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19,由中国文物网主办的"新水墨艺术的创新与发展"论坛活动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VIP活动区成功举办。邀请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研究员艺术信息中心主任王平、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绘画系博士韩朝、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员美术学博士马良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创作方向博士副教授王跃奎4位国画艺术家参与,他们对"新水墨的概念、新水墨的发展现状、新水墨的市场定位"三个问...
2014年10月11日上午,伴随着第五届中国(高密)红高粱文化节的盛大开幕,澄怀观道--张劲松国画展在高密文体广场孚日馆隆重开展。本次展览共展出张劲松创作的人物、小品等国画作品70余幅,其中包括多幅专门为此次画展创作的莫言题材作品。 莫言参观张劲松(右四)国画展 张劲松(中)与友人在画展现场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莫言;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张...
为纪念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甲午海祭”吴泽浩国画展于10月12日在济南市博物馆开展。 本次展览由山东当代花鸟画院主办。展期将持续至10月17日。 展览展出了著名画家吴泽浩先生的近60幅国画作品。作品以中日甲午战争为主题,真实再现了120年前那场令国人无法忘却的战争。 吴泽浩在笔墨中大胆冲破历史的束缚,深刻地表达出埋藏在国人心底那难以言说的伤痛。
着色 着色的火候是在用笔墨完成基本造型以后,清代画家沈宗春曾说:"盖画以骨干为主,骨干只须从笔墨写出,笔墨有神,则未设色之前,天然有一种应得之色……"。但着色也不可忽视,染的辅助作用很大,染可以把笔和墨没有连贯的气势连贯起来。人物手面通过染而显现出男女肌肤的颜色,以及年龄的老少,清代沈宗春《芥舟学画输分析"人之颜色,由少及老,随时而易,婴孩之时,肌嫩理细色泽晶莹,当略现粉光。…要如花朵初放...
相对西洋画来说,中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而西洋画呢?则讲求“以形写形”,当然,创作的过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现。但它非常讲究画面的整体、概括。有人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这是不无道理的。 中国画与西洋...
不久前的一次采访中,有位担任过大型展览评委的画家跟记者聊起,近些年展览层出不穷,投稿量骤增,在展出作品的初评中,评委们常常只是看看题跋和印章便能够筛选掉许多投稿。记者问其缘由,画家答道:“因为一看题款和印章就知道该作者的水平了。” 在当代中国画中,题跋好的作品犹如凤毛麟角,书法不佳、烂题乱题的不在少数,只落穷款、了无余味的更是比比皆是。然而,近些年,中国画的“大师”“名家”辈出,“创新”之...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是中庸的总纲。“致广大而尽精微”是《中庸》第二十七章“修身”中的一句话,原意为善问好学,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精细详尽的微观之处,这是一种极高明的和谐。天地万物的和谐是中庸的内在追求和目标境界。 恒生先生的艺术人生正在诠释着这一含义,为君子既要尊重德性,又要讲求学问;既要充实广大,又要穷尽精微;既要有高明的理想,又要有合于中...
10月9日,南坪国际会展中心,市民正在观赏国画长卷《百马图》。 10月9日,第四届重庆国际艺术博览会在南坪会展中心开展,除了俄罗斯、法国、朝鲜、刚果及肯尼亚等国的精彩画作参展外,重庆本土艺术家的纳米画和《百马图》也毫不逊色。昨日,记者来到艺博会现场打探。 新奇的纳米画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在一个展位上,有参观者好奇询问:“这是3D画吗?”画家冉沛灵笑着解释:“不是,这是纳米画...
中国画,尤其是中国山水画属于精英文化范畴,它从一开始就具有精英的色彩。宋代画家李唐曾有诗云:“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如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可见山水画在中国古代的精英性质。 中国人的现代生活已经与古代生活有了很大的不同,即使不说是被西化了,也是被工具理性化了,人们的世界观已经被普遍地工具理性化了。这种工具理性化,在全世界都是一致的。所以,面对全球化,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面对工...
何士扬生活照 记者:您最近一直都在谈中国画传统学理和中国画语境的话题,是不是中国画语境在古代和今天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了呢? 何士扬(以下简称何):是的。前些时侯,我为《美术观察》写了六篇文章,主要讨论中国画学理和中国美术观的当代语境。如何品读中国画,在今天已经成了大问题。近代以来,我们的学术研究主要是从西方引进了三个方法:一“逻辑推理”、二“局部深入”、三“言之有证”。如果将这三种方法对应我们...
中国画在20世纪初随着废除科举,文化教育迅速西化,国画改良运动开张,便逐渐进入现代语境,形成完全与古代不同的多样性生态版块,即以徐悲鸿为代表结合西画写实主义的现代院体画,以林风眠为代表引进西方现代主义的现代派中国画,由吴、齐、黄、潘为代表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的现代文人画,以及由三者交叉形成的边缘地带与飞地。 它们的形成发展和盛衰消长都不相同,与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等环境因素有关...
一个时期以来,就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美术院(系)中国画教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已经偏离了中国画教学规律和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同时,又由于外来文化思潮的强烈冲击,也给中国画教学带来了一些新的要求。为弘扬民族文化艺术和适应中国画教学要求,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 一、中国画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要求 中国画作...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吞噬逐渐加剧,世界文化的多样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今,我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中国画现有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其自身的教学规律和内在要求,同时也难以适应中国画未来发展的需要。目前,人们已经明确地对一个时期以来的中国画教学模式的合理性提出了疑问,因而这也就使得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一现实问题,并对中国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 一 一个时期以...
一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同民族文化艺术之间的碰撞和冲突日益尖锐,从而把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置于一个新的场景之中,使得文化艺术同质化的趋势和异质化诉求同时并存于全球文化体系当中,并形成了全球化和本土化多元并存的新的文化景观。正如美国学者德里克所言,在我们这个时代,地方(本土)的意义越来越来自它与全球的并置。因此,全球化也就使得本土化变得模糊起来,而本土化也就成了具有全球意义的本土化,即“全球化本土...
当代语境指的是当代社会生活环境和物质生产条件下所产生的意识形态、观念准则以及所指导的行为,它包含当代全方位的生活方式和评判标准。在当代语境下,中国画与水墨画艺术观念和艺术形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变化,所以中国画与水墨画的传统概念也变得模糊、混淆。因此,有人提出“中国画”的概念应当消解而“水墨画”的概念应当重建,这一命题在学术界引发了关于中国画与水墨画的概念之争,曾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