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钧瓷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那里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有 “ 南山煤,西山釉,东山瓷土处处有 ” 之传说。据实践,生产钧瓷如果离开这些条件,在任何国家都不会成功。 钧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汝、官、哥、定诸窑并驾齐驱。钧瓷造型端庄,窑变美妙,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又为诸窑之冠。 钧窑创烧于唐,兴盛于宋,复烧于金元,延至明清仍继续仿制,历经千年而盛烧不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
乾隆后期的器体造型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继续沿用乾隆前期珐琅彩瓷时的造型,例如蒜头瓶、胆瓶等;一种是乾隆后期创新使用的新颖器型,例如葫芦瓶、长颈瓶等。 器型变化其实是瓷胎造型变化,由于珐琅彩瓷几乎皆为观赏瓷,因此在设计造型方面可以全力追求别致新颖,不似日用瓷那样煞费苦心的考虑过多使用中的实际问题。在仅考虑制瓷的技术工艺下,景德镇御厂基本可以无所顾忌的按照内务府所发的既定器型制作瓷胎。 ...
清康熙青花婴戏图盖碗 凡仿品有两种:一是旧仿旧,一是新仿旧。旧仿旧毕竟是一种文物,而新仿旧就是新瓷器了。如果它带有欺骗牟利的性质,就是赝品或假货。古陶瓷鉴定的4个方法(辨真伪、断年代、定窑口、评价值),同样适用于鉴定青花瓷器,如果是没有新仿品或只存在旧仿旧的器物,其主要任务在断年代和定窑口。如果新仿旧的器物存在,其主要任务是辨真伪。在旧仿旧这个问题上,我国陶瓷界的专家经过不断研究,已使历代...
龙纹是陶瓷器装饰的传统纹样之一,最早出现在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器物上,彩绘蟠龙纹陶盆是最富有特征的器物。此时龙纹可能是氏族、部落的标志,与氏族图腾崇拜有关。在二里头文化早期(夏文化)陶器上,有浅刻的龙纹。商代前期与中期灰陶器及白陶器上,流行夔纹。夔为一脚的龙,习称夔龙纹。西周印纹硬陶上,尚有夔龙纹。战国及汉代彩绘陶上出现龙凤纹和蟠虺亦是龙的一种。南朝晚期至唐代,龙多作堆贴、捏塑在器物上。而作为...
说起我国老窑瓷器,人们往往首推宋时五大名窑,即汝官钧定哥。起始于北宋的龙泉青瓷,似乎品级要低一等。其实,优质的龙泉古瓷,从古至今,历来受到收藏家的青睐。 龙泉窑位于浙江南部龙泉地区,与福建毗邻。汉代开始,已经有瓷窑,但真正让世人认可的是北宋时的青瓷。龙泉瓷是以地域而命名,以后便相沿袭。 龙泉窑自宋至清800余年的烧造历史中,不同历史时期都有着鲜明的时代风格,南宋的龙泉窑更以...
数千件明洪武年间景德镇的瓷片在挖掘机下出土,其中最为耀眼的就是釉里红。虽然都是残片,但一点也不影响它的珍贵价值。釉里红,这种稀少的瓷器品种开始不断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以其卓然大气的风范,成为瓷器收藏中真正的贵族。 釉里红的最大特点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它是以铜为着色剂,在白胎上直接绘制各种图案纹饰,在上面施一层釉,铜在高温还原焰中发出了红色,所以名叫“釉里红” 釉里红瓷创...
古代有些窑口的胎土较粗或胎色较深,为了使器物表面平滑白洁和颜色变浅,在胎体上先敷一层细白瓷土,然后施釉烧制,这层白色浆土称化妆土,也称化妆釉和护胎釉。 化妆土工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窑口)特征,对其观察和分析有助于古瓷的断代和辨伪。 六朝青瓷中已开始应用化妆土工艺,婺州窑位于浙江金华一带,当地所产胎土含铁量高,烧成后胎色深灰或深紫。西晋起,婺州窑采用纯净的瓷土涂抹胎表...
