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窑瓷 | 宋代钧窑天青釉鬲式炉
宋代钧窑创烧于北宋初期,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地处今河南省禹县境内,城北门里的钧台附近。钧台窑也称八卦洞窑。据考古发掘显示,此地共发现147处窑址,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规模相当大。窑址内堆积的碎片有2米多厚。早期烧造的瓷器种类比较乱,除自有的瓷器外还仿烧汝瓷、白地黑花的磁州窑瓷以及影青瓷等。从这点上看,当时钧窑还完全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基本上是以仿烧其它窑口瓷的民间用瓷。
到了中期,仿造其他窑瓷现象稍小,基本已开始烧造自己的钧瓷,形成了有一定规模和风格的钧窑系了,同时也影响带动了陕西、山西等地的窑场,它们也烧制了部分少量的钧瓷。到了北宋晚期徽宗帝时期,钧窑被皇家所看好,并征用窑场,专为宫廷烧制御用瓷。这一时期大约为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年)历时比较短,在四年左右。我们把这一时期的钧瓷定为官钧时期。
钧窑是以窑变釉取胜的青瓷,它以不受控制的无规律自然变幻的图案而称奇。特别是蚯蚓走泥纹,在纯净的釉面上所留下自然弯曲流畅的纹路就象雨后的蚯蚓在泥土上爬过后留下的美丽图案一样。还有青中带红的器物,青如蓝天,红如彩霞,所以称之为“红霞尉天”。由于钧窑属自然窑变釉,所造器物没有完全一样的花纹图案,可以说每件器物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所以深受当时上流社会喜爱,更为古今文人所称颂,从而也为自己奠定了不可取代的名窑地位和价值。
宋代钧窑的发展应归纳为四个时期,即北宋初期、中期、晚期、金元时期。我们知道一个产业的兴起都要有一个过程,才能走向正规或成熟。北宋初期所烧造的钧瓷是最不精致的,品种和器型都比较单一,主要是一些民间用瓷,还兼仿烧其他窑口的瓷器,这也是因生存所致,上文已提到这一环节。此时的釉色在烧制中还不稳定,发色也不是特别好,胎土淘炼不太精细,胎质略显疏松,但器物的釉色还比较均匀洁净,内含乳光,造型规整。由于钧瓷的釉汁为乳浊釉,在使用中正好祢补了胎质的疏松缺陷,将胎体完全遮盖。
到了北宋中期,这一时期应为钧瓷的发展期,器物造型也有所增加,胎质也比前期要稳定好了很多,基本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当时具有一定影响力。但还是烧制民间日用瓷为主。
到了北宋晚期,特别是徽宗帝时期,(崇宁年的1102—1106年)这一时期钧窑瓷被皇家所看好,开始征用当地窑场,专为官家烧制钧瓷。这一时期应为官钧时期,但历时太短,大约在四年时间左右。
金元时期应为宋钧窑瓷的末期,因金人占领北方,开始了它的统治,北宋从此灭亡。但通过传世的和考古发现,钧窑在金代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也烧造了很多精致精美的钧瓷。到了元代钧瓷发展应为衰落期,偶有精良之作,但大部分还是粗糙不堪。这是因为入元后被景德镇瓷器取代了吧。一代名窑就这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本文介绍一件《宋代钧窑天青釉鬲式炉》,与大家一同鉴赏。此炉为天青色釉,炉身有自然窑变红斑点缀,就像蓝天中透出一缕红霞特别美。炉高7cm,口径7cm,敛口圈唇,束颈鼓腹,下乘三个如意足,造型古朴典雅,大方得体,制作精良,有小器见大的感觉,实为宋代钧窑中上乘之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