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3月4日上午,面塑、剪纸、棕编、核雕、火笔画(烙画)、木板水印、内画(鼻烟壶)、吹糖人、吴氏船模,九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项目集体亮相新华书店安徽图书城店三楼。九位非遗大师各显身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放异彩,在为读者们送上一道文化大餐的同时,也让大家零距离感受到了传统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瑰...
订婚:一般由男方托媒向女方提亲,双方依家境相似,门当户对为佳。旧时经双方父母认可后,便用庚帖互换生辰,清算命先生“合八字”,占卜吉凶。 如年度八字相合,即可订婚。正式订婚得“过红书”,又叫“过书子”。男方请媒议聘,女方提出聘礼品种数额后,男方按商定标准,准备聘礼。聘礼多少、质量好坏,由双方家境而定,没有确切规定。“过红书”由男方家选择吉日,先下十封全书给女方家长,再下柬请媒人。是日男家悬灯挂...
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因农历十二月称“腊月”,故名。 “腊八”一过,春节临近,家家户户要从腊八这天起,清扫屋宇灰尘。当天要吃腊八粥,黟县、休宁县北乡一带还晒干豆腐,称“腊八豆腐”。腊八过后,家家开始宰年猪,互相请吃杀猪酒,裹糯米粽,做米,煎油豆腐,炒花生、蚕豆,做芝麻糖、冻米糖等。还要人家将婚嫁活动安排在这一天举行,故有民谣曰:“腊八腊八日子好,多少大姑改大嫂”。 小年夜:农历...
安徽潜山人历来重感情,讲礼节。 乡间宴请,是新朋维系感情的重要方式之一,因而,在宴请中逐步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礼仪。 有接有催。乡间宴请一般都讲究“接”和“催”两个程序。第一次接客,有的写请帖,有的口头邀请,等于提前发个通知,让被请的客人预先做好事务安排,腾出功夫接时出席。第二次为催客,是在临近宴请时进行。主要因为预约的时间长了,再来提个醒,以免客人忘记或记错了;并以此表示宴请的诚意。不履行催...
《尔雅·释亲》称“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 ”古代称举办婚礼为结缡、合卺。俗称结亲、成亲、成婚、完婚、合婚、圆房等。《礼记·昏义》规定婚姻必履行六道程序:“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后演变的主要过程如下: 托媒提亲。俗称“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最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共和国成立后仍存媒人说合之俗,但婚姻自主、自由恋爱占...
陶器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瓷器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独特创造,中国素有“陶国”、“瓷国”之称。据考证,早在八千多年前,我国的先民就有制造陶器的本领,商周时期的青釉器是青瓷的萌芽,称为“原始青瓷”,东汉烧制的青瓷达到了成熟的阶段。陶器和瓷器虽有本质的区别,但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形成的。我国陶瓷的生产和发展,对人类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精湛的制作技巧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在世界上可谓独...
1月15日,安徽省阜阳市公安局阜临路派出所向阜阳市文物局移交了捷克式轻机枪、汉代陶杯、陶盉、金饼等一批文物。 此次移交的捷克式轻机枪是阜临路派出所副所长张明亮、王洪磊与警员张爱文在七渔河一道河桥南侧200米清淤时发现的。由于长期在水里浸泡,除枪管外枪身锈迹斑斑,木质枪托已出现部分腐朽损坏,但枪支整体保存较好,尤其是枪管仍然光亮如新,没有一点锈迹。从锈蚀程度看,此枪至少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
文庙作为纪念和祭祀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重要场所,同时肩负着弘扬读书、教化育人的使命。安徽桐城文庙正是在这一使命下,催生哺育了“桐城派”,而桐城也因“桐城派”三百年的悠久历史吸引着中国读书人问礼朝圣。 近日,记者来到桐城文庙,探寻“桐城派”的文风遗韵。 身临文庙,映入眼帘的是面阔五间的大成殿。殿中央供奉着中国读书人敬仰的至圣先贤——孔子。大殿上方拓印着康熙手书的“万世师表”...
(原标题:夏洪林大师“洪林壶馆”一周开两家,引领紫砂界!) 2017年12月16日、23日,中国传统工艺继承人夏洪林创立的洪林壶馆安徽太和馆、上海馆相继举行揭牌开业。为“洪林壶”品牌的连锁扩张迈出快速的步伐,成为2017年底紫砂界的关注热点。 12月16日揭牌的洪林壶馆安徽太和馆坐落在安徽太和茶文化研究会,洪林壶品牌创始人、中国传统工艺继承人夏洪林先生亲临揭牌。安徽省太...
2007年4月28日,经过6年时间的施工,中国唯一一座清代徽州古建筑艺术博物馆--“清园”,在黄山市徽州区正式向游人开放。 12月21日,记者从安徽省黄山市官方获悉:为使徽州古建筑保护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法律依据,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会议于20日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黄山市徽州古建筑保护条例》的决议。条例将于2018年1月18日起实施。 徽州古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是珍贵...
为大力提升队员灭火救援实战能力和水平,强化队员执勤战备意识,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近日,萧县消防大队积极组织专职队消防队员深入县博物馆开展“六熟悉”和灭火演练工作。 队员们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对该单位内部消防设施、疏散通道、周边水源和重点部位情况进行了全面掌握,并对单位内部固定消防设施、灭火器材进行了检查,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随即,在“六熟悉”的基础上,队员们又假...
7日,安徽黄山风景区发现一处古洞穴。查袁钢摄 中新网黄山12月7日电 (侯晏 刘浩)7日,记者从黄山风景区管委会获悉,当日,该景区工作人员在黄山云谷寺附近发现一处古洞穴。结合现场情况与史料记载对比,该洞穴可能为徐霞客笔下的“仙灯洞”。 据《黄山志》(2008年版)记载:“仙灯洞即仙僧洞,在仙都峰下。从云谷寺去二道岭,约二里可至洞。洞内水滴如雨,试之甘冷。洞畔有圆池,池水甘冽,四时不...
日前,萧县文物部门在该县的庄里乡高庄村发现一座汉代墓葬,经过抢救性发掘,发现墓葬内有考古价值较高的汉代画像石。 墓葬坐落于村东的山坡下,地势较高。墓室长3.9米,宽2.26米,整体呈长方形,两侧用青砖垒成,墓葬前部由门楣石、墓门石组成,石上雕刻有二龙穿三壁、铺首衔环等精美图案,考古人员清理出土5件较为完整的文物,其中汉代画像石3块,陶灶1件,陶仓1件,还有汉代五铢钱、陶仓盖,...
萧县伏羊宴习俗入选安徽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累计入选数宿州第一! 近日,安徽省政府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萧县伏羊宴习俗榜上有名,入选民俗类项目。目前,萧县入选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达8项,数量在宿州四县一区中排名第一。 宿州萧县大地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伏羊文化便是其一,“伏天吃伏羊”在萧县有着悠久历史。2000年夏季,安徽省萧县城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