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文物工作者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万水泉镇抢救性挖掘了一座东汉时期的家族葬墓,出土陶器、铜镜和铜钱等32件文物。 据包头市文物管理处副处长苗润华介绍,近日,万水泉镇一建筑工地在挖地基时发现一座古墓葬。经文物工作者现场勘察和清理发现,该墓葬是一座东汉时期的家族墓葬,共有6个墓室,残存有6座墓棺,墓葬中室放着随葬品。但该墓葬早期被盗挖过,墓内金、银、铜器等文物已被盗走,墓葬内的陶器仍处于原始摆放状态...
昨日,记者从洛阳市文物部门获悉,日前在北京结束的“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评审会上,参评的51个考古发掘项目有24项入围,洛阳偃师东汉帝陵与邙山墓群项目榜上有名,最终评审结果将于今年4月揭晓。 “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审由中国考古学会与中国文物报社共同举办,参与初评的发掘项目都是评选活动小组对2007年经国家文物局审批的重要...
高唐县固河镇一村庄日前在进行土地改良挖湖蓄水时,挖出一大型古墓。据文物专家鉴定,该古墓为东汉时期墓葬,由于古墓在主人下葬后不久便被破坏,考古人员没有找到墓主人的墓志铭,墓主人身份尚不能确定。不过经过文物专家的努力,墓中还是出土了部分制作精美的陪葬品。 据高唐县文管所工作人员介绍,该古墓由甬道、耳室、侧室、前室、后室组成。古墓打开的时候没有发现棺木,估计是下葬后不久就遭遇了盗墓贼,如今已棺木全无,...
12月12日,广西藤县在县城河东区原有机化工厂旧址发现一座古墓,县博物馆考古人员初步判断为东汉南朝时期的墓葬,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古墓现场为钛矿场,由于矿场作业需要,长期对山体泥土冲涮,使原来的小山丘只剩下高约12米,宽约5米,长约20米的山体,新发现的古墓就在山体的西面垂直上部。 古墓分前后墓室,墓室呈长方形,长约8.85米,高和宽约2米。墓壁砖为错叠式,砖的宽侧和长侧面各有两三个外圆内...
昨日,涪陵区博物馆,工作人员展示罕见的东汉巨型陶棺 一起出土的陪葬品 砖体上有栩栩如生的人面像 涪陵区“平安村墓葬群”近日出土一件长1.93米的东汉陶制棺材,这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大陶棺;据推断主人身材高大,可能是当时的富人。专家表示,这具罕见的巨型陶棺对研究东汉生活有新的价值。 陶棺形态国内最大 “平安村墓葬群”位...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配合市内基本建设,在郑州市西开发区发掘清理一批古代墓葬,共50座,其中战国墓葬35座,东汉墓葬15座。 据介绍,35座战国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长3米,宽2米,深2~4米不等,从残留痕迹上看,多为单棺或一棺一椁。出土完整器物均是泥质灰陶,器型有陶鼎、陶豆、陶壶、陶罐、陶釜、陶盆等。 东汉墓共15座,早期盗扰严重,墓葬形制不规律,墓室多为长方形,壁较规整。墓内出土陶器...
考古队通过墓道上的陶俑初步断定墓主人喜欢音乐 墓中发现了大量陶制生活用品 红色的陶俑穿戴着整齐的官服官帽,有的低头抚琴,有的高亢吹奏……近日,渝北洛碛镇发现一座完整的东汉夫妻墓葬,并出土了上百件精美的随葬品,如此保存完好的东汉古墓在主城区极为少见。 铁剑铁斧都已生锈碎裂 10多天前,山西博物院的考古队来到渝北洛碛镇大坝村8社,在长江边的一个...
记者昨日在偃师庞村镇百草坡东汉帝陵陵园建筑遗址发掘现场了解到,今年以来,文物工作人员在对该建筑遗址进行的连续发掘中,新发现了大量的守陵人的生活遗迹,包括储藏粮食的4座粮窖,6条大大小小的排水渠道,陶器、铁器、铜器和兽骨等。 2006年7月至11月,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配合郑西铁路建设时,在偃师庞村镇百草坡首次发现了东汉帝陵陵园建筑遗址。该遗址群南北长380米,东西宽330米,遗址内有夯土墙、房...
一块块鹅卵石,密密麻麻地铺满10余平方米墓室的地面,墓主人的棺材放在上面。昨天,市文物考古所所长助理林必忠告诉记者,近日,他们在江北区鱼嘴镇发现了一个东汉时期的墓葬群,其中一座用鹅卵石铺成地板的墓室非常独特。 在位于长江边的发掘现场,3个东汉时期的墓葬首先暴露出来。 在这3个汉墓中,一个用鹅卵石铺成地板的墓室,让现场的考古队员们感到诧异。林必忠说,在汉代,“事死如事生”...
一男子在肥西一工地挖土方时,无意中拾到一个造型古朴的陶壶,随后附近村民在发现陶壶的地方找到了大型东汉古墓。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抢救性发掘,昨天下午,这座大型的东汉贵族砖石墓已发掘完毕,一些珍贵文物纷纷重见天日。 民工拾古董险成盗墓贼 近日,省城一施工队在肥西县高店乡取土垫路基时,无意中发现土堆中有一壶样东西,挖掘机驾驶员胡某将陶壶带回家收藏起来。 而当地村民却以为胡某私拿国家文物倒卖,于是报警。...
10月28日,衡阳市南岳区考古人员在南岳镇荆田村抢救性发掘了一座东汉古墓,目前已出土各类文物20余件。 该墓为青砖单室封顶结构,墓长4.1米,宽2.1米,高2.2米。经文物工作人员连日来精心清理,现已出土古铜器、铁器、陶器等各类文物20余件,其中一面东汉赤帝青铜镜品像完好,尤为珍贵。据文物专家介绍,发掘过程中虽未发现年号铭文,但根据青砖纹式、墓葬形式及随葬器物推测,该墓为东汉中晚期墓葬,距今约有...
重钢搬迁区内最大、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大湾湾田墓群发掘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在这个有12座墓葬的墓群中,出土了铜釜、铜钱、陶俑、竹编等140余件随葬品。“我们清理出土的随葬品,倒出一只铜釜中的泥土时,泥土中竟有3个相互叠压的竹篓。”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考古领队方刚27日说,这3个竹篓出土于一个东汉时期的砖室墓中,历经了1800年时光,但竹篾仍有较好韧性。“编制的技术也与现...
日前,绵阳市高新区松林坡一建筑工地上正在作业的挖掘机在挖地基时,挖出了大量带有花纹的青砖,绵阳市文物保护专家初步断定是东汉砖拱墓,随后发掘出了极为罕见的人物歌舞图案以及猴子、鹿等动物图案的墓砖。在墓室封门砖内,出土了一枚金簪、饮酒用的金属耳杯、铜带钩及铁剑、铁刀等文物。根据墓的结构和具有明显的北方特色,文物专家分折认为,墓主极有可能是中原调任绵阳的地方官吏。 砖石墓墓主可能从中原来 10月16...
图为出土的千年青铜镜 埋藏于古墓中长达千年的东汉青铜镜,经过永兴县文物管理所的清理和初步鉴别,终于露出真容。今天,该所副所长曹晓春告诉记者,这面青铜镜在经过上千年的地下生涯后,仍然完好如新,光可鉴人。 7月30日,永兴县文物管理所根据有关对古墓的记载,在县开发区李家山荣裕大酒店施工现场例行检查时,发现了3座古墓。县文物所的专家马上赶到现场进行考证和处理。古墓内除了外表覆盖的子母青砖外,墓内出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