中国古瓷上的花纹图案样来源于中华民族的历代文化,也代表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其构成有儒家的、佛教的和道教 的,以及一些世俗的东西,都融合在一起了。作为一个鉴定者对图案的一些寓意都看不明白,说不清楚,也是一大遗憾。因此对瓷器上的图案标记作一简释,对鉴定 者来说,亦是有所裨益的。 1.龙凤呈样 图案为一龙一凤。 龙的传说很多,记载的文献也多,但将龙和帝王联系起来的是司马迁的《史记》,《...
50多年前,人们对元代青花瓷器还知之甚少。自从美国学者波普博士以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至正十一年款”青花龙纹象耳瓶(原北京智化寺旧藏)为依据,对照伊朗阿特别尔寺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元代青花瓷器发表了两本研究报告后,才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近30年来,随着国内外研究、收藏元代青花瓷器热潮的不断升温,其市场价位已今非昔比,动辄就要千万元之巨。而后,有国内古陶瓷界专家提出,要将青花瓷定为中国“国瓷”,以...
汝瓷是我国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瓷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瓷始烧于唐,兴盛于北宋(公元1086-1106年的二十年间),因专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亦称“汝官瓷”。汝瓷 制作工艺精湛,用料考究,配方独特,烧成技艺高超,由于铁还原达到了最佳效果,超越了当时所有的窑口,是中国青瓷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创举。北宋后期,由于宋金战乱而失传。元以来,历代仿烧不断均难成功...
清代沉船“小白礁号”在象山发掘完成,本报记者登上工作船先睹为快 145件新出水文物,一半是青花瓷碗 14米长主龙骨,16个壮汉都抬不动 沉船被誉为“古代造船技术中西合璧首例实证”,复原需8到10年 13日清晨,象山石浦港码头,微风习习,薄雾弥漫。 宁波象山“小白礁号”发掘主工作船“满洋2004”号静静地停靠在象山石浦码头,船上的水下考古人员和打捞人员们虽然被晒黑了许多,但每个人都面带成功...
日前,“瓷韵心声——八家瓷画精品展”在武汉文联艺术馆开幕,共展出王怀俊、侯一波、王怀治等八位全国知名瓷画艺术家的40余件艺术精品。 瓷画又称瓷版画,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清朝中期,瓷画艺人把纸绢上的中国画移植到瓷器上,经纯手工绘制后高温烧制而成,瓷板画开始盛行。这种具有浓厚的赣文化元素和民族风格的艺术作品,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长期以来,瓷画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
匆匆赶到距法兰克福约30公里外一个小镇上,拐了两个弯就看见一个仿北海的琉璃九龙壁,旁边一座独栋的房子,朱奎从房子后面迎了出来。 带着记者来到房子后面的花园,朱奎接着在空地上烤肉。一会就张罗着吃饭,夫人嗔怪:“手指甲摆弄炭都弄黑了。” 初次见到朱奎的人,恐怕很难将烤肉大厨的形象同收藏家和童话作家联系起来。但朱奎这位老北京的话匣子一打开,很快就谈到童话,也说起了收藏。关于这两个...
我固执地认为东山,娥江,越窑,是上虞3个最具象征意义的文化标志。 东山因谢安而名,娥江因曹娥而名,越窑因青瓷而名。东山在中国历史政治坐标上独树一帜,青瓷在中国历史文化坐标上独占鳌头,娥江呢,则是承载东山和青瓷的母亲河。 6月中旬,我随浙江知名作家“看上虞”一行来到上浦,不想这个不足90平方公里的上浦镇,竟将这3个最具象征意义的文化标志毫不客气地囊括其中。更确切地说,囊括在方...
民国时期(1911--1949)瓷器生产,不论从数量和质量都不如从前了。总的看来,1840年(道光二十年)雅片战争以后,由于我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陶瓷工艺也同其它经济,文化事业一样,随着国势之日衰,而逐渐走向下坡。所以在瓷业生产方面,不但没有什么发展和创新,反而日益萧条。在民国初期,袁世凯称帝,为了效仿封建王朝,在江西景德镇建立了御窑厂,派郭世五监督窑务,他本人是古代传统瓷器爱好者,但因为时间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