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越窑青瓷粮仓
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长期的分裂割据和藩镇军阀混战,导致人口大量减少,据《通典》记载,宋初太宗时,全国户数仅为686万户,比唐中期少了200多万户。由于战乱,大量农民逃至山林,农田大面积荒芜,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北宋初期,统治阶级稳定政治以后,采取了一些恢复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措施,如宋太祖乾德四年诏令:“自今百姓有能广植桑枣、开荒种田者,令只纳田税,不加新租”。宋太祖在《宋大诏令集》卷182《劝栽植开垦诏》、《募民耕旷土诏》中也规定允许农民请佃,便为永业,而且免除三年租税,三年以外输税十之三。由于北宋政权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开荒种地、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政策,广大农民又回到土地上来,辛勤开垦耕田,耕地面积迅速增加。加之水利、耕作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粮食产量也不断增加。到了宋代中期,出现了“田连阡陌,积粟万斛”的繁荣景象。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宋代政权更加重视粮食储备和粮仓建设,在户部下设度支司专管粮食储备和调运,度支司在加快粮仓建设的基础上,着重管理和修缮,明令各州、县“庶使天下仓庾常得修饰,无复侵窃腐蠹之患”。
笔者收藏的这件宋代青瓷谷仓,高24厘米,最大直径15厘米,总体为塔罐式鼓腹连体造型,这种造型是宋代谷仓中比较典型的造型。这件谷仓为红胎、青釉,胎质坚硬,釉色肥润、青翠。仓顶为半球型,并有拱起的屋脊装饰,仓身也有几道明显的手捏起楞装饰,仓口还捏塑有螭龙围绕四周。这件宋代谷仓,品相完整、釉色一流、造型典雅、工艺精湛,应为宋代越窑青瓷谷仓中一件难得的珍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