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郧县东汉墓出土的实物印证了墓主当年既抽烟又喝酒 昨日,湖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郧县五峰乡考古发掘领队黄凤春披露,在当地一座东汉墓中首次发现一根精致铜烟斗,我国烟草传入历史将就此改写。 在这座东汉古墓中,专家不仅发现铜烟斗与10枚合金制耳杯相伴,而且发现了陶罐、陶壶、铜带钩等陪葬品,并在陶罐中发现了酒糟。 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专家惊讶不已:“墓主人既抽烟又喝酒。可见早在1900...
考古人员正在对墓穴进行清理发掘 1号墓的淤土清理工作今天已经基本接近尾声,考古人员将于明天展开对1号墓的抢救性挖掘。 “今天我们对1号墓的东室进行了清理,清理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了。”16日,在墓葬群挖掘现场的考古人员介绍,由于墓穴已在地下近2000年,积下了大量的淤土,所以清理工作比较繁重,花费了较长时间。 “1号墓的西室北侧有一个年代久远的盗洞,我们从这个...
考古人员正在对墓穴进行清理发掘 在抓捕盗墓分子的时候,沂南县文物部门偶然发现了位于砖埠镇的一片东汉墓葬群,经过上级部门批准,考古人员进行了抢救性科学挖掘,目前包括7件釉陶壶在内的大量文物已经被发掘出来。 抓捕盗墓者发现古墓 沂南砖埠镇是智圣诸葛亮的故里。9日中午在墓葬发掘现场,两座完整的古墓已经重现天日,两座墓葬占地七八十平方米,深有一米多,考古人员正在较大的一个墓室中小心翼翼地清理泥土,青...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对规划中的重庆南川至涪陵铁路全线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共发现东汉至明清时期文物点35处。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本次调查发现的35处文物点时代跨度大,从东汉至明清时期,包括了9处古遗址、25处墓葬、1处古石桥。 其中,位于重庆武隆县鸭江镇的东汉至六朝遗址、南川区南城办村堡五社红房子唐代遗址、南川区东城办大铺子十社大坪宋元遗址为重点文物点。古墓葬主要为宋、明、清3个时期,...
近半月以来,荆门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该市东宝区子陵镇建泉村紧张作业,发掘出了12座东汉时期的砖室墓。 考古工地现场负责人介绍,这12座东汉时期的砖室墓中,5号墓规格较高。记者前日上午在发掘现场看到,5号墓还设有石墓门,且墓门保存完好,工作人员从土层中不时可以发掘出一些陶器碎片。在另外一座砖室墓中,可以看到墓室中还留存着近十个大小不一、纹饰各异的陶罐,工作人员正在清理陶罐旁边的泥土。 由于...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组在绵阳三台县郪江镇沿江调查“国保”崖墓群受损情况时,根据村民举报,找到一处新盗掘的西汉古墓,首次发现了墓室内现已濒临灭绝的老虎石雕及大量彩绘建筑雕刻。 石刻“华南虎”栩栩如生 古墓探秘 豪华墓室令人称奇 郪江崖墓群位于三台县城南45公里的郪江镇。据考证,郪江镇先秦时为郪国王城所在地,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建...
日前,在赵县一村民家中发现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耿纯的牌位。专家称,此项发现具有重要考古价值。 据赵县孝友村76岁的耿银怀介绍,该牌位原来供奉在孝友村耿氏家庙中,“文革”中,家庙被毁,此牌位被人扔在当时的大队部里,耿银怀担心被人当劈柴烧掉,偷偷将其收藏在家中。老耿说:“这是老祖宗的牌位,我整整在家中供奉了42年了。̶...
西汉末年,朝政腐败,外戚王莽篡政,借改制为名,倒行逆施,激起全国农民大起义,战乱波及河东、上党、太原诸郡。东汉建立后,建武二年(26),东汉光武帝刘秀封兄刘长子刘章为太原王,立太原国;十一年迁刘章为齐王,太原复为郡。 十六年,在太原以北投降匈奴自称汉帝的卢芳归降刘秀,被封为代王,次年复叛;延至建武二十三年,刘秀将叛地全部收复。东汉时期,山西的行政地区有属司州的河东郡、属幽州的代郡和并州所辖上党...
东汉王朝的阶级攀础刘秀创建的东汉王朝。是在南职,颖川、河北等地的地主、官僚集团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刘秀本身是豪强地主,他的亲信、大臣也大都是这样。为创建东汉王朝立过汗马功劳的所谓“云台二十八将”、“三百六十五功臣、中大都是豪强地主。刘秀的姐夫邓晨家,·“世吏二千石”,“家自富足。其妹婿李通,“世以货殖著姓今...
图片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近日,武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现东汉墓,经抢救性清理发掘,这座墓出土了数十件东汉绿釉陶器的新闻。昨日,记者了解到,武威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们正在等待这些文物自然风干,风干后他们将对这些文物进行修复。初步预计十几天后这些被修复的汉代绿釉陶器将正式和世人见面。 陶楼院有表示方位的文字 据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振华介绍,这次出土的绿釉陶马和陶楼院虽然都是散落的,但各个零部件...
8月13日,甘肃省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整理出土的陶马。经过抢救性发掘,甘肃省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位于武威市凉州区的一座汉代墓葬中发现精美陶器40多件,这批陶器被初步认为属于东汉晚期。新华社记者韩传号摄 这是出土的陶制楼院内的一些陶制小动物(8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韩传号摄
7月21日,考古工作者在展示出土的东汉陶鼎。 考古人员近日在对广州市海珠区一建筑工地进行考古发掘时,清理出东汉时期砖室墓2座、土坑墓1座,出土一批随葬器物。 新华社记者壮锦摄 7月21日,考古工作者在展示出土的东汉细颈瓶。新华社记者壮锦摄 7月21日,记者们在参观出土的随葬器物。新华社记者壮锦摄 从东汉墓地挖掘出来的陶质三足釜。(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东汉R...
记者昨日从安龙县文化部门获悉,7月7日,安龙县城西城区一工地在进行施工时,意外发现一地窖内埋藏的8件文物。经省文物局考古所专家赶赴安龙后初步鉴定,这8件青铜器文物疑为东汉或更早时期制作。 在现场对文物进行细心鉴定后,专家们认为所出土的8件文物疑是东汉或更早时期制作,有铜釜1件,铜洗(盆)3件,编钟3件,羊角钮钟1件。考古专家李飞说,铜釜、铜洗中有古文字“朱遈作”等字样,和...
近日,山西省河津市文物局在河津第二高中建设工地发现一砖室墓。经过清理,墓葬出土绿釉壶2件、灰陶壶1件、带盖灰陶罐5件、汉代昭明镜1件、钱币20枚、残损铁刀1件等。有关专家根据该墓的形制及出土器物看,初步断定为东汉墓葬。该墓葬的发现,为研究河津当地东汉时期的丧葬习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山西河津市日前发现一古代墓葬,根据墓葬的形制及出土器物看,初步断定为东汉墓葬。 记者从山西省文化部门了解到,河津市第二高中建设工地日前发现一处墓葬,经专业技术人员对墓葬进行勘探并清理后,共出土绿釉壶2件、灰陶壶1件、带盖灰陶罐5件、汉代昭明镜1件、钱币20枚、残损铁刀1件等。该墓葬的发现,为研究河津地区东汉时期的丧葬习俗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