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北朝 北朝 北齐 1948年河北省景县封氏墓出土 高63.6厘米、口径19.4厘米、足径20.2厘米 尊侈口、长颈、溜肩、长圆形腹、高圈足。口沿下有桥形耳一对,肩部有六系,并附盖。该尊通体有纹饰十三层,除颈部贴塑宝相花及压印团兽纹外,其它均为莲瓣纹。盖纽下双重覆莲瓣,盖沿边上翘双重仰莲瓣,上腹三层覆莲瓣,下腹双层仰莲瓣纹。整体纹饰雕塑整齐细腻,上呼下应,富丽堂皇。莲花尊的纹饰内...
晋 西晋 浙江省绍兴市出土 高43.2厘米、底径16.5厘米
近期,我市文物考古管理所考古人员在周口经济开发区发现一座西汉时期的古墓。考古人员在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过程中,发现保存较好文物20余件,其中,出土8件西汉青釉瓷,较为罕见。 考古现场发现青釉瓷器 “我们这里发现一座古墓,你们过来看看吧……”日前,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工作人员接到举报后,立即赶到古墓发现地点查看,并上报国家文物局进行抢救性发掘。 考古人员在现场看到,古墓的一...
元 高5.8厘米、口径14.3厘米、足径3厘米 龙泉窑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开创于北宋,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元明两代继续生产。龙泉窑产品以青釉为主,其装饰手法有划花、贴塑等。宋元时期,龙泉窑瓷器经过海路大量出口。
元 钵高11.8厘米、钵口径29.8厘米、碗口径25厘米 匣钵是重要的制瓷工具,种类很多。利用匣钵,可使瓷受热均匀,不因烟熏而变色,又可增大炉窑容量。
宋 香港海关截获走私文物,1987年归还 高26.6厘米
隋 明器 1956年湖北省武昌出土 高24.9厘米 侍女梳半翻髻;身穿圆领对襟小袖衣,高腰长裙,裙腰束带前垂;足穿尖头鞋。
宋 南宋 公元1127年-1279年 陈设品 高26.9厘米、口径4.7厘米、足径9.2厘米 此件凸花葫芦瓶通体施粉青釉,瓶身上下部位都堆贴缠枝花卉,纹路凸起处因流釉而显出胎质的白痕,俗称“出筋”。 葫芦式瓶是南宋后期龙泉窑创新品种之一,瓶身由两截粘合成上小下大的束腰式葫芦,造型新颖。这种瓶传世较少,同类器在考古中也有所发现。1972年四川什邡窖藏出土了一件龙泉窑带盖葫芦瓶...
宋 盛水具 高33.3厘米、口径11.1厘米、足径12.7厘米 龙泉窑遗址在今浙江省龙泉县,是宋代南方重要产瓷区,以烧制民间生活用具及各类文具为主,也烧制香炉、塑像等。龙泉窑属南方青瓷,北宋时釉色艾绿,多用刻花、蔑划的技法表现各种花纹;南宋中期以后釉色粉青,多采用划花、堆花装饰。女真人和蒙古人占据北方大部分地区后,定窑、汝窑、钧窑、耀州窑等名窑相继衰落,龙泉窑的地位更显突出,人们...
宋 南宋 陈设品 高8.6厘米、口径15.8厘米、底径14.3厘米 此炉为仿古器物。侈口,立耳,束颈,圆鼓腹,三矮足。青釉,上布满裂纹,釉色晶莹透明,富有光泽。 炉是宋代南北瓷窑普遍烧制的器物之一,是仿商周时期青铜鼎样式制作的,是北宋末期出现的复古风气的产物。( 撰文:王义康 )
汉 西汉 盛酒器或盛水器 1977年浙江省杭州市玉泉出土 高21.2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0厘米 汉代在长江以南包括今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和江苏南部等地广泛流行硬釉陶器,用当地一种密度较大、粘性较强的粘土制成,与灰陶相比烧成温度更高,陶质更坚硬。有的硬陶上往往有一层薄薄的釉,或黄或绿,烧成温度很高,属于青釉的系统。这件陶壶,颈上刻一圈水波纹,腹部有两圈凸雕弦...
汉 西汉 盛水器或盛酒器 1955年浙江省宁波市出土 高21厘米、口径12.1厘米、底径15.6厘米 汉代南方地区盛行硬陶,它是承自当地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的所谓“几何印纹硬陶”的余绪,在汉代陶器中自成一个系统。有的器物上往往施以黄、绿色釉,很接近瓷器。这件双兽耳陶瓿,器身上部有3圈弦纹,弦纹中间有水波纹,涂青黄釉,是一件西汉时期较典型的南方硬釉陶器。
唐 盛器 1983年湖南长沙望城出土 高19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9.5厘米 敞口平展,颈较长,短流,腹作瓜棱形,弓形鋬,平底。青釉,流下腹部有褐彩题诗:“去去关山远,行行湖地深。早知今日苦,多与画师金。” 1983年湖南省博物馆和长沙市文物工作队对长沙窑窑址进行了科学发掘,发掘面积达760平方米。其中,出土形制可辨的长沙窑陶瓷器7211件,器形70种。壶的数量最...
此罐是在主罐的肩部附加四个小罐(见图),形成五罐联为一体,故名五罐联,又称“魂瓶”、“谷仓罐”,属于随葬用的明器,这种罐流行于东汉、三国、两晋时期,距今一千多年。罐高41厘米,腹围64厘米,底径10厘米,胎呈灰褐色,质地坚致,施青黄色釉,釉面润泽,垂流成斑,平底内凹,全器从上到下,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地堆、贴、捏塑楼阁、人物、走兽、飞鸟、花朵,在罐下腹部堆贴猪、兔各两只,上部堆贴蟠螭、奔犬各两只,桑...
该器高3.5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7.5厘米。青釉,厚底露胎,壁腹斜直,薄唇,外侧壁腹上部刻划有二道直线匝纹,于口唇处着四组对称褐色斑点。口沿外缘做工规整,宽为0.5厘米细边,与器物壁腹的上部二道匝线构成上下呼应,使其显得既稳重简约又轻巧大方。外底为平底(图2),露胎,其上有明显轮制旋纹,并有清晰自然的朱红色扁圆形泥点托珠垫烧痕。器的内底亦有四颗扁圆形托珠垫隔痕迹,表明该器物是采用泥点托珠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