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5日上午,在南昌市昌东镇阳门村的一处施工现场,挖掘机在作业时,意外挖出了一座古墓。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古墓中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干尸。村民称,干尸有胡子和头发。南昌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表示,初步分析,古墓属于明代。 据昌东镇阳门村村委会欧阳支书介绍,11月5日上午,村里准备建设南塘湖路,正在对工地附近的坟墓进行迁坟。挖掘机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挖到了白色的石块。石块的体积很大,挖掘机把石块砸...
10月25日,省考古研究所在第7届“黄淮七省”考古论坛上发布“山西临汾桃园遗址史前房址”考古成果,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清理出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半地穴式房址,现存较完整的地面、部分墙体、柱洞、火塘等结构,为深入了解庙底沟文化时期的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文化面貌等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临汾桃园遗址位于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南部桃园村东南与襄汾县邓庄镇寺头村北交界处的黄土台地上。 ...
记者6日从西安市文物部门了解到,在近期对秦汉栎阳城遗址的考古勘探中,发现了两千多年前古人使用的豪华浴室。 秦汉栎阳城遗址位于西安市阎良区,据记载,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秦国都城由雍城迁至栎阳,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此实施了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为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秦末项羽三分关中,栎阳曾作为塞王司马欣的都城;汉高祖刘邦也曾以栎阳为都城,整顿队伍,向东挺...
考古队在南侧的浴室旁发现了保存完整的排水管道和污水渗井 记者 张宇明 摄 “华清池”因唐玄宗、杨贵妃的情感传奇而脍炙人口。在华清宫内,唐玄宗与杨贵妃各自占用一间浴殿,玄宗的称为“莲花汤”,贵妃的称为“海棠汤”。11月5日,记者在秦汉栎阳城遗址看到,这里也发现了两间高等级的战国秦国君与后妃的浴室。 栎阳城位于今西安市阎良区,是西安附近秦咸阳城、汉长安城外的第三座秦汉都城。文献记载,秦献...
“这里与梁思永先生1930年发掘确立新石器时代‘昂昂溪文化’的昂昂溪五福C地点直线距离只有12公里,基本上可以确定,这里就是‘昂昂溪文化’的中心聚落,这也是咱们东北地区首次发现这么大规模的环壕,太让人兴奋了。”近日,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洪河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张伟激动地介绍着他们近期的新发现。 历经四年考古工作发现大规模环壕 2日下午,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杜尔门沁达斡尔...
故城县文保部门日前在郑口镇西城镇村发现了清代大运河山西会馆基址,并出土了碗、旗杆等物品。据山西会馆经营者后人和当地文保部门考证,这座山西会馆见证了一个大运河商贸重镇曾经的繁华。 据故城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姜玉岭考证,过去大运河边凡是有大码头的地方,一般都建有山西会馆。这座山西会馆所在的郑口镇是大运河上的一个重镇,距离石家庄、邢台、邯郸、济南均在150公里左右,可南下苏杭,北上京津,东西辐射冀...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近日发布消息称,近期考古人员在赤峰三龙洞发现五万年前旧石器遗址。该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苏木吉布图嘎查北部的三龙山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内蒙古博物院的考古人员对三龙洞遗址进行联合发掘,目前已清理面积近20平方米。 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副局长王大方介绍说,考古人员初步厘清了三龙洞遗址的地层堆积情况,发掘深度约2....
老人都爱把值钱的东西珍藏起来,襄州区有位老农就把一件心爱之物藏在房子的墙体里,直到前几天老房子拆除时,才发现当年老人所藏的东西是件稀有的宝物。 4号上午,家住襄州法龙的小李求助到本市文物鉴赏专业人士,为一件古铜像验明真身。小李说,这件高25公分,底座直径九公分,重两斤八两的钢像是爷爷在年轻时,藏在自已房子窗户下的墙体里,老房子扒了,才把它拿出来,是祖辈留传一百多年的老物件。 本市的文物...
11月3日,长葛市石象镇坡杨村,吴国灿和妻子冯欣芹将一尊明朝石刻雕像,交给长葛市文物管理部门。 10月23日上午,吴国灿和冯欣芹一起到地里撒化肥,偶然发现一尊古代石像。石像是古代人的穿戴,有1米多高,头戴一顶帽子,最下面是个方形底座,保存较完整。 “根据石像的服饰风格和底部线刻纹饰判断,这是明朝时期的石刻雕像,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了。”长葛市文广新局文物科科长李勇说,雕像线条简练流畅...
安徽涡阳发现一座汉代墓葬 出土4件文物 10月28日,涡阳县一施工现场挖掘出一座汉代墓葬,出土了4件相对完整的文物。亳州市文物部门专家称,这些文物对于研究汉代人的生活和风俗有一定的价值。 该汉代土坑墓葬位于涡阳县向阳路一施工现场,墓长2.2米、宽1.6米。由于施工现场地处居民区,加之地下水位高、管网多等原因,给文物发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抢修清理和保护文物,该县在亳州市文物处...
“快来看啊,石象镇坡杨村吴国灿上地撒化肥时,挖出来了一个古董,这下发财啦!”近日,这样一则消息在微信朋友圈里迅速传播,在石象镇引发了不小轰动。 10月31日,小编在石象镇见到了该石像的发现者,他向小编讲述了发现石像的经过。 □上地撒化肥时,挖出来高达1米多的古代石像 10月23日上午10点多,石象镇坡杨村村民冯欣芹和女儿骑着电动三轮车一起上地撒化肥。由于前段时间这里实施农田水利工...
昨日,内蒙古晨报全媒体记者从巴林左旗文物局获悉,考古队在对辽上京宫城内2号建筑基址进行清理过程中发现,2号建筑基址台基四边均在土衬石上平砌长条砖,采用的是磨砖对缝工艺。磨砖对缝工艺是古代汉族建筑中的一种高级建筑工艺,通常用于高等级的建筑中,在中国古代都城考古中并不多见,是难得的考古实例。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董新林介绍,考古人员根据考古地层关系,出土的瓦当、滴水等建筑构件,以...
蓝山县塔峰镇五里坪村,近期发现的东汉纪年砖室墓。组图/受访者提供 出土的器物 今年7月,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在建设幼儿园时发现古墓,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人员对此进行了考古调查与钻探,共发现古墓30余座,随即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 11月3日,记者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目前共抢救发掘汉唐时期墓葬28座,其中土坑墓10座,砖室墓18座。其中,在砖室墓中有8座为纪年砖室墓...
10月16日,志丹刑侦大队接到一起涉枪线索核查指令后,局党委高度重视,要求迅速成立专案侦查。 近日,专案组民警根据线索,通过缜密侦查,迅速确定了犯罪嫌疑人高某(男,31岁,志丹县双河镇人),并于当日成功将其在家中抓获,现场缴获射钉枪1支、改装射钉枪3支、钢珠4298颗以及部分枪支配件。同时,还发现家中藏有大量瓦罐(陶罐)、鼎、古钱币等文物,办案民警当场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询问,发现其口齿不清...
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居住在洞穴里的人类,只会采集、狩猎,或从事初级农业生产活动。中国社科院、福建省博物院和明溪县博物馆考古团队近期对福建三明市南山遗址的一系列考古新发现颠覆了这一观点。 这一团队4日宣布:在南山遗址4号洞(测定遗址年代为距今5300-4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层上发现了上万颗炭化稻谷,表明南山遗址古代先民已经掌握了相对较发达的农业生产方式,这意味着我国首次发现会“种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