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年,瓷器拍卖市场有越来越多的亿元藏品诞生,其中的天价藏品大多都是明清官窑精品,明清瓷器一直以来都是是国内首创市场的主流收藏种类,不管是拍卖会上还是收藏市场上,或是相对的收藏数量以及市场价值,明清时期的瓷器都是稳居中国陶瓷收藏市场的前列。如今年的春拍上引起轰动以及极大关注的大明成化鸡缸杯,也是一举再创新记录。 为什么明清瓷器如何的受收藏家的青睐呢?明清时期瓷器的行情是否还会持续的走高?...
乾隆一朝在清代历史上非常重要。经过了康熙、雍正两朝的励精图治,乾隆时期政治清明,国泰民安。乾隆瓷器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奢华,其品种实际上不止文献中记载的57种,而是要多得多,有很多品种是在试验当中,有的品种今天偶然可以看到。我们熟知的品种,比如青花、粉彩、斗彩以及各种颜色釉,在乾隆时期都做得炉火纯青。 冬青釉的颜色是造出来的,在自然中看不到 这是一个清乾隆年间豆青釉的方瓶,也叫...
两周前,记者专访了研究古陶瓷收藏与市场二十多年的着名古陶瓷收藏家、鉴赏家楼钢,他分析认为,今年或未来三年内古玩市场向好;高古瓷走向明朗,明清瓷或有波折。刚刚结束的佳士得春拍中,古陶瓷拍卖的走向与这一判断基本相符,那么这是不是预示着明清瓷器的市场即将回落?有意进入高古瓷收藏行列的新入门者又要注意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再次请楼钢展开了进一步的分析。他认为:未来对明清瓷器的投入要更加谨慎,而古陶瓷则...
之前播放《大河儿女》剧情中,贺焰生妙手“种”出宋代钧瓷。看了电视剧的“瓷迷”是否也在疑惑,难道钧瓷做旧真的就这么容易?东方今报记者独家专访中国陶瓷协会理事、资深陶瓷推广人郭广新,为您揭秘钧瓷“做旧”的各种玄机。 钧瓷“做旧” 自古就有 剧中,贺焰生为了阻止加藤正人和邓绍光,从“大宋官窑秘图”上,推断出宋钧官窑遗址的位置。贺焰生在自家地里,“种”上“宋瓷”。小小钧瓷残片,一下...
高温颜色釉是陶瓷重要的装饰材料之一,是以金属氧化物和天然矿石为着色剂,装饰在陶瓷坯体上,经过1300度以上高温烧成的陶瓷作品。 20世纪80年代,中国陶瓷装饰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装饰形式上以青花釉里红、粉彩、古彩为主,并呈现大发展大繁荣之势,而高温颜色釉作为传统陶瓷重要的装饰形式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其在清代乾隆年间已经成为当时陶瓷装饰的主流之一,但是自清末以后,陶瓷绘...
作为制瓷、配釉世家的后人,叶小春回忆道,上世纪80年代,国营老厂主要做日用瓷,改制后才开始做艺术瓷。许多工艺师开始单飞,从以往的“规定动作”变成“自选动作”,有心的人都到处去看展览或跟各界前辈学习。“例如冰裂纹一度失传,我从2001年起开始恢复它,希望能达到并超越前贤的成就。”他表示,对于青瓷来说,釉的配置很重要,如果配置不好的话裂纹效果就出不来。“原材料对发色的效果影响很大,找不到好原料也是巧妇...
现在很多收藏者及鉴定家都将古瓷上相同图案的是否一致作为判断瓷器真伪的重要依据。 众所周知,古代是技师用人工在瓷器上作画。技师按照技术高低又分高级画师,中级画师,普通画师,学徒。 高级画师是在皇室,达官贵人定制的瓷器上作画。中级画师是在商贾定制的瓷器上作画。普通画师是在出售给普通市民生活用瓷器上作画。学徒则是在烧窑时放在窑中最差位置用来作为中途拿出观察烧窑情况的瓷器(俗称照子...
