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汝窑狻猊香熏
这尊宋代汝窑狻猊香熏(修复器),是传统熏炉器物的延续,造型精致生动,古朴典雅自然,令人爱不释手。其总高37.6厘米,足径17.6厘米,出香炉口径18厘米,狻猊座径16厘米。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半部比较讲究,由上部的狻猊蹲兽,下部的莲瓣纹台座组合而成。造型如此别致的香熏,是汉以后各朝代出土的香熏中的罕见之物,弥足珍贵。据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陶炉”载:“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为蹲兽,下有仰莲以承之,诸器唯此物最精绝。”徐兢虽然所说的是指当时高丽国生产的仿汝窑青釉瓷器。“狻猊”为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五,形似狮子,喜静,好坐和喜欢烟火。这尊汝窑狻猊出香,狻猊昂首,张口突眼,獠牙竖耳,牙咬绣带,舌唇上卷,墨彩釉下点睛,脖颈佩有项圈,悬挂着三个铃铛和锁链,狻猊尾巴,呈火焰状镂空尖形,高高翘起于身后,后腿各五只利爪,自然弯曲蹲踞于盖上。盖上呈六瓣莲花圆形,上面堆贴三周,数十颗乳钉和一枚绣球。狻猊凌空飞腾,背上鬣毛施卷,光彩照人。胫部与座面有孔连成一体,炉中燃之香气可从狻猊口中缭绕飘出,施天青釉,开细小纹片,造型大气,极为精美。
下部莲纹香炉,由上下二层构成,上层扁圆形炉身模印三层莲瓣纹,莲瓣纹中又堆贴莲蓬,直口,口沿刻划12组各12齿纹,内折沿边凸起一圈成母口,可承狻猊盖,深腹,平底中有一小孔通气燃香,中部堆贴三龙首,栩栩如生。下层呈倒喇叭状于上层对称模印多层莲瓣纹。圈足外撇,足端无釉,垫圈烧制。灰白色胎、细腻洁净、釉呈淡天青色,莹润如玉、微乳浊呈玉质感,布满细纹开片,气泡“寥若晨星”。其与传世品釉色取胜汝器所不同的是,这套集模印、镂雕、堆贴、刻划、釉下彩融为一体的艺术品,造型高大、新颖独特,极为精致,是件当之无愧的国宝。
这尊宋代汝窑狻猊出香的出现,丰富了汝窑的器类品种,填补了汝窑烧制工艺的空白。它说明“汝窑无大器”的传统观念值得商榷。此器可能是徐兢出使高丽所看到的仿汝同类器物,也证实了徐兢描写的可靠性。
南宋人周辉的《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狻猊香熏的艺术价值是至高无上的。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其他窑口发现同类作品。其制作工艺精湛,造型秀美亦可称大件,是汝窑巅峰之作。
宋代汝窑狻猊香熏的出现,其学术价值在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把传统的青釉系瓷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青釉系瓷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表现在釉色、造型和装烧方式上,更重要的是,汝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瓷器的审美情趣,不再一味地追求瓷器外部的表现形式,从而更加重视器物内在的韵味,创造了一个审美新境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