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西夏国是北宋初期由党项族建立的政权。西夏瓷,同神秘的西夏古王国一样,人们对其知之甚少。根据笔者能查到有关西夏瓷的典型实物资料约有10余件,器型主要有:折肩、圆肩梅瓶,有系和无系瓮,有系和无系罐,双系扁瓶,碗等。釉色以白、黑、褐色为主。装饰以剔刻、绘彩、印花为主,其中剔刻主要有以剔刻釉和剔刻化妆土为主。本文所介绍的是一件西夏茄紫釉剔刻花双系瓶,意在引起同好的共鸣。 该瓶如图所示,笔者定名...
麒麟,为古时象征祥瑞之兽,青花瓷器上的麒麟图案最早出现在元代,发展到明代早期时更为普遍。永乐和宣德时期的大罐、盘、碟等瓷器上,常见形态多姿、粗细各异的麒麟图案,并一直延续到清代初期。 麒麟纹饰在明代的官窑和民窑瓷器上均能见到,尤以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瓷器上的形象最为丰富生动。这一时期内麒麟形象仍能看出从元代发展演变而来的痕迹。或立或卧,或奔或坐,图案构图由繁密走向疏朗,用笔风格由工细过渡为...
大多数陶瓷厂对废瓷片的处理,不是非常便宜的卖掉(一吨20元左右);就是作为垃圾处理掉。本人针对这种情况,对废瓷片的再利用作了充分的研究,经过多次反复的试验,发现废瓷片(尤其是白瓷片)是一种非常好的陶瓷原料,因为废瓷片气体含量极少,不含有机物等等特点,对泥釉的质量都有所提高。下面就废瓷片在泥釉料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介绍给同行参考。 一、废瓷片在泥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1.在泥中加...
本文的目的在于说明康熙瓷器与光绪瓷器的几点不同。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康熙瓷器被公认为清代瓷器之首,康熙一朝历经61年,是清代鼎盛时期,经济文化空前发展,就瓷器而言,无论胎质、制作工艺、画工等诸多方面都十分讲究。所以康熙瓷器历来被收藏者视为珍品。光绪在晚清时代,相对比较强盛,有&xqypic光绪中兴&xqypic之说,出于多种原因,光绪仿制康熙瓷器的现象多有出现,好者几可...
元青花的工艺建立在新的技术前提下。胎釉、青花、绘画、制作,烧制诸方面都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的科学水平,以下诸种特征是识别元青花瓷的必要依据。 (一)元代青花瓷的胎体特征 景德镇瓷用料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唐五代时,瓷胎由单一的瓷石构成,宋末元初起,发明了瓷石掺合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有些原料中高岭土达20%。二元配方使瓷胎中三氧化二铝(AL2O3)的含量得以提高,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瓷...
高古瓷器的装饰手法多种多样,发展至宋代更是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磁州窑系作为宋金时期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装饰风格与手法异彩纷呈,白底黑彩、剔刻花、珍珠地划花等装饰手法创造出了灿烂夺目的古代陶瓷艺术新境界。在众多的磁州窑系装饰手法当中,黑白花是最为显着的品种,艺术风格独树一帜。 这件黑白花钵圆唇敛口,鼓腹斜收至圈足。周身刷化妆土施透明釉,器身腹壁黑花四开窗内书“酒色财气”四字,字体豪放,...
晚明至清乾隆(16-18 )世纪是景德镇窑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景德镇外销瓷生产的黄金时代。在这近300年间,遗留下大量的窑业遗存和传世陶瓷,中外文献中业屡有记载,这些资料为我们了解景德镇制瓷业的历史,研究l6一18世纪中国与欧洲、东南亚诸国的经济、技术、文化交流,提供了翔实的证据。 一、景德镇明代后期至乾隆的窑业遗存及其分期 综观景德镇的古代窑址,从五代至明末,窑址由少增...
时间:2014年7月29日至8月31日 地点:长沙市博物馆 由长沙市博物馆自主策划并与长沙窑研究会联合举办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明珠——‘黑石号’沉船唐代长沙窑瓷器展”将于2014年7月29日至8月31日在长沙市博物馆展出。展览精选了长沙市博物馆馆藏的长沙窑遗址出土文物和长沙窑研究会收藏的从国外购买的“黑石号”沉船出水长沙窑瓷器150余件,是国内首次关于“黑石号”上长沙窑瓷器的...
明代王世懋的《窥天外乘》记载“永乐、宣德间……以苏麻离青为饰。”而成书于万历19年(1591年)的《遵生八笺》也提到:“宣窑之青,乃苏渤泥青。”这里的“苏麻离青”和“苏渤泥青”虽音译不同,但不难推断所指的为同一物——苏麻离青。 苏麻离青,又称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简称“苏料”。有学者研究认为这一名称的由来是来自波斯语“苏来曼”的译音。也有另一种说法是,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是...
当代瓷器《海棠观雀》笔筒 当代瓷器《本空若怡系列8》 菲利普是一位美国艺术家,2012年我与他夫人何善颖教授在纽约的一场中国近现代艺术陶瓷展览中结识,这是中国近现代陶瓷艺术在美国的首次亮相,并且出乎意料地在美国上流社会以及博物馆、策展圈得到关注和重视。 一次机缘巧合,在景德镇再次遇到他们夫妇,菲利普已经在景德镇置办下一间小工作室,在纽约与景德镇之间游走,在纸面绘画与陶...
御宝轩展出冰梅青花瓷枕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一般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青花瓷源起于唐代,经由元、明、清三朝代发展,清朝康熙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到如今青花瓷已经成为收藏市场炙手可热的藏品。一件2.3亿元天价元代青花瓷...
高:3.7cm 口径:8.2cm 底径:3.5cm 斗彩又称“逗彩”,因瓷器釉上釉下色彩斗艳争奇而得名,斗彩瓷器是明、清彩瓷中名贵品种之一。瓷器的斗彩制法是从青花和釉上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釉下青花的蓝色与釉上红、黄、紫、绿等深浅不同的颜色,相互配合组成画面纹饰。明成化年间,“斗彩”技艺已经非常成熟,传世明代成化斗彩瓷器以小件杯、碗为主。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高烧银烛、锦灰堆、高士、娃...
创烧于唐初的耀州窑,到五代出现了青瓷的第一个高峰。且不论其典雅的造型,单是那天青色的釉,就有夺魄摄魄的诱 惑力,被学者誉为。“最美的青瓷”。就釉的美感而言,五代耀州天青釉在当时国内各窑口中处于领先地位。学术界关于五代耀州青瓷就是柴窑器的研讨还在继续,尚无定论。收藏界人们也在密切关注着这场讨论。由于五代耀州青瓷史无记述,而窑址发掘也隔时较近,如今,一块天青釉残片也极不易得。
龙霄飞,1970年生,山西清徐人。1994年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学院(北京大学分校)历史系文博专业毕业,2002—200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生班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2004年赴英国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Victoria & Albert Museum)和不列颠博物院(The British Museum)工作进修。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首都博物馆从事历史文物、北京史地以及博物馆展览、...
女,1969年7月出生,汉族,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硕士研究生,副研究馆员。曾就职于北京市文物公司,现在首都博物馆宣传与资讯部工作。中国古陶瓷学会理事,中国海交史研究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古陶瓷研究。2010年被聘为北京市评标专家。 个人专业工作经历: 2003年参与由北京市文物局主编的《北京市文物精粹大系?陶瓷卷》(上、下)的文物词条撰写及部分英文翻译工作。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