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墙是修补非修复 古树能保即保(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修缮后西段古城墙效果图

广州文物处处长刘晓明回应网友担心“修缮是另一种破坏”:古城墙是修补非修复 古树能保即保

作为明初古迹,目前广州保留最完整越秀山段古城墙,在修建之初便备受关注。近日,一则微博呼吁“抢拍重建前的古城墙”,更引起了网友特别是摄影发烧友的关心。修缮是另一种破坏?树墙融合的风貌将不保?对此,广州市文物处处长刘晓明称,此次是建国后最大规模的修缮,能保留的古榕树均会保留。

走访:依城墙辟路古树还在

昨日,记者走访越秀山发现,从大北门到镇海楼的西段,围蔽尚未拆除,墙根的北面沿墙在山上开辟出1米宽的小径,不时会“撞”到从墙内长出来的老榕树。

藤蔓和杂草均被清理干净,清晰可见墙底半米高的红砖,再上面是历年来修葺的灰砖,顶端是最新修补的近一米仿古砖。新修补的部分,增加了炮眼、烽火台等城墙设计。环镇海楼所在的小盘龙岗山头主要是铺路。从美术馆到小北门的东段,一路沿镇海路下坡,数棵古榕树完整保留着。记者从设计方得知,东、中、西三段此次修缮,主题分别定为“踏寻、凭吊、跨越”。

文物处:这次是修补非修复

据了解,此次为中外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和广州园林建筑工程公司联合施工。对备受关注的古树,刘晓明称:“古树和城墙融为一体,也成了一道风景。而且有些古树对墙体有加固作用,挖出来反而毁了古墙。所以,能保留的尽量保留。只有生长得不好,又危害到墙体稳固的,才会砍掉。”刘晓明说,文物处和园林局常因一棵树而组织专家讨论,开过30多次会了。

据了解,此次修缮,是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古城墙修缮,涉及保留下来的1100米古城墙,面积达3.4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逾4000万元。刘晓明说,此次并非修复,而是修补,“新修葺的城墙并没有原始的高,既要保留古城墙根基和古树,也要让古城墙自成景观”。

施工方:树墙有所缩减

对于古树的最后处理,记者发现仅西段就有5棵保留完整的大树。施工负责人何锐展称:“总体而言,树墙有所缩减。”45棵古树,施工方称基本上会得到保留,只要直径20厘米以上的树,都会慎重保留。

记者看到,为了利于城墙排水,施工人员还沿墙根重挖了一条约半米宽的排水渠,日后会通过不断修剪等措施控制城墙上的树木生长。

明代古城墙

东起小北门,西迄大北门,总长约1137米,横跨越秀山,是广州保存惟—的一段明代城墙。始建于明朝,迄今有600多年历史,与镇海楼以及五仙观中的岭南第一楼被誉为“广州明初三大古迹”。

分为三段,从大北门到镇海楼为西段,环镇海楼所在的小盘龙岗山头为中段,从广州美术馆到小北门为东段。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