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不少留学生也慕名来拍照。 扬子晚报记者刘浏 摄 极致复古风格深受男士喜爱。 扬子晚报记者刘浏 摄 合影为照相馆三位合伙人:秦剑涛(左)蔡婧星(中)耿卫(右)。 扬子晚报记者刘浏 摄 在南京博物院里,民国馆可以说是人气最旺的展馆之一。在一家挂着“德和照相馆”门牌的店铺里,市民可以拍上一张老照片,剪裁出花纹贴在硬卡纸上。而经营这家照相馆的是三位80后,一个月前他们开始在这里实现着...
鸲(qú)鹆(yù)就是民间说的“八哥”,性好斗。赵佶笔下的三只八哥,两只正在激烈相斗,一只在一旁观战。居于上方的那只八哥似暂获优势,但下面那只不甘示弱,正回头过来用嘴狠啄对方向它伸来的利爪。画作真实地表现了它们之间钩钜相搏、毛血飞洒的激斗情景。南京博物院供图 今年12月26日,南京博物院将联合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共同推出《藏天下:庞莱臣虚斋名画合璧展》,届时被誉为“中国书画第一收藏...
今天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年3月上线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网上纪念馆推出了“网民晒抗战”活动,海内外网友反响热烈,不少网友纷纷将身边的抗战史料、图片上传到纪念馆中。截至11月30日总点击量达到2755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网友上传的历史照片、文物图片等已超过5000张,抗战人物故事、历史事件资料约3500份。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网上纪念馆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首都互联网协会...
为丰富市民文化生活,12月12日至明年3月12日,大连现代博物馆与南京博物院联合举办《大明天下——南京博物院藏明代珍品展》开展,展期90天。 《大明天下》作为中国文物精品展览常年在世界各国巡展,而大连现代博物馆是此展在国内巡回展出的首站。《大明天下——南京博物院藏明代珍品展》为观众呈现小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用品、大到皇宫内奢侈罕见的工艺品,远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外销瓷器、近到皇城庙宇的建筑构件等等...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13日获赠168件(套)文物史料和书画作品,其中包括多件珍贵的南京大屠杀历史铁证。据了解,截至目前,纪念馆在全世界范围内共征集各类藏品15万余件,其中文物达2.5万余件。 此次新获赠的文物来自国内人士与日本友人捐赠,主要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张广胜先生捐赠的5件文物,日本僧人大东仁与一户晃彰捐赠的近10件文物史料。 自2007年以来,张广胜已先后4次向纪念馆捐赠文物...
日军拍摄的南京大屠杀相册内老照片:遇难者尸体堆积如山 日军拍摄的南京大屠杀相册内老照片:日军以砍杀为乐 程瑞芳日记 战犯谷寿夫判决书正本 1938年1月,南京最冷的一天,华东照相馆学徒罗瑾收下了一名日本军官送来的胶卷。洗印时,他赫然发现全是日军对中国人进行大屠杀暴行的照片。出于对侵略者的愤恨,罗瑾冒着生命危险,将其中16张单独洗印成册……兜兜转转,这组照片最终被中国第二历史档...
离“公祭日”的日子越近,来到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参观的人越多。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坐落在安德门大街48号,这里是南京市南部郊区,博物馆在一座民居的顶部,不仔细看很容易错过。馆长吴先斌每天早上8时30分准时坐在办公台前,只要看到有人在馆内驻足时间超过20分钟,他就会上前攀谈,他认为这会是真正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人。 从2006年开始,南京人吴先斌陆续投入3000多万元,建成一座藏品超过37...
今年12月13日是中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8日宣布,耗时一年的海内外文物征集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为南京大屠杀和日军侵华历史又增添了7602件各类文物史料。 这些文物和史料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14个国家,内容涉及南京大屠杀、性暴行、毒气战等日本侵华罪行,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主题。 海外华人赴南京捐赠抗战文物 此次文物主...
夕阳西下,周围居民在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南朝石刻周围散步。这是4日在南京市栖霞区田野文物监控平台上看到的实时画面。栖霞区文化旅游局文物科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保护散落在南京远郊的南朝陵墓石刻、栖霞山千佛岩等国宝级文物,即日起投用了24小时文物监控系统,目前已经有18处市级文保以上的文物处于“千里眼”的保护中了。 今年9月,由于缺乏文物保护意识,位于南京栖霞区的一尊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萧融墓...
近日,南京市委、市政府下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南京国家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明确“南京大屠杀史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目前申遗工作正在进行,多部门将起草编制申遗文本。联合国遗产目录大致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自然双遗产、记忆遗产、口头与非物质遗产、文化景观遗产。其中,“世界记忆遗产”又称“世界记忆工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延伸,旨在抢...
以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为主题的雕塑展9日起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其创作者是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当日的开幕式展出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主题雕塑”之《家破人亡》和《逃难》等代表作品。 这一大型组雕是吴为山于2005年受相关方面之邀创作的,于2007年12月13日落成。整个纪念雕塑由《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呐喊》、《胜利之墙》四个部分组成,表现了劫难中...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8日宣布,耗时一年的海内外文物征集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为南京大屠杀和日军侵华历史又增添了7602件各类文物史料。 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纪念馆公布了7602件新征文物史料,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14个国家,内容涉及南京大屠杀、性暴行、毒气战等日本侵华罪行,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主题。 此次文物主要来自纪念馆年初组织的7个国内...
12月8日,参观者在发布会现场参观新征文物史料。 新华社发 包括大量原始照片、档案和实物 来自中美日英德等14个国家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8日宣布,耗时一年的海内外文物征集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为南京大屠杀和日军侵华历史又增添了7602件各类文物史料。 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纪念馆公布了7602件新征文物史料,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14个国家...
《南京百年城市史》丛书。张可 摄 昨天上午,《南京百年城市史》丛书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由南京市档案局与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合作,利用馆藏档案,由张宪文教授等担任学术指导编写而成。该书共13卷,总计约400万字,全面呈现1912至2012年,百年间南京城的发展变迁与南京人的生活风貌。 校园: 民国南京小学“下午三点后,绝对不得授课” 《南》这套丛书一方面介绍了城市的大发展,一方面关注南京...
2008年5月,联合国官员卡门女士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她参观后提出,“南京大屠杀是二战史上三大惨案之一,如今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和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纪念馆均已被列入世界文化保护遗产,我认为贵馆也应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为什么一名外国人在参观遇难同胞纪念馆时,能够发出“这里理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感叹?而中国人却无人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波兰人和日本人都把自己同胞的遇难地申报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