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宋代名楼开放市民登高尽揽满城景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明月楼门口的宋濂像

 

      芙蓉峰前旧时月,夜夜长照溪上流。藏于深闺无数个年头后,18日,始建于宋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的名楼——浙江金华明月楼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

 

      明月楼原位于赤松门(即梅花门)东北城墙,历经600多年,于清代初年迁移现址明月路西侧。现存建筑为光绪年间金华知县曹砺成重建,为重檐歇山顶式,石柱上留有清代著名书法家吴廷康的手写石刻题记,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岁月流转,如今明月楼被誉为浙中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团城,明清婺城三大名楼之一。自明月楼上,北望芙蓉峰,南眺双溪,环视全城,均历历在目。夏时乘凉,秋日登高,中秋赏月,严冬观雪,吸引历代名人登临、题咏。

 

      现今,人们又在其周围建造了明月园,规模虽不大,但雕栏石砌,花草树木样样完备,将古朴的明月楼高高地陪托出来,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然而为了保护明月楼内珍贵的古建筑和碑刻,明月楼常年“闭门”谢客,成为了当地人心头的一丝遗憾。

 

      不过为迎接第三十九个国际博物馆日,让老百姓共享丰富的文化遗产,经过妥善修复,5月18日,明月楼正式向公众开放,不少市民闻讯后都赶来一睹名楼风采。

 

      家住明月楼小区的谢大爷今年65岁了,在他记忆里从未看到过明月楼敞开过大门,每次晨起锻炼只能围着明月楼城墙转转。现在终于等到了明月楼开放,他兴奋得一大早就过来“踩点”了。参观完明月楼内“毛泽东与金华”图片展和金华老照片展,谢大爷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赞道:“明月楼现在非常接地气,金华有很多类似的古建筑,我们就应该保护好利用好,不要丢了本忘了根,明天我还要孙子过来看看哩!”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