古汉语中“狮”、“师”同音通假,旧时借狮喻师,以示吉祥。因此人们常以狮子图案来祝福他人官运亨通、飞黄腾达、事事如意。 狮子形象在汉代已经出现,到唐代已较多使用。但民间大量见到真实活物,是从明代开始。明代画家王绂《友石集》有《狮子诗》云 “西域狮子进神京,粲粲金毛映日明。幸际盛时亲睹此,绝胜前史但悉名。”在明代的对外关系中,中亚、西亚地区以狮子为“贡献”的交往显得格外突出。朱氏皇帝相继从...
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宫廷鎏金茶碾 巩县窑唐白瓷茶碾 在唐代,人们饮用茶类主要以饼茶为主,饮茶前需要先将饼茶碾成细末,方可煎茶,否则很难将茶汁煎出来。茶碾的作用,就是将饼茶碾成细末,是煎茶用的一种器具。 这件巩县窑唐白瓷茶碾,由碾槽,碾轴两部分组合而成。此器长24.2厘米,宽4.1厘米,深2.8厘米。碾槽整体呈长方形,中部有一窄长弧形的沟槽,碾茶时能使碾轴在沟槽内来回...
7月8日,摩诃池遗址发掘出了两段分别为70米、45米的城壕(圈中)。 “摩诃池杜甫陆游在这儿泛舟吟诗”后续 @华西都市报:今年5月,成都体育中心南侧考古区发掘出摩诃池遗址。7月8日,摩诃池遗址旁又发掘出了两段分别为70米、45米的红砂石墙壁,初步推测为蜀王府内河道旁的城壕,年代大约在明初。城壕内出土了景德镇官窑烧制的青花瓷器,上有龙纹和凤纹,应为蜀王府之物。随着考古发掘的深...
白釉黑彩蹴鞠图瓷枕,宋代,瓷器,长29.5厘米,宽19.5厘米,高10.50厘米,河南博物院征集。 白釉黑彩蹴鞠图瓷枕为八角形,枕面绘黑彩开光童子蹴鞠图,四壁绘黑彩缠枝花叶纹一周。图中童子头梳双丫辫,上身穿左衽剪领窄袖花衣,下着肥腿长裤,腰系缎带。双臂外张,收藏袖内,上身前躬。左脚着地,右脚抬起,正全神贯注地将球踢起。底部印“张家造”三字。
王大凡,男(1888年—1961年),名堃,号希平居士,又号黟山樵子,斋名希平草庐,中国陶瓷美术大师。王大凡为儒商后裔,纵观王大凡一生的创作,其瓷艺“文人画”的风格和追求,均以“雅俗共赏”贯穿。在“珠山八友”的十位画家中,除王琦属大写意外,其他均为兼工带写、婉约内敛的小写意,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理念,就是所谓的“雅俗共赏”。近期,深圳御宝轩正在展出一件王大凡的《渊明爱菊》粉彩瓷板画,此板画就是“...
“大河之上,天地之中,窑变一幅画,千年丹青难描它,红若胭脂青如翠,都是情牵挂。” 这首描绘瑰丽钧瓷的歌曲是宋祖英为电视连续剧《大河儿女》演唱的主题曲。随着歌曲的流传和剧集的热播,以及由此引出的精彩传奇,在牵动观众心弦的同时,让历史悠久的钧瓷再度走入人们的视线。 在中国陶瓷大家庭中,钧瓷是颇有特色的一种。比较其他陶瓷品种,“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不但让它很早便脱颖而...
北宋(公元961-1134年) 1963年河南省禹县出土 高13、口径14.3厘米 炉之内外均施天兰色釉,炉内有对称的三块未施釉,乃其内套烧小件器物所致。釉质晶莹,釉色纯正。
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 1971年河南省安阳县范粹墓出土 高22厘米、口径6.8厘米、底径7厘米 侈口,细长颈,鼓腹,浅圈足。通体施微泛淡黄色的白釉,腹之一侧挂翠绿色彩带。釉质细腻明亮,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白瓷器和加彩瓷器。白瓷和加彩瓷的产生,改变了以往的单一色调,为以后的彩瓷产生奠定了基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