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桃园遗址发现史前房址 为古人取暖、照明、炊事所用

  10月25日,省考古研究所在第7届“黄淮七省”考古论坛上发布“山西临汾桃园遗址史前房址”考古成果,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清理出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半地穴式房址,现存较完整的地面、部分墙体、柱洞、火塘等结构,为深入了解庙底沟文化时期的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文化面貌等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临汾桃园遗址位于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南部桃园村东南与襄汾县邓庄镇寺头村北交界处的黄土台地上。

  本次发掘的遗迹遗物主要出自新石器时代庙底沟文化时期和东周时期。其中,新石器时代遗迹以各种类型的灰坑居多,发现半地穴房址4处,灰坑近300个,出土大量的红陶尖底瓶、平底瓶、彩陶盆、彩陶钵、夹砂罐等庙底沟时期典型的陶器残片,另有磨制石器、骨器等器物,是一处史前聚落遗址。东周时期遗迹除大量灰坑外,主要以小型墓葬居多,随葬有鬲、豆、罐等器物组合。

  本次发掘最重要的发现是清理出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型半地穴式房址,地面形状呈五边形,面积约90平方米,现存较完整的地面、部分墙体、柱洞、火塘等结构。其中,地面坚硬平整,存在多次修整痕迹;现存墙体的最高处,距房址地面约50厘米,墙体应为木骨泥墙,墙基处可见成排柱洞,内侧墙壁经涂抹草拌泥后,灼烧、修整,较平整;房址内南部有火塘1处,为圆形竖穴状,口径近1.1米,应为古人取暖、照明、炊事所用;房址中央分布4个中心柱洞,部分柱洞清晰可见房屋中心柱洞灼烧碳化后的痕迹。

  据介绍,该房址是山西地区迄今面积较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处新石器时代庙底沟文化大型房址。本次考古发掘聚落遗迹丰富且保存较完整,为深入了解庙底沟文化时期提供了实物资料,对今后认识同时期的同类聚落遗址具有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