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汉代瓷器绿釉瓷居多,也就是青瓷,与原始瓷器的区别如下 绿釉瓷 绿釉含氧化铜的石灰釉,在还原气氛中呈红色,在氧化气氛中则呈绿色。我国传统的绿釉和绿彩都是以铜作着色剂,属于铜绿釉。 我国在汉代就已用铜作着色剂烧铅绿釉,宋时瓷器上的绿釉已较普遍。但是,在明代孔雀绿烧成熟以前,所有的绿釉都呈深暗青绿色,没有达到亮翠的程度。所以,成功的绿釉都是明清时期的产品。如高温绿釉中的郎窑绿,苹...
时至今日,存世的唐代宫廷用瓷已少之又少,完整器更如凤毛麟角,甚至连拥有一片铭刻唐代宫廷铭款的瓷器标本也属奢望。本文披露一批西安民间收藏的唐代宫廷生活用瓷的残片标本,它们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唐代宫廷用瓷所蕴涵的时代信息。 “窑工刻款”与宫廷“玉工刻款” 唐代,我国瓷器制造技术已达相当水平,其中河北邢窑制造的白瓷细白如雪,浙江越窑生产的青瓷青翠如玉,两瓷窑的产品成为唐代宫廷的主要生...
1、土沁 土沁味道和土沁痕迹是鉴定川滇古陶瓷的要点之一。明末清初,吴三桂和张献忠之乱使川滇陶瓷的生产和流传遭到致命打击。张献忠屠川后,成都平原曾经荒无人烟,野兽出没,现在的四川人多为“湖广填川”而来;云南陶瓷器本就多为冥器,吴三桂之乱使原本就不多的实用器基本损毁,故川滇古陶瓷大多为出土器。由于川滇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潮湿,所以出土的陶瓷土腥味特浓,且有阴寒之气,与北方淡淡的干燥土味不同,...
盖罐,配有盖的罐。新石器时代有的陶罐上已配有专用盖,如甘肃武威皇娘娘台出土齐家文化盖罐,盖的形式似倒置敞口碗。1955年江苏南京赵士岗出土的红陶人物飞鸟罐,盖似倒置直墙洗。南北朝时期比较注重盖钮的装饰,如1965年出土于江苏句容张庙的青釉覆莲罐,盖呈伞状,钮作方莲瓣式。宋以后盖钮的装饰比较丰富,有狮钮、玉兔钮、塔式钮、宝珠式钮等。 五联罐,五罐相联的一种罐形,是流行于东汉时期的陪葬冥器...
素三彩,瓷器釉彩名,在未上釉的素胎上,施以绿、黄、茄紫三色而烧成。始于明正德年间,清康熙时继续烧制。素三彩在陶瓷发展历史上并没有像青花瓷那样风行,如今也并非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常见品,但是其特有的工艺特色,却深受一些藏家推崇。 素三彩之“素” 陶瓷界将“素三彩瓷”定义为瓷器釉上彩品种之一,是以黄、绿、紫三色为主的瓷器。其实并不限于此三色,但不用红色。素三彩中的“素”有两种含意...
日本陶瓷掠影 事实就和我们臆测的相差无几,日本的瓷器发展受到了中国的巨大影响,当然一些更直接的影响则来源于当时高丽。但是它依旧有其很独特的一面,一方面它有闻名于世古朴,另一方它有你想象不到的工细繁琐和艳俗。 陶器vs瓷器 日本的陶瓷历史或许可以讲很久,但是单拿出瓷器来讲,无论怎么算都只是有500多年的历史。相较中国在东汉时代就出现了真正的青瓷,日本的瓷器历史可以...
长石釉就是用长石替代草木灰做熔剂配制的釉料,属透明釉的一种。它也是在清代晚期由欧美传入中国的制釉新方法。其特点是釉面硬度高,光亮透明,有柔和感,烧成范围宽,高温黏度大,不易流淌,发色均匀,原料来源广,化学成分稳定,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传统灰釉、石灰釉与长石釉比较,其缺点是烧成范围较窄,高温黏度较小,流动性大,原料来源复杂,化学稳定性差。 中国古陶瓷研究界的许多学者认为,早在唐宋时期中...
