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全面了解“5.12”汶川地震遗址遗迹数字化工程的工作进程并确保工程质量,2012年6月19日,省文物局组织召开了地震遗址遗迹数字化工程专家咨询会。来自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信息部副主任沈贵华和技术总监孙学文,南京博物院信息中心主任张小朋,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朱杰、西安十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征等有关专家,以及项目实施方重庆点至科技有限公司和外业作业合作方四川中水成勘院测绘工程有...
近日在沈阳市内北中街清豫亲王多铎王府北侧50米处发现一处清代遗迹,出土的绿釉瓦当被证实是亲王一级才可使用的建筑材料。专家认为,这有可能是消失了300多年的汗王宫,也就是努尔哈赤的早期寝宫。 记者在挖掘现场见到,包括多铎王府和这次清代遗迹的建筑工地已被围挡圈住。这处遗址尚处于刚刚挖掘阶段,相对于多铎王府遗址面积要小,只能见到地面下约1米深的土层里,露出的一段长约3米、高约半米的青砖墙基,青砖间裹...
在大同市左云县管家堡乡附近的一片荒芜之地上,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关于古幽州城的种种传说,但一直未引起世人对这座遗址的关注。 左云县三晋文化研究会经过实地考察,近日证实了该遗址系古幽州城之说。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广大考古专家和学者的重视,当地乡政府将此地列为文物保护范围。 “如果古幽州城遗址得到专家的确认,那么左云县像杨家窑杨业藏尸的传说、鹊儿山焦赞寺焦赞偷杨业尸骨等众多的杨家将传...
被破坏的景观灯一角。 游人随意践踏草坪。 近日,有群众反映开放一年多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路灯频遭游客毁坏,草坪被游客随意踩踏。记者前往现场发现群众反映基本属实,园内保洁员面对采访直斥个别游客素质低,随意丢弃垃圾和踩踏草坪是常有的事,好端端的路灯经常被毁坏的不成样子。 6月9日,记者来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靠近太华路一侧,发现通往公园深处的几条小路上的路灯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仅公园东南角周...
当下中国各地纷纷兴建考古遗址公园。媒体报道称,遗址公园的“样板”大明宫遭遇盈利困局,这也是诸多同类单位将面临的问题。有观点认为,文物部门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应该鼓励企业介入经营开发。而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声音。遗址公园的建设,能做一些开发旅游固然更好。如果有困难,还是不要强求,“不要为旅游而开发”。 近年来,在国家倡导“大遗址保护&...
吉安,素有“江南望郡”和“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 千百年来,吉安形成了数以千计的古村,吉安人以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庐陵文化,谓之吉安之魂,吉安之根。 如今,新农村建设带着现代文明的气息向古村落(遗址)保护走来,吉安人不盲目追“新”,坚持规划先行、保护为重,做到适度开发利用与修缮保护永续相结合,将古村(镇)保...
近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被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领导小组授予2011年“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示范单位”荣誉称号。遗址博物馆作为1997年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在市委、区委宣传部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丰富基地的各项基础设施和科普内容...
古城墙遗址。 “西屏关”石刻遗迹。 昨天来自重庆酉阳县的消息,当地在旅游资源普查工作中,发现一条长约10公里保持完好的“川盐古道”和由30米长的古城墙。 仍有背盐人的痕迹 “川盐古道”和“关隘”位于“酉丁龚”旅游带上丁市镇丁市村7组和厂坝村2组的交汇处,小地名洞溪垭,...
近日在沈阳市内北中街清豫亲王多铎王府北侧50米处发现一处清代遗迹,出土的绿釉瓦当被证实是亲王一级才可使用的建筑材料。专家认为,这有可能是消失了300多年的汗王宫,也就是努尔哈赤的早期寝宫。 记者在挖掘现场见到,包括多铎王府和这次清代遗迹的建筑工地已被围挡圈住。这处遗址尚处于刚刚挖掘阶段,相对于多铎王府遗址面积要小,只能见到地面下约1米深的土层里,露出的一段长约3米、高约半米的青砖墙基,青砖...
届时将展出部分吴庄出土佛造像 日前,记者从河北省临漳县获悉,邺城博物馆相关建设基本完工,邺城博物馆开馆筹备工作正紧张而有条不紊地进行。博物馆定于7月中旬开馆,开馆时间已进入倒计时,届时将展出部分北吴庄出土的佛造像,向人们揭开出土文物的神秘面纱。 据了解,邺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36大遗址之一。为加强对邺城遗址的保护利用,临漳县聘请专家学者历时六年制定了科学完善的《邺城遗址保护总体规...
石井岩洞堡门匾 6月12日,汝城县文物部门在该县马桥乡西览村石子坳山麓,发现一处始建于西晋的古洞堡民防军事遗址——石井岩洞堡。 该洞堡距西览村1.5公里,系利用天然喀斯特溶洞加工成的民防工事。文物部门在马桥乡政府及西览村村民的配合下,对石井岩进行了初步考察。 洞堡洞口被浓密的灌木丛遮盖,较为隐蔽。洞口高约20米、宽约11米,用岩石砌筑的防御城墙工事高约12米、宽约9米...
日前,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文物所在居延遗址新发现一座汉代烽燧,该烽燧位于额济纳旗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防火通道(隔离带)线路11公里处,初步命名为阿德格库秀尔烽燧。 经勘查,阿德格库秀尔烽燧属于甲渠塞列隧北段的一座单体建筑,是汉代边塞军事防御设施。该烽燧由烽火台和坞组成,整体已坍塌损毁,形似土丘,东西14米,南北15米,残高5米。烽火台设在坞的东北角,边长8米,底部1.7米为夯土,上部2.3米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