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文物局组织召开地震遗址遗迹数字化工程专家咨询会

  为全面了解“5.12”汶川地震遗址遗迹数字化工程的工作进程并确保工程质量,2012年6月19日,省文物局组织召开了地震遗址遗迹数字化工程专家咨询会。来自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信息部副主任沈贵华和技术总监孙学文,南京博物院信息中心主任张小朋,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朱杰、西安十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征等有关专家,以及项目实施方重庆点至科技有限公司和外业作业合作方四川中水成勘院测绘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监理方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咨询会上,重庆点至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中水成勘院测绘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有关技术人员展示了项目第一阶段工作内容,着重汇报了项目推进情况、关键性技术方案以及项目技术难点三个方面的内容。与会专家在认真听取项目情况介绍、仔细询问技术问题,耐心讨论技术难点后一致认为:项目前期工作较为深入,方案和技术路线合理,可操作性较强,具备了开展下阶段工作的条件。为确保该工程顺利推进,专家组提出了如下意见:一是各种原始数据应按照合同和国家相应规范要求进行标准化采集、录入,并保证存储的安全;二是在下阶段工作中,项目工作重点应放在I/II类遗址遗迹的数据采集和加工上,同时兼顾遗址遗迹相关人文信息的采集;三是应对I/II类遗址遗迹有针对性地分别建立作业方案;四是项目应结合文物保护工作的具体要求,明确遗址遗迹数字化成果展示方案,根据应用对象和范围,确保基础数据满足不同精度、不同交互方式的使用要求。针对下一阶段工作,赵川荣副局长提出以下要求:一是项目实施方尽快安排人员,会同监理单位再次进行详细地现场查勘,分别对16处I类遗址遗迹和56处II类遗址遗迹建立针对性的作业方案;二是根据项目合同和技术方案的要求,结合专家意见,项目实施方要尽快实施航拍和地面激光扫描工作,确保航拍和地面激光扫描等外业作业的顺利进行。
  项目实施方负责人最后表示,将按照专家意见和领导要求尽快修订完善各项工作方案,严格按合同要求和规范标准履行职责。此次会议的召开,及时解决地震遗址遗迹数字化工程外业作业中的技术难点,对于确保工程质量、顺利推进各项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四川省文物局)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