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加快现代博物馆制度建设、提高博物馆办馆质量、完善扶持政策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国家为什么要大力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非国有博物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本次出台的《意见》有哪些新的举措?国家文物局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确保《意见》的落实落地?近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答记者问时做出回应。 ...
为了积极响应东莞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工作,去年12月,横沥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埠正街首期的修缮工程正式启动,目前工程接近完工。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埠正街首期修缮工程基本完工,工人主要做一些收尾工作。修缮后的文物建筑恢复了原貌,原有的隔楼、木梯、仿古砖重新融入到建筑里面。据了解,整个文物修缮工程在质量监控上把握非常严谨,除了要求以修旧如旧的方式严格按照图纸施工,每月还邀请省级文物专家前来做技...
比算盘还早的计算工具啥样?错金银的战国青铜器到底有多精美?7月20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携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博物院策划举办的“神秘王国——古中山国历史文化展”,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陈列厅开展。 淹没于历史中的神秘中山国 此次展出的文物集合了古中山国考古发现的110组239件精美文物,包含了彰显王权至上的青铜重器、奇巧瑰丽的生活用器、古朴厚重的精美玉器、细致精巧的黑陶明器、造型独特...
近日,北京市收藏爱好者李先生对记者表示,他在5月28日成都举办的一场拍卖会上,以13万元拍得的“名家墨缘方介堪信札十九帧”无一为真。该拍卖会由国有文化单位四川文物总店和云南典藏拍卖集团公司共同举办。对于赝品,两家均表示自己没有责任,并以保密协议为由,称委托方不可以对外公布。(7月19日中国经济网) 通过与权威部门的正品加以对比可以断定,李先生花13万拍得的“文物”是赝品确凿无疑。然而对此天价...
告别熟悉的“岗位”后,胡好玥的未来仍将与文物续缘 今年18岁的胡好玥是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三毕业生,昨日,已经被北京大学自主招生预录取。她的成绩已经够得上多所名校的金融专业,可是她执意要去北大考古专业,并表示“除了北大我不会去读任何的大学,除了考古我不会去读任何的专业”。 成都晚报记者了解到,胡好玥的考古梦始于在博物馆担任小小讲解员的经历。她是四川博物院招收的第一批小小讲解员,从小学四...
遗产编号 ⅳ―29 所属地区 江西·上饶·婺源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要描述 徽剧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戏曲声腔,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境内和江西省婺源县一带。明末清初,乱弹声腔传入安徽,与地方声腔及民间音乐结合,在安庆府的石牌、枞阳、桐城等地形成拨子。乾隆年间,拨子与四平腔脱胎而来的吹腔逐渐融合,形成二簧腔。二簧腔又与湖北西...
遗产编号 ⅳ-55 所属地区 江苏·苏州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苏剧由花鼓滩簧与南词、昆曲合流而成,流行于苏南浙北城乡。其前身苏滩原名对白南词,俗称"打山头",是一种围坐清唱的曲艺形式。由于苏剧在文学、音乐方面都与昆剧有着渊源关系,许多苏剧艺人兼能昆剧,在昆剧衰落时期也有不少昆剧艺人改演苏剧,所以苏剧...
遗产编号 ⅳ―7 所属地区 湖南·常德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湖南省常德市 申报日期 2006 高腔是明代弋阳腔与后来的青阳腔流变派生形成的诸声腔剧种。在几百年的流变过程中,弋阳腔各分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们与各地民间音乐有不同程度的结合,由此形成各地高腔不同的音乐风格。 常德高腔为常德汉剧高、昆、弹三大声腔之一。它是在本地原始祭祀歌舞等乡土音...
遗产编号 ⅳ―8 所属地区 浙江·绍兴·新昌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浙江省新昌县 申报日期 2006 新昌调腔是古老的戏曲声腔之一,又名掉腔、绍兴高调、新昌高腔,以新昌为中心,流布于浙东绍兴、萧山、上虞、余姚、嵊县、宁海等地。它被认为是明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的惟一遗音。清初,新昌调腔进入全盛期,以杭州为中心向四外流布。 新昌调腔剧目丰...
遗产编号 ⅳ―9 所属地区 浙江·宁波·宁海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浙江省宁海县 申报日期 2006 宁海平调是浙江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于新昌调腔的分支,起源于明末清初,以宁海为中心,流行于象山、黄岩、温岭、临海、仙居、天台、奉化等地,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它有《小金钱》、《金牛岭》、《潞安洲》、《天门阵》、《白门楼》、《御笔楼》、《百花赠...
遗产编号 ⅳ―10 所属地区 福建·三明·永安市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福建省永安市 申报日期 2006 永安大腔戏形成于明代中期,是弋阳腔的一个流派,因是“大锣大鼓唱大戏,大嗓子唱高腔”,故称大腔戏。明景泰年间,福建省永安市青水畲族乡丰田村熊氏家族年年派人到江西石城祭祖,并向当地艺人学习弋阳腔,而后结合本地的山歌、小调及道士音乐,创立了大腔戏班。随...
遗产编号 ⅳ―11 所属地区 福建·南平·政和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福建省政和县 申报日期 2006 四平戏又名四评戏、四坪戏、四棚戏、四蓬戏,系由明代中叶流行的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演变而来,嘉靖年间盛行于徽州(安徽省歙县)一带,明末清初传入闽东北大山深处的政和,在政和县杨源乡及屏南县龙潭乡以历史原貌完整地延续至今。 四平戏的传统剧目有《荆...
遗产编号 ⅳ―12 所属地区 重庆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戏剧 申报人/单位 重庆市 申报日期 2006 川剧流行于四川省、重庆市及云南、贵州、湖北省的部分地区,是中国西南部影响最大的地方剧种。它主要有高腔、胡琴、弹戏、昆曲、灯调五种声腔,是明末清初以来中国戏曲声腔剧种演变历史的一个缩影。明末清初,昆曲、弋阳腔、青阳腔、陕西梆子、湖北汉调、徽调等声腔流入四川,乾隆、嘉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