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15日,记者从湖北屈家岭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专家论证会上获悉,历时三年时间,中国考古文物专家通过对屈家岭遗址点进行针对性发掘,首次发现了该遗址的石家河文化遗存和周代遗存。 上述两遗存的发现明确了整个屈家岭遗址的文化发展序列,即由早及晚主要历经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和周代四个发展阶段。 屈家岭遗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屈岭村和京山县雁门口镇高墩村,是屈家岭文...
经过历时半年的调查和发掘,考古人员在长春五台山遗址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遗迹,包括灰坑、房址、墓葬等,对于研究长春地区以及松花江流域人类文明起源和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五台山遗址位于长春市农安县永安乡艾干吐村刘宝山屯西500米的五台山上,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今年4月,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长春博物馆联合组织对五台山遗址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考古人员进行地表调查发现,...
(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穿孔石器 娅怀洞发掘A区 3年来,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人员连续对隆安娅怀洞遗址进行科学考古发掘,并于近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出土了一个年代距今16000多年前的完整人类头骨化石,发现了年代距今28000年前的疑似水稻植硅体,以及两处史前人类用火遗迹。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陶片、骨器等文化遗物。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的螺壳、蚌壳、鱼骨,大小哺乳动物...
古人到野外时会带些什么食物?考古学家最新发现的4000年前的青铜器时代木质饭盒给出了答案。 瑞士考古学家日前在瑞士西南部的伯尼兹阿尔卑斯地区的勒奇山发现了这一木质饭盒,以及一些弓箭、绳索和皮革制品等器物。它们位于接近2700米山顶的一处岩石庇护所内。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援引瑞士伯尔尼州政府的考古学家雷古拉·居布莱的话说,通过碳14测年分析,这些器物应属于约4000年前青铜器时代的...
屈家岭遗址考古有了重大发现!14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屈家岭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报告中披露,该遗址发掘出疑似陶窑遗迹群和大量铜矿石。参与报告论证的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将带来对长江中游史前文明认识的新突破。 此次发掘首度发现由数组灶坑遗迹组成的疑似陶窑群。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这组遗迹均位于缓坡地带的中上端,灶坑外观呈“8”字形。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认为,这些遗迹的选位及结构非常利于生火、排烟,推测其性...
记者从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专业委员会、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14日主办的专家论证会上获悉,湖北屈家岭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发现铜矿石、陶筒形器、玉石器和彩陶纺轮等遗物,并首次发现有石家河文化遗存和周代遗存。 屈家岭遗址上世纪50年代被发现,是长江流域第一个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命名地,2005年入选国家文物局首批100处大遗址保护项目,此前进行过三次考古发掘。2015年5...
图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当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现场。李爱平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10月12日电 (记者 李爱平)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12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在内蒙古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新发现、新认定了54640件套重要文物。 2012年至2016年,按照中国国务院统一部署,内蒙古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目前普查工作全面完成。 内蒙古文化厅文物局副局长王大方在当天的新闻...
吉林省考古部门12日介绍,长春地区新近发现一处新石器时期遗址。这处遗址的发现大大弥补了中国松花江流域新石器时期的历史空白,发掘文物清晰展现了从新石器到青铜器时期人类的生活变化。 在遗址挖掘出的陶罐柴家权摄在遗址挖掘出的陶罐柴家权摄 这处名为“五台山遗址”的考古现场,位于长春市农安县永安乡艾干吐村刘宝山屯西500米的五台山上。今年4月,经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吉林省文物考古...
黄家圩山坡发现的明代石塔。市文广新局供图 记者昨日从市文广新局考古处获悉,今年2月,黄家圩路山坡发现了一块石构件,后经考古发掘,从地下揭露出一处明代石塔遗迹。近日,经过原址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这处石塔遗迹围起了一圈石栏,并加盖玻璃罩遮风挡雨,成为一处历史文化景观。 2月27日,市文物部门接到鼓楼区小市派出所民警报告,称黄家圩133号山坡发现一块裸露出地表的石构件。随后,南京市考古研究所...
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的具体走向近日再添考古证据。10月11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在过去一年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凉山境)的考古工作中,取得阶段性重大收获。 据介绍,在面积两万多平方米的遗址区内,共清理出距今4800年至2200年间的2000座房址、墓葬、灰坑、灰沟、窑址,另有近8000个柱洞,还出土了青铜权杖、砭针以及陶器、石器等6000多件随葬品。 如此丰富的遗存,为横断山...
羊耳坡遗址M170陶器组合 自去年8月以来,成昆铁路峨米段扩能工程凉山州境内,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当地文博部门,对22处文物点进行了历时一年的考古发掘。10月11日,省考古院陈苇介绍,本次发掘是安宁河流域最大规模的一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达约2万余平方米,遗存年代绝大部分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秦汉之际,也有少量南诏时期和清代晚期遗存。考古人员发现,清理出的322座房址中,有200多座为地...
对于“起源”的执着,是治史者的基本姿态。就山水画的研究而言,《游春图》、《溪岸图》等作品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们有可能是流传至今最为古老的画作。至于山水画发轫时期的历史,传统上则只能依据文献典籍的记载去追念,而难以落实于图像。这篇小文试图重拾一个老话题——中国山水画的起源,但所依赖的不再是侥幸避过水沉火焚、虫蚀蚁蛀的传世品,而是不断涌现的考古发现。我希望这些卷轴画之外的材料,能够引起绘画史研究者...
大郎城村稻田环绕的2号炮台。南县宣传部 供图 “从卫星地图上看,大郎城这里有一个近似圆形的城圈,村民们说的那些‘炮台’刚好就均匀地分布在这个圆圈上。”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古学主任向桃初10月10日表示,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当地叫“大郎城”的地方极有可能存在古代城址。 近期,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在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涂家台遗址开展考古勘查时,发现涂家台遗址附近原大郎城的九座古炮台,炮台均匀分布在...
这是中国考古学家在肯尼亚纳库鲁郡玛卡里亚瀑布附近采集到的石制品 这是中国考古学家在肯尼亚纳库鲁郡玛卡里亚瀑布附近发现的旧石器地点 中国赴肯尼亚现代人类起源考古队日前在东非大裂谷的调查中发现一处旧石器地点,这是迄今中国考古学家在非洲发现的第一处旧石器地点。旧石器地点位于肯尼亚裂谷地区纳库鲁郡玛卡里亚瀑布附近,这一发现已经肯尼亚国家博物馆考古专家确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