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大众文艺,2013年,第9期 【摘要】 钧瓷作为中华民族艺术的经典,是为实际生活中需要而"造物"的产品,又是按着审美规律寻求"造型"的艺术创造。其器型的造型艺术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
宋代双乳状柴烧钧瓷窑炉宋代是钧瓷艺术鼎盛时期,双乳状柴烧钧瓷窑炉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于禹州市宋钧官窑遗址出土,为研究了解宋代钧瓷窑炉提供了实物依据。此窑炉造型奇特,结构合理,为燃料热能的充分利用提供了先决条件。它的外形极似一个端座的人像。由于当时煤资源尚未开发利用,故用柴作燃料,由于柴的火苗长,柔和,利于钧釉在高温下液----液分相的形成,产品釉色乳浊感强,内涵丰富,达到了钧瓷艺术的高峰。现在流...
仿宋钧 《出戟尊》 王建伟 作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窑奇珍,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被誉为“国之瑰宝”,其艺术特点独树一帜。自宋徽宗起,钧瓷被历代帝王钦定为御用珍品,只准皇家所有,不准民间私藏。钧瓷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盛誉。 在造型方面,宋代钧瓷多以器皿类造型出现,如花盆、花托、瓶、洗、杯、奁、尊、碗、盆、盘、壶、炉等...
近日,霍邱县文物管理所对位于霍邱县邵岗乡茨墩村境内的一处文物点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处为霍邱县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新发现的文物点,毗邻霍马路,面积174.8平方米,周长13米。通过发掘清理,未发现古墓葬,发现一处宽约0.8米、长2.5米的燃烧灰烬层,在灰烬层中发现宋代钱币6枚、宋代陶瓷器碎片及碎砖20余片。根据出土文物标本分析,证实此处为宋代小型烽火台遗址。
宋代官窑精美钧瓷鉴赏 钧瓷自宋徽宗起被历代帝王钦定为御用珍品,入住宫廷,只准皇家所有,不准民间私藏。在宋代就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之盛誉。 钧瓷起于唐代,北宋达到了鼎盛。目前人们常说的钧窑,是指北宋著名五窑之一的宋官钧窑,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城内的八卦洞。宋官窑钧瓷主要特征如下: 一、宋官窑钧瓷呈色绚丽多彩,斑驳瑰丽。底色主要为天蓝、天青、月白、粉青,具有乳浊而...
我们都知道,钧瓷一词最早出现于明宣德三年(1428)由吕震等人编撰的《宣德鼎彝谱》一书,书中有“内府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的记载。内府指明代宫廷。从那时起,始有钧瓷之名,这也是目前查到的最早见诸书端的有关钧瓷记载。那钧窑属什么样的瓷品,又产至何处呢?笔者认为均窑、钧窑,是仿烧宋代五大名窑的一种创新瓷器。均窑、钧窑是以水、火、金、木、土五行别役,太极之阴阳、黑白,天地之万物,报开民...
明月楼门口的宋濂像 芙蓉峰前旧时月,夜夜长照溪上流。藏于深闺无数个年头后,18日,始建于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的名楼——浙江金华明月楼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 明月楼原位于赤松门(即梅花门)东北城墙,历经600多年,于清代初年迁移现址明月路西侧。现存建筑为光绪年间金华知县曹砺成重建,为重檐歇山顶式,石柱上留有清代著名书法家吴廷康的手写石刻题记,具有较高的书法...
天津科技工作者罗宝琪承担的“大宋水运浑象仪科学复原”项目顺利完成,复原仪器稳定可靠,运转良好。这是我国首次成功再现宋代大型天文仪科学原理。这个项目近日通过由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研究所、清华大学等专家组成的验收鉴定委员会验收。 项目验收会专家认为,这个模型设备以古代文献记载为依据,用实验考古的方式再现宋代水运浑象仪的科学原理,稳定可靠,运转良好。 北宋元祐七年,天文学家苏颂成...
宋代钧窑创烧于北宋初期,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地处今河南省禹县境内,城北门里的钧台附近。钧台窑也称八卦洞窑。据考古发掘显示,此地共发现147处窑址,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规模相当大。窑址内堆积的碎片有2米多厚。早期烧造的瓷器种类比较乱,除自有的瓷器外还仿烧汝瓷、白地黑花的磁州窑瓷以及影青瓷等。从这点上看,当时钧窑还完全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基本上是以仿烧其它窑口瓷的民间用瓷。 到了中期,仿造其...
笔者收藏有一件北宋钧窑鼓钉洗残件,有伸开的手掌那么大(17×12厘米),从云头状器足到洗口都保存完好。它出自北京南城的王族大花园遗址,皇家及其后代收藏宋代瓷器,损毁后被遗弃是完全有可能的。 “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家喻户晓,说明宋代钧瓷的极高知名度并久盛不衰。1974-1975年河南省博物馆对河南禹县八卦洞及钧台窑址的发掘,证实八卦洞窑是为北宋徽宗烧制御用瓷器的瓷窑。此外,河北、陕西部分...
宋代钧窰(即均窰)吸引古瓷受好者及收藏家,主要乃在于其独特釉色、以及不规则地自然流淌成的釉痕,自上而下,逶迤伸延,长点相间,或渲染如霞彩,或如蚯蚓游走泥间,或呈蝌蚪、芝麻斑点……,变化莫测;是由于产生「窰变」而成。 所谓「窰变」,乃指宋钧釉器烧造时,因为窰温高低程度不同,加上还原焰强弱之自然变化,形成不同釉色与釉纹(痕)。宋钧多属通体上釉,用支钉烧制;其较厚色釉于烧成初期或乾燥过程中,表面...
钧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烧制钧瓷著称于世。民间历来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说法。钧瓷创烧于唐,兴盛于北宋晚期,“黄金时代”大约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即公元1101年—公元1125年),以后历代都有仿造。它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 钧瓷的特点。钧瓷由于釉色的相互交融而产生的颜色不一、形状各异的窑变,是其区别于其他青瓷的一大特点。钧瓷釉色大体上分蓝、红两类,具体可呈现月白、...
宋代钧瓷花盘。该盆高16.5cm,口径22cm,板沿、葵花口、浅腹、圈足。盘外施玫瑰红釉,盆内施青灰釉,釉面布满玫瑰红彩斑,此乃以久负盛名的钧窑窑变工艺烧制而成,价值不菲。
宋瓷的收藏一直是中国艺术品收藏的一个重点,价值不菲,保值性也非常好。根据文献,2003年,江苏徐州收藏家臧其萃曾将自身收藏的六十余件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公之于世,经著名古陶瓷专家赵青云鉴定,此批宋瓷每件价值在当时价位已在1500万元左右。 在宋代五大名窑中,除汝窑之外,最受收藏界青睐的当属钧窑。钧窑以独特的窑变技术著称,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焰中烧出窑变釉,即除本色釉外还会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