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马家浜遗址位于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新区,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首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马家浜遗址遗址分布面积30000多平方米,保护范围75000平方米,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马家浜文化的发现地,并以其单一的、典型的文化特征,受到考古学界重视,被命名为马家浜文化。 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主体为一层建筑,局部两层。马家浜文化博物馆以“国内一流,国际...
7月11日,浙江省文物局对该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蓝田宫被拆毁案件中的相关责任主体、责任人进行通报并问责,要求对被拆毁的文物原址重建。 据了解,蓝田宫旧名蓝田太阴宫,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蓝田村,占地约400平方米,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间,迄今有800余年历史。古宫历经数百年风雨,失修塌圮,残宇萧寂。清康熙、乾隆年间重建宫宇3间,道光年间拆建前后殿各5间及左右廊和戏台...
日前,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浙江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浙江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工作方案》全文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全面...
7月20日,首届“摄影家眼中的良渚文化”摄影大赛在良管委(指挥部)启动,大赛邀请全国所有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聚焦良渚遗址,用镜头展现良渚文化。 启动仪式结束后,摄影家们前往良渚博物院、莫角山遗址等地进行采风,为大赛发散思维,出谋划策。据悉,摄影大赛由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杭州市余杭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杭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杭州市摄影家协会支持,杭州市余杭区摄影家协会承办。摄影作品...
近日,浙江省文物鉴定审核办公室完成了保国寺馆藏文物的等级认定工作,经专家现场鉴定和细致审查,我馆申请定级的馆藏文物中有19套40件被确定为珍贵文物,其中二级文物1套16件、三级文物18套24件,这标志着我馆文物藏品管理工作取得突破性发展,实现了馆藏珍贵文物的零突破。 2016年12月底,我馆顺利完成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基本厘清了馆藏文物家底,建立健全了文物保管体系。为了促进一普成...
2017年7月21日下午,第五届中华砚文化高峰论坛在长春市彭祖述艺术馆成功举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希清,全国政协委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联合会名誉会长刘红军,联合会名誉副会长张维业、联合会顾问杨斌,执行会长唐本高、常务副会长刘克唐等领导,吉林省白山市副市长许继清、吉林省文化厅文化产业处处长朱红、白山市江源区副区长张晓霞等领导,吉林省及全国的砚界专家、学者、雕刻家、制砚厂家代表、爱...
联合会代表团参观吉林八吉工美集团 座谈会现场 7月22日上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希清,砚文化联合会名誉会长刘红军、名誉副会长张维业,联合会顾问杨斌、执行会长唐本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常务副会长刘克唐,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副会长石飚,副会长冯明跃,荣誉会长王习则、荣誉副会长孙举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专委会顾问张庆明、王祖伟、曹加勇,联合会专委会委员华慈祥、陈国源等一...
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发生较为严重的强降水并引发了洪涝、风雹、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使部分文物遭受损失,严重威胁文物及人员安全。为确保汛期文物安全,国家文物局于日前下发《关于做好汛期文物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各文博单位要充分认识到汛期文物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将汛期防灾减灾列为工作重点之一,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文物安全。切实增强安全预...
中国文字博物馆近日发布公告,征集破译未释读甲骨文的研究成果,经过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单字奖励10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作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 待破译的甲骨文 记者了解到,这笔奖金并不好拿。凡属主观臆测、缺乏科学依据的成果,一律不予参评。专家表示,目前甲骨文破译工作正处在一个瓶颈期,破译一个字都是“攻坚战”,但是随着新技术的...
7月18日,绍兴市文物管理局组织开展了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培训。邀请绍兴市消防支队防火处的吕炜烽作“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知识”专题讲座。绍兴市区未开放古建筑文保单位业余文保员、居(村)民和相关古建筑管理人员共120余人参加培训。 讲座围绕“消防安全特点、责任及消防工作制度和检查要点、灭火器材的操作”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讲述,用血的事实、生动的例子直观展现了火灾的危害性。同时,根据文物古建筑火灾“燃烧强...
为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谋划我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把大运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精神,进一步做好大运河(宁波段)的保护和开发,提升宁波的文化竞争力和城市品牌,7月13日,大运河(宁波段)遗产管理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由宁波市发改委组织召开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宁波专题启动会议。 会议由宁波市发改委主持召开,宁波市交通委、宁波市住建委、宁波市文广新局、宁波市水利局、宁波市环保局...
据温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资料,温州鹿城区辖区范围共登录517处不可移动文物,列入文保单位、文保点的93处,保持三普时原貌的236处,拆毁或者重建的62处,部分损毁或者改动的31处,确认列入城中村范围的有44处。2016年以来,温州市开始实行“大拆大整”专项行动,鹿城区在快速推进过程中,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面临着诸多难题。 根据温州市“大拆大整”及城中村改造工作的要求,市文保所积极开展鹿城...
为进一步弘扬传播文物保护知识,杭州余杭区文广新局联合《余杭晨报》、余杭新闻网于6月至7月共同举办了余杭区文物保护知识竞赛。 本次竞赛题目内容丰富,包括世界遗产知识、文物保护政策法规、余杭区历史文物常识。此外,结合当前余杭文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设置了关于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良渚古城遗址申遗,以及拆违治危、美丽乡村建设中如何保护文物等内容的题目。竞赛方式灵活多样,市民们可通过报纸、网站、...
彭祖述艺术馆开馆仪式现场 长春市文广新局局长张鸣雨先生主持开幕仪式 7月21日上午10时,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长春市人民政府吉林省文史研究馆共同主办的“彭祖述艺术馆开馆仪式暨中华砚文化展览开幕式”在长春彭祖述艺术馆隆重举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希清,全国政协委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联合会名誉会长刘红军,执行会长唐本高,吉林省委原书记王云坤、吉林省政协主席黄...
7月19日,记者自金昌市了解到,甘肃省文物局日前决定开展金川三角城遗址出土文物移交工作,近日将1300余件(套)文物分别移交金昌市博物馆、金川区博物馆收藏。这就标志着,金川三角城遗址出土文物在面世36年之后,即将回到她的“故乡”——金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