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圈内为50岁的苦楝树。 彭绍兴 摄 近日,炎陵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工作人员在该县湘山公园发现一棵高大茂盛的椤木石楠上长了一株苦楝树,形成 “同心树”景观,引来众多游客纷纷驻足围观,啧啧称奇。 这棵椤木石楠高约13米,直径近1米,树龄200年以上,枝繁叶茂,巨大的树冠犹如一把绿伞。苦楝树是在椤木石楠下部2米高处开始生长,在4米高处开始分叉,形成两枝。炎陵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工...
“久居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是山岭村给人的第一感觉。山岭村,位于安溪县金谷镇西北部,在山水秀丽的东甲山脉脚下,青山碧水和层层叠叠的茶园绿意盈盈,环境清幽。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曾是中共地下党人的根据地。村里的旧桥、老厝、古树,都有过革命者的身影。这里的一山一水,都烙着深深的红色印记。 500年石桥依然坚固 山岭村三面环山,仅有一条水泥路与外界通行。一座名叫“...
新浪收藏讯 2012年5月12日,中国嘉德(微博)2012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在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开拍。吴湖帆《古树层峦》以1500万起拍,最终以2070万的价格成交,此件拍品之前估价为1800万-2800万。 作为海派山水画坛的翘楚,吴湖帆的山水画融古开今。早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于吴湖帆的家世和才华,他的声望日渐高涨,与赵叔孺、吴待秋、冯超然合称“海上四大家”,又与吴子深...
记者 方敏 实习生 张婷婷 商报讯 近日,本报连续报道了天水市麦积区伯阳镇石门村的一株千年古树因为保护管理不善而濒临枯死一事,一时间,这棵古树的命运牵动了众多读者的心。 昨日,石门村村民向记者表示,等古树保护一事圆满落实后,他们将考虑申报旅游景点。天水市文化局文物科一负责人称,他们将尽快派人到现场核查,如果条件达标,会将这棵古树纳入文物保护范围之内,然后再考虑申报旅游景点的事情。
自然之友河南小组向本报披露的3年调研报告显示,在全球气候变暖、旱涝灾害频发、地下水位迅速下降的大背景下,古树的生长环境已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加上古树老龄化带来的抗病虫害、免疫力变弱和未能及时养护等原因,在近20年内,河南古树及古树群正以惊人的速度衰败和死亡,而这亟待政府立法保护。 【警示】 4万多棵古树正在加速衰亡 据省林业厅厅长王照平主编的《河南古树名木》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
修缮后西段古城墙效果图 广州文物处处长刘晓明回应网友担心“修缮是另一种破坏”:古城墙是修补非修复 古树能保即保 作为明初古迹,目前广州保留最完整越秀山段古城墙,在修建之初便备受关注。近日,一则微博呼吁“抢拍重建前的古城墙”,更引起了网友特别是摄影发烧友的关心。修缮是另一种破坏?树墙融合的风貌将不保?对此,广州市文物处处长刘晓明称,此次是建国后最大...
这棵唐代古槐历经大火而不死 古槐的树干已经完全中空,但仍能发出新芽 工人正在给唐代古槐进行加固保护 甘肃天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史前时期人类始祖太昊伏羲氏的故里,伏羲庙中一棵棵古树见证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8000年的文明史。记者15日从天水市外宣办获悉,近日来自北京的古树保护专家对伏羲庙一株唐槐进行了考古鉴定和全方位保护。在考古中发现该树在古代曾遭火灾不死,树根下更...
本月初,有500年历史的明十三陵茂陵终于完成自乾隆五十二年以来的第一次大修,残垣断壁的茂陵重现红墙黄瓦的辉煌景象。茂陵抢修工程从2009年7月正式启动,投资1200万元,主要包括明楼挑顶大修、宝城补砌坍塌墙体、祾恩殿遗址保护、祾恩门整体修缮等。今天,本报带您“走进”茂陵,为您揭秘茂陵大修幕后的那些事儿。大修·论证修或不修审批一年才确定茂陵,位于十三陵裕陵右侧的...
中新网保定3月24日电(吕子豪 林健)河北易县清西陵文物管理处24日透露,针对景区内万余株松柏树龄超340年、自然死亡数量日趋增加的现状,即日起,该管理处面向社会征寻古树认养个人和单位。 据介绍,目前清西陵景区内有16000余株古松柏树龄已达到340年以上,这些古树对研究历史变迁、气候变化、环境演替、人文风俗等有重要意义。但随着树木“高龄”的增加和自然死亡(主要原因是虫害...
9月14日,在山东省乐陵市举办的第二十三届富硒金丝小枣文化节上,乐陵市首次向社会拍卖3500株树龄800年以上古枣树今年的果实采摘权。“一号‘结义树’:1000年寿龄,产量40公斤。起价2000元,每次加价500元。”在一阵激烈的竞价之后,千年古树“结义树”今年的采摘权最终以4500元成交。“二号‘枣王...
在北京展览馆刚刚圆满落幕的由文化部主办的“巧夺天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上,入口大厅里一座硕大的紫檀雕刻天坛祈年殿让参观者驻足欣赏;展厅里,“紫檀雕刻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孙春凤等工艺师,正在向参观者现场展示具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传统工艺紫檀雕刻,已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这一传统技艺,以一种...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部门介绍,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文管所工作人员在最新发现的石窟群内发现大量1亿多年前的古树木化石。 原州区文管所文管所副研究员马东海说,本月初在干旱地区的一些石窟群内意外发现了这些古树木化石。 化石镶嵌在石山中,直径大约有1米,外露部分呈椭圆形,树木年轮清晰可见,质地坚硬。 另外,化石具有明显的树木纹理、纤维以及年轮,地质层叠关系明显,且石质与周围石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