷器可辨器形有壶、罐、碗、盏等,灰白或褐红色胎体,釉层以青色、黄绿色和酱色为主。窑具有匣钵和...
宋代圆雕玉马 ■江苏溧阳 黄诚 中国的古代玉器进入两宋时期,其制作风格及使用对象愈来愈世俗化与大众化,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各种平面造型的玉佩,也不断涌现出各种用以把玩的圆雕肖生类玉器。 明代文人高濂在《燕闲清赏笺》中载:“自唐宋以下,所制不一。如管笛凤钗、乳络龟鱼、帐坠……猿马牛羊犬猫花朵,种种玩物,碾法如刻,细入丝发,无隙败矩,工致极矣尽矣。”这些造型生动的宋代肖生玉器为玉雕艺术...
1999年河南省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在对淮阳县南坛湖改造工地进行的文物勘探中,发现春秋、战国、两汉、宋、金时代中小型墓葬100余座,随后派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在一座宋代中型砖室墓中,出土了一件当阳峪窑白釉剔刻花罐(见图)。现藏于周口市博物馆。 该罐通高17.9、口径9.4、底径9.3厘米。方唇直口内敛,筒形深腹稍外鼓,隐圈足。深褐色胎,坚致。乳白色釉略泛青黄,晶莹光亮。器表有很深的剔刻花...
景德四景之太清观书(国画) 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中国美术史上,与浩浩荡荡的男画家队伍相比,女画家显得太为稀少了,而能让女观众参观画展的例子就更为稀罕了。不过,在宋代,着实发生了一件这样的稀罕事,而且女同胞们看的还是外国元首的画展,这一高端的艺术策展事件与太清楼这座北宋皇家图书馆相关。 太清楼位于北宋皇宫崇政殿的西北,在迎阳门内的后苑中。此楼作为皇宫后苑主要的藏书楼,贮四库之书,包含...
2014年9月,镇江博物馆在市区一考古工地发现一座宋代砖室墓,其中出土1套6件较为精美的景德镇窑产青白瓷茶具,均完好无损,造型精美、釉色莹润,较为珍贵。 墓葬位于镇江市区润州山西南坡,为砖室墓,平面呈长方形,长约3米,宽约1.2米,残存深度约1.8米,壁用青砖错缝砌筑,墓西侧设壁龛,长方形,宽0.43米,高0.32米,深0.33米,龛底距墓底高约0.24米,壁用青砖错缝平砌,顶部用一层青石封...
瓷枕 炎炎夏日,当我们躲在空调房里逃避高温时,你是不是想过这样的问题:古人是如何避暑的呢?在泰州市博物馆内,收藏有一件古人纳凉“利器”——绿釉如意形蕉叶纹枕。它形似如意,为宋代瓷器,至今已有约千年历史,如今看来,它的实用价值已经日趋消失,然而,它所蕴含的造型以及绘画艺术的美却随着时间沉淀了下来,让人惊叹。 “薄雾浓云愁永昼,端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