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江苏省文化厅、镇江文管办6月10日正式公开通告:省市文考部门在对丹阳长湾村抢救性考古挖掘中,成功出土了百余件珍贵文物。这是镇江市自20世纪70年代出土一级国宝“西周青铜凤纹尊”之后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 今年初,丹阳长湾村一建设工地野蛮施工,导致地下20座古墓和大量文物毁坏殆尽。这一事件引起了文化部高度重视,指示江苏省派专家组紧急进场,经国家遥感测定技术发现,此处地下有一...
江苏省文化厅、镇江文管办昨天正式公开通告:省市文考部门在对丹阳长湾村抢救性考古挖掘中,成功出土了百余件珍贵文物。这是镇江市自20世纪70年代出土一级国宝“西周青铜凤纹尊”之后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 今年初,丹阳长湾村一建设工地野蛮施工,导致地下20座古墓和大量文物毁坏殆尽。这一事件引起了文化部高度重视,指示我省派专家组紧急进场,经国家遥感测定技术发现,此处地下有一大片千年古...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日前对大港区两处遗址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共发掘古代灰坑27座,灰沟10条,水井2口,灶址2座,窑址1座,出土元、明时期瓷器、陶器、铁器、骨器、铜器等文物标本数百件。 据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部部长盛立双介绍,这两处遗址为沈清庄遗址和小苏庄遗址。在沈清庄遗址,发现了灰坑、灰沟、水井、灶址等丰富的古代遗迹,出土了瓷质的碗、盘、俑、枕,陶质的盆、瓮、罐、砚台,以及骨篦、铁斧...
据新华社西安6月11日电 (记者 任珂 冯国) 继2005年和2006年发掘工作取得较大成果后,陕西省韩城市梁带村两周墓葬考古今年发掘各类墓葬20座,其中两座很可能是国君级和国君夫人级的墓葬,一座墓室还出土了迄今时代最早的彩绘木俑,比秦兵马俑早500多年。 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在这座国君夫人的墓室四角各发现一个高约80厘米的彩色木俑。 此前,发现最早的木俑出自春秋晚期的楚国,最早的陶俑出自战...
6月9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宣布,考古专家在金沙遗址8号遗迹坑发现了罕见的金面具、铜面具、玉璋等342件重要文物,成为金沙遗址发现6年来最为重要的考古成果之一。 这是金面具(6月9日摄)。 新华社记者 苑坚摄 新华网成都6月10日专电(记者苑坚)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9日宣布,考古专家在金沙遗址8号遗迹坑发现了罕见的金面具、铜面具、玉璋等342件重要文物,成为金沙遗址发现6年来最为重要的考古成...
6月9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展示了近期出土的国宝级文物“金面具”。该面具重46克,宽19.5厘米,高11厘米,厚0.4毫米。现保存在博物馆展厅钢化玻璃柜中,供游人参观。 一尊重四十六克的精美金面具今天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揭开了神秘面纱,并已置入博物馆展厅,供游人参观。 今天是中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在此间举行新闻发布会,聚焦金...
新华网石家庄6月10日电(王丽)近日,河北省磁县北朝墓群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文物,位于墓群南部的东魏元祜墓出土了精美的壁画、青石墓志及彩色陶俑等较丰富的随葬品。 这次发掘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负责东魏元祜墓发掘工作。领队朱岩石博士介绍说,东魏元祜墓位于北朝陵墓群南部,东距邺城遗址7公里,西北距天子冢(疑为东魏孝静帝之陵墓)约3·5公里。 ...
相关考古专家告诉记者,余杭发现了汉晋墓葬群。而这件动物造型的瓷器是当中发掘出土的珍贵文物,对研究当地文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这片墓葬群在余杭一个叫鸟口畈的地方,当地正在整地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现了青砖瓷片和墓葬,余杭区文广新局立即与杭州市考古所联合组织人员进行清理发掘。至昨日的十余天里,已经清理和发掘10多座古墓,并出土大量器物。 从砖室墓、土坑墓的结构和出土器物分析,古墓分属汉代、晋代...
广州刚出土的一段南汉城墙5日凌晨被整体迁移至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这段南汉城墙是今年“五一”期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广州文德路一工地上发现的,考古专家称,这是广州首次发现南汉城墙遗址,具有重要考古价值。 此次发现的南汉城墙遗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地处千年广州古城的中心地带。主持考古发掘的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易西兵介绍说,这段城墙长3.6米、宽2.5米,重约10吨,...
广州日报讯 (记者卜松竹 通讯员易西兵 苗慧)广州首次发现南汉城墙——日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越秀区长塘街西侧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出一批民国、清、明、宋、唐及晋南朝时期文化遗存。其中一段南汉城墙散水遗迹最为珍贵,而同时出土的明代清花大碗和胡人俑灯也十分难得。 记者了解到,鉴于此次发掘的南汉城墙和散水遗迹具 有重要价值,城墙遗迹长3.6米、宽2.5米、高1.2米,约重10吨。文物部门已...
5月22日拍摄的河南省焦作市元代古墓出土的彩绘陶俑“车马出行仪仗队”(局部) 5月18日,河南省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在对该市中站区一个元代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时,清理出随葬品70余件,多数为彩绘陶俑,颜色以粉、红、绿为主,组合成一套“车马出行仪仗队”。文物专家称,这批元代墓葬出土文物的种类和数量在豫北地区实属罕见。(新华网 杨帆/摄)
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河北省文物部门对工程所涉及的河北省满城县一处战国及汉代时期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勘探与发掘,发现战国时期灰坑12个、灰沟1条,汉代砖室墓8座。汉墓内出土陶、铜、铁、骨等各类文物1600多件。 据文物工作者介绍,这次考古工作勘探8000平方米、发掘3000平方米,出土的1600余件文物中,铜钱占绝大多数,其中铜钱以“五铢”钱最多,也有少量王莽时期...
新华网重庆 5月20日电(记者 张琴)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日前完成了酉酬水电站库区文物调查考古工作,首次在重庆境内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制造场。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考古队长白九江介绍,酉酬水电站库区发现了笔山坝、牛角田、跃溪坝3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酉水流域重庆段新石器时代的空白,对建立重庆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序列、谱系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此次考古还首次在重庆境内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制造场,不仅分...
九江市博物馆正在组织对古墓进行考古发掘。 九江市十余年来首次从城区古墓中发现了一批文物。九江市文化局、市博物馆,永修县文物管理所的文物专家经过十多天的考古发掘和研究,5月10日正式向社会公布:九江市区和永修县相继发现5座六朝古墓,出土了一批六朝文物,为研究九江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特别是对于考证六朝时期赣北与中原地区葬俗文化的相互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4月下旬,九江市庐山区十里老街原九江钢...
中新社台北五月十二日电(记者陈立宇曾嘉)秦代新出土文物大展-兵马俑展十二日在此间位于南海路的历史博物馆开幕。这是秦兵马俑时隔六年多后第二次在该历史博物馆展出,但增添了不少新的文物。 来自陕西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副馆长张仲立在致辞时表示,这次展览,是以新发现的文物为主体,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向台湾民众展示中华民族古老的物质文明。 他说,这次展出的一百一十六件(组)文物,汇集了陕西省秦代文物的珍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