景德镇从元代就开始生产青花和釉里红瓷器,到明代,景德镇青花已发展成为全国瓷器生产的主流。景德镇青花和釉里红瓷器以其工艺精良、装饰典雅、造型优美而深得上至皇宫贵族,下及平民百姓的普遍喜爱。一些热衷于元、明时期景德镇青花和釉里红收藏的朋友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即怎样看待露胎部分产生“火石红”现象的问题。 一些瓷器鉴定书籍和陶瓷鉴定专家在讲到这一时期景德镇青花和釉里红瓷器的断代问题时,常把露胎部...
青花楼台松鼠纹茶盏(杯)高:3.3cm 口径:6.3cm 底径:3cm(底托)高:1.5cm口径:10cm 底径:5cm 青花花卉纹茶盏(杯)高:3.5cm 口径:6.5cm 底径:2.7cm(底托)高:1.7cm 口径:11cm 底径:5.5cm 海捞瓷,顾名思义,是指从海底打捞上来的瓷器。海捞瓷作为中国历史上外销瓷的一个重要分类,最早在国际市场上走俏。中国明朝末年,瓷器大量出口...
从事古代陶瓷器的鉴定和研究工作30年。现为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江苏站责任鉴定员(古陶瓷),南京博物院鉴定征集部研究员。是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南京大学兼职教授。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1983年国家文物局华东文物培训中心(扬州)“首期古陶瓷鉴定学习班”结业。1994年——1995年参加省文化厅组织的馆藏文物评审鉴定组工作,对全省各博...
继发现隋朝“摩诃池”和唐代官衙之后,成都市考古队近日在成都体育中心工地的抢救性发掘工作中,新发现蜀王府城壕建筑遗址,并出土印有龙纹的官窑瓷器。 考古队员在现场发现了一排排由红砂石砌成、类似城墙的建筑,从高处纵览,城壕分为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段,其中东西向长70米,南北向长45米。考古现场负责人易立表示,从地层分析,这些红砂石砌成的城壕年代为明代初期建筑,初步推断是蜀王府内河段旁的城壕。 ...
今年5月,广汉南兴镇仁寿村村民在地里挖土时,一锄头下去挖出一个陶缸,接着,包括碗、碟、高足杯等24件明代嘉靖年间烧制的青花瓷重见天日。记者8日从省文物局获悉,这批瓷器已获专家组鉴定为窖藏明代景德镇民窑瓷器,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其中明嘉靖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纹碗(“大明嘉靖年制”款)、明景德镇窑青花团花纹碗(“富贵佳器”款)等4件瓷器被评定为二级文物。 今年5月3日,广汉村民在地里挖土时,在...
陆俨少自用龙钮瓷印 古代瓷印收藏归属杂项类,容易被人忽视,一件明嘉靖青花五彩瓷印,几年前起拍价高达2.8万元。 瓷,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物化符号,中国瓷在唐宋之时已遥遥领先于世界。陶瓷最先用于生活器皿,随着烧制和彩绘技艺的提高,瓷器成为观赏品艺术品,后又与文字结合,出现了瓷印。清人陈克恕的《篆刻针度》一书云:“上古无瓷印,唐始采用以为私印。”从秦汉的铜印,到唐宋的瓷印,直至...
7月9日-7月10日,华夏收藏网唐颂在线马年夏季瓷器杂项专场拍卖即将开拍,目前57件专场拍品正在预展中。有意思的是,本场命名为“马年夏季拍卖”的专场里也来了不少动物造型的藏品,如红珊瑚雕龙虾摆件、狮钮熏炉、和田山料玉双羊耳饕餮盖瓶,更有明代青玉回首马的加入,使得这一场专拍愈加生动活泼起来。 近代 海峡momo红珊瑚雕龙虾摆件 此珊瑚雕刻成龙虾状,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龙虾底部雕有贝壳,...
一)、仿釉工艺的基本操作方法 陶瓷器物表面的釉层,在质地上和颜色上各有许多不同之处,如有的厚实凝重;有的稀薄光润;有的平润光滑;有的流挂不匀。有的布满不同类型的“开片”;有的呈现出“棕眼”或“桔皮”等等。在施工中,它们除了在配料和加工技法上有所不同,其仿釉基本方法和步骤大体一样,分为调制涂料和施釉。 1、涂料调制方法:调制仿釉涂料,其中包括调色和配制基料。釉色的调制与作色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