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地球是怎样形成的?湖北也有恐龙吗?植物是怎么变成煤的?……当孩子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时,你是否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合理的解释?其实,只要带孩子到湖北地质博物馆逛一圈,看看展厅,听听解说,一切就豁然开朗了。 在江城寸土寸金的武广商圈,一栋矗立在路口的白色建筑毫不起眼,普通到连行人都不会驻足看一眼。这座庞然大物不是商场,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 湖北地质博物始建于1956年,经过1987年、...
在历经一年多时间的闭馆后,位于合肥市政务新区怀宁路旁安徽文博园内的安徽地质博物馆终于传来即将开馆的消息。记者昨从省国土厅了解到,该馆预计今年10月重新对社会开放。 昨日下午,安徽地质博物馆西门工作人员进进出出,一派繁忙景象。对博物馆整修布展情况,现场工作人员称正在进行,目前还不便对外透露。 据了解,安徽地质博物馆新馆投资近4亿元,是国内建筑面积和展览面积最大的地质博物馆。 2008...
位于格尔木市盐湖广场的昆仑山地质博物馆主馆主体部分,经过两个多月的建设已全部完工,正在进行最后的布展和墙体装饰,目前布展工作已完成。 昆仑山地质博物馆分为主馆和副馆两部分,主馆设在盐湖广场,副馆设在海拔4300多米的西大滩。博物馆布展工作分成七个大的区域,主要包括地质公园沙盘、博物馆导览、昆仑览胜、沧海桑田巨变、昆仑山的崛起、青藏高原的成长、独特的地质构造、完善的岩浆岩系列、典型的地层剖面...
记者从肥西县旅游局了解到,紫蓬山景区正在建设的紫蓬山地质博物馆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目前正着手布展、设计,有望在年内建成开放。 紫蓬山地质博物馆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整体建筑采用仿唐建筑风格。主体工程完工后,地博馆将通过展板、文字、标本、模型等方式,集中向游客展示公园内主要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及其成因的科学解释、区域地质演化史、科学研究史、矿业开发史、地学发现史等科学知识。 同时,紫...
7月29日,一批台湾亲子团游客在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参观游览。自今年4月份,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免费向全球开放以来,深受广大台湾游客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5月1日至7月28日,该馆共接台湾游客超过5千人。 湖南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是欣赏张家界地貌的核心游览区,是浑然天成、景观最丰富的地质博物馆,被称为张家界地貌科普园地。特别是其中张家界地貌...
近日从紫蓬山管委会获悉,该景区正在建设的紫蓬山地质博物馆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目前正着手布展、设计工作,并有望在年内建成开放。 紫蓬山地质博物馆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整体建筑采用仿唐建筑风格。主体工程完工后,地博馆将通过展板、文字、标本、模型等方式,集中向游客展示公园内主要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及其成因的科学解释、区域地质演化史、科学研究史、矿业开发史、地学发现史等科学知识,进一步提升紫蓬山景...
“为什么开馆才不到一个月就又闭了馆?”连日来,不少市民致电本报编辑部,反映他们赴山西地质博物馆参观时吃“闭门羹”的事情。 今年5月18日,山西地质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日均接待游客高达5000余人次,超出了日接待游客4000人次的设计标准。但让人们颇感意外的是,6月10日至今该馆一直处于关闭状态。 刚开馆就闭馆,个中原因何在?7月15日,该博物馆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电话采访时...
6月15日,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博物馆正在加紧建设中。据了解,该工程占地30亩,建筑面积6900平方米,估算总投资1亿元。博物馆主要有序厅、主展区、会务中心和4D影院构成,设计融合了丹霞地形地貌和丹霞色彩元素,建成后将成为张掖市一座独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科考队队长汪筱林接受专访 6月6日,哈密翼龙重大发现与研究成果发布会新疆哈密地区博物馆正式发布,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新疆哈密科考队通过近十年考察得出的有关哈密翼龙的此项发现,引起国际业界瞩目。 为此,天山网记者特别专访了该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科考队队长汪筱林。 三大首次世界级翼龙考古研究发现 引业界关...
几名尼泊尔游客参观地质博物馆 张家界地质科普游渐成热点 驻足一刻,穿越亿年。6月4日下午,三名来自尼泊尔的游客兴致勃勃地参观地处武陵源核心景区水绕四门的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了解世界罕见的张家界地貌的科普知识。据了解,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渐成科普旅游热点,重新开馆首月接待海内外游客达到5万人次,其中刚过去的端午六一小长假仅5D电影体验馆就接待观众2000人次。 张家界世界地...
湖南平江石牛寨国家地质博物馆效果图。图/平江县国土局提供 今年年底,湖南再添一个国家地质博物馆。5月24日,湖南平江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大门口,一支由数十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施工队开进现场施工。湖南平江县国土资源局局长胡密根透露,石牛寨国家地质博物馆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计划今年年底全面建成并接受国土资源部验收,明年正式对游客开放。 石牛寨地质博物馆位于石牛寨地质公园丹霞迎宾区,为石牛寨地...
据了解,作为山西省社会公益事业 “六大项目”之一的山西地质博物馆,将于本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开馆。开馆后,将成为国土资源国情国策教育,普及矿产资源和地球科学知识的专项博物馆。
4月21日,南京地质博物馆举行系列宣传活动,迎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到来。今年的4月22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
4月9日,“守护远古的生命—《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施行三周年回顾展”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开幕。该展览由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联合主办。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主任汪民、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理事长蔡可军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讲话。 据介绍,本次展览较全面地介绍了《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施行三年来我国在古生物化石的保护管理、科学研究、...
逸夫博物馆全景 关于构建现代型大学博物馆的思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馆长徐世球 国内一流的恐龙展区 大学博物馆是收藏、研究、保护、展示各种重要标本、文物的场所,是高等学校文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重要教育基地。据中国博物馆学会大学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提供的数字,我国高等学校现建有不同规模、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地质地理类、考古类、人文历史...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