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伏羲女娲画像石 在山东省博物馆“石刻艺术”展厅,常年陈列着一批我国两汉时期特有的珍贵文物——画像石,它们是汉代奉死如生的坟墓文化的产物,亦是画刻兼施的精美石雕作品,以艺术的形式、形象化的内容,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成为了解、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诸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它们所携带的社会文化信息不断地激活后人的思想,打开人们的思路,予人艺术的启迪。 ...
近日,在焦作市马村区南水北调集中安置小区的文物发掘现场,发掘了一把非常罕见的刀(如图)。据焦作市文物工作队技术科科长李小龙介绍,刚出土的这把东汉时期的直刀长1.5米,刀身保存完整,刀身虽然早已生锈,但触摸刀刃时仍可感到其锋利。据推测,不论是从刀的长度还是从刀保存的完整度来讲,它都可称为“焦作第一刀”。
图一:连枝陶灯。 崔健 摄 图二:长约10厘米的陶狗,体型形似现在的“腊肠”狗。 崔健 摄 记者在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方面得到消息,位于奥体中路和胶济铁路交界处的古墓群发掘工作因为工程施工原因,不得不暂时停止。但在近日连续发掘出30多件文物,令此次发掘工作终于取得较大收获。下午,记者在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见到了这些文物。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考古科副科长郭俊峰告诉记者,昨天...
这是北京丰台汉墓中出土的一件灶,因为它是作为明器随葬在墓中,而不是实用器,它的尺寸比实际的灶要小很多,尽管如此,通过这件小小的缩微灶,我们还是能够知道古代人是怎么做饭的。灶是长方形的,灶台上有三个火眼,分别放着不同的釜,就是现在的锅,正面有长方形的火门,上面有火挡,灶一侧还有烟囱及围屏。西汉初期,灶上只有一个火眼,后来不断改进,东汉时灶的火眼增加到三、四个,功能越来越先进了。汉墓中出土的作为明器的...
出土的纪年铭文砖 出土的盘长结纹饰砖 守护的村民查看散落墓外的纪年铭 砖室墓己盗挖至甬道 出土盘长结图纹砖见证了佛教早期传入中国的一段历史。 第三次文物普查小组日前在绵阳市三台县双胜乡进行田野调查工作时,发现了一处东汉时期的砖室墓群,文物工作人员从己暴露的M1、M2、M3号墓室结构及散落墓外的残砖断块上发现的模印纪年铭文考证,应属东汉章帝时期的砖室墓群,并具有明...
东汉在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州"是监察区的名,又称部。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 1. 司隶,又称司隶校尉部。辖郡七,县一百零六。治所在洛阳县。洛阳故城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司隶州的辖境相当于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渭...
尽管历史故事与演义说部不尽相同,但清代清远道人写的《东汉通俗演义》是很贴近于历史记载的(华夏出版社曾经把这部书与明代甄伟《西汉通俗演义》合为《东西汉演义》加以出版)。评书、评话等曲艺形式,还有戏曲形式的“东汉”,大多属于明代的谢诏《东汉十二帝演义》那样想像虚构较丰富、有传奇色彩的作品,无论《东汉演义》或《刘秀传》等等,塑造人物和故事情节要远远地比清远道人的《东汉》详尽和富有...
1、公元92年,汉和帝与宦官钩盾令郑众定议,收窦宪大将军印绶,另其兄弟就国,旋迫令自杀。 2、公元107年,司空周章谋闭宫门,废太后,杀邓骘兄弟及用事宦官郑众、蔡伦,废安帝而立平原王刘胜。事泄,周章自杀。 3、公元124年10月,汉安帝皇后阎氏与王圣等共谮太子,太子刘保被废为济阴王,时年十岁。 4、125年三月,汉安帝病死。阎后等立北乡侯刘懿为嗣,即位。阎太后临朝,以兄阎显为车骑将军。...
公元25年-公元220年 南匈奴北匈奴 东汉初年,当汉光武帝刘秀进行国内统一战争时,匈奴的势力有所发展。建武二年(公元26),渔阳太守彭宠反对刘秀,曾结匈奴为援。割据三水(今宁夏同心境)的卢芳在匈奴的支持下占据北边诸郡,同匈奴一起经常向南寇扰。光武帝也曾遣使与匈奴修好,但是没有取得结果,以后东汉派吴汉率军抗击匈奴,也经岁无功而返。统一战争结束后,卢芳于建武十四年逃入匈奴,东汉为了避免边境冲突...
公元25年-公元220年 生产的发展,南方经济水平的提高汉光武帝刘秀在国内统一战争中,利用农民战争造成的有利形势,于建武二年至十四年(公元26~38)连续六次颁布释放奴婢的诏令。诏令规定:凡属王莽代汉以来吏民被没为奴婢而不符合汉法的,青、徐、凉、益等割据区域吏民被略卖为奴的,吏民的妻子遭饥乱被卖为奴而要求离去的,一律免为庶人;奴婢主人如果拘执不放,按汉“卖人法”和...
公元25年-公元220年 东汉后期的阶级斗争 和帝、安帝以后,东汉统治集团腐朽,豪强势力扩张,轮流当政的宦官外戚竞相压榨农民,农民境况日益恶劣。长期战争加重了农民的苦难。水旱虫蝗风雹和牛疫连年不断,地震有时成为一种严重灾害。沉重的赋役和疠疫、饥馑严重地破坏了农村经济,逼使农民到处流亡。东汉王朝屡颁诏令,用赐爵的办法鼓励流民向郡县著籍,但这不过是画饼充饥,对流民毫无作用。流民数量越来越多,桓...
东汉窦宪攻稽洛山北匈奴之战发生于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六月,止于永元三年(公元91年)二月。汉军统帅窦宪统率汉与南匈奴联军,经3个阶段作战,终于彻底打败了北匈奴。 窦宪简介 窦宪(?—92年),字伯度,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权臣,窦融曾孙,章德皇后兄。章帝建初二年(公元77),以外戚拜为郎,迁侍中,不久又升为虎贲中郎将,日益受到宠任。和帝即位,太后临朝,窦宪在内掌握机密,...
昨天上午,记者从山东即墨警方获悉,参与一年前汉代王吉古墓群盗墓案中的两人已经被警方抓获。据盗墓者称,在古墓里发现了“金缕玉衣”的玉片。随后记者在被盗的古墓附近的村庄调查得知,当地许多村民曾在古墓被盗后捡到一些玉片和汉代钱币。目前警方正在全力追捕另外几名盗墓者,文物部门也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 汉代古墓群被盗多次 “这就是被盗过的王吉汉代古墓群。”昨...
11月18日,河南焦作的文物工作者对新出土的七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进行测量。 11月18日在河南省焦作市拍摄的新出土的七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新华社发(杨帆摄) 近日,河南省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对该市焦东廉租房工地东汉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陶仓楼、陶磨、陶井等150件珍贵汉代陶制文物。其中一座高1.85米、通宽1.62米的七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由院落、主楼、附楼、阁楼四部分组成,是迄今为止当地出...
“30多座东汉墓葬疑被盗挖”追踪 枣阳有关部门到现场勘查,当地警方调查后表示—— 大墓未被盗 民警持枪全天候看守 昨日,本报报道了枣阳多座东汉古墓被盗挖后,引起社会关注。记者当日前往枣阳调查发现,目前,现场一座大墓尚未出现破坏性挖掘,已被重点“看护”,全天24小时有人值守。当地文体部门初步认定,该大墓为东汉时期的墓葬。但是因当地无发掘权,他们已...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