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人物名片 罗哲文,中国古建筑学家。1924年出生,四川宜宾人。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现为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 他曾数百次登上长城考察,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人”;他是长城申遗文书的起草者,直接促成长城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他曾起草《关于保护我国历史文化名...
罗哲文老师是建筑界和史学界久负盛名的专家、著名学者,现担任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国际周易联合会高级顾问等职务,系我国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学生。我与罗老虽至今未谋过一面,却因为对建筑的热爱,成就了一段忘年交。 那还是2002年,7月29日的《中国建设报·中国建筑》刊出了一组题为“呈现无言的史书,怀念永逝的建筑”系列图片,摄影者正是罗哲文。其中年代最久远的一张...
古建筑泰斗罗哲文 相关资料:罗哲文小传 罗哲文,中国古建筑学家。 1924年出生,四川宜宾人。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1946年在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的中国建筑研究所及建筑系工作。1950年后,先后任职于文化部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文物档案资料研究室、中国文物研究所等,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 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塔》、《中国...
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前夕,罗哲文等21位为新中国文博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专家、学者当选“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杰出人物”,在北京受到表彰。 颁授荣誉证书现场,85岁的罗哲文教授一身便装,步履轻快,反应敏捷、利落。 “我从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社,师从梁思成先生从事中国古建筑研究,1950年调到文化部文物局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从事中国...
打了很多次电话才联系上罗哲文先生,联系上罗先生不容易,因为他一年中有2/3的时间都在外地出差,要知道总是在东奔西跑的罗哲文先生今年已经85岁了。85岁的罗哲文先生神清气爽,耳聪目明,走起路来步履稳健,腰杆挺直,说起话来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坐在他那间堆满了书的客厅里,谈起他钟爱一生的古建筑保护维修和研究调查工作,罗先生感慨地说:“我干这行已经干了68年了,现在还在为这个奔走,能做多少是多...
古往今来,凡有大成就者,在成功者的基础上还要具备三个能力。一是善时,所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二是善始,所谓“以明防前,以智虑后”;三是善疑,所谓“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今天的大成就者也是如此。 当人们追求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目标时,往往容易忽视祖先留下的遗产,忽视我们代代相依的精神家园。让人欣慰的是,总有一批先觉...
导读:从长城保护到大运河申遗,从历史文化名城到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公约》,一个人孜孜不倦地从事文物保护工作70载,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致敬和学习。他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学生,罗哲文先生就是今天我们要访谈的主人公,带着问题我们来听一听罗老的70年文物保护路以及罗老对中国文物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70年,工作做了很多,但我个人谈不上什么 中国文物网:从长城保护到大运河申遗...
文物专家罗哲文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与郑孝燮、朱炳仁三人早在2005年即首次联名向京杭大运河沿岸17个城市的市长发出书面呼吁:加快大运河申遗工作进程。三人因而被誉为“运河三老”。对于大运河申遗终于迎来的“提速时代”,罗哲文此前表示,他认为应该理性对待大运河保护。运河与长城不同,大运河不能仅作为一般的历史文化遗产保存,而是活生生的、还在流淌着的...
在科学的决策与规划的指导下,历史文化名城不是发展的包袱,而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和发展的优势资源。 他是“中国营造学社”的最后一名成员。他不屈不挠、孜孜不倦地从事文物保护工作70余载,从长城保护到京杭大运河申遗,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到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就是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近日,本报记者就京杭大运河...
罗哲文生前留影。(国家文物局提供) 2012年5月14日,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在北京溘然长逝,享年88岁,学界为之悲痛。罗哲文的助手齐欣说,从旁观者到追随者,再到实践者,是罗老激发出了自己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激情。 作为旁观者,我看到的是倔强 齐欣最初接触罗哲文时,感受最深的就是:“这是位倔强的老人。” 齐欣介绍说,无论是对长城的保护,还是对其他文化遗产的保护,...
古建筑学家罗哲文14日去世。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张廷皓回忆说,罗哲文晚年积极推动蜀道的申遗和保护工作。生活中的罗哲文非常简朴,从来都是穿一身中山装。饮食也简单,有时候好喝点酒,喜欢吃花生米。 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于14日晚去世,享年88岁。记者第一时间连线了正在外地出差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张廷皓。他表示自己是今天一清早得到这个消息的。 专家高度评价罗哲文:“...
88岁老人5月14日辞世,他为文物保护事业奔波60载 罗哲文:盼蜀道申遗成功 罗哲文,中国古建筑及文物保护专家。1924年出生,四川宜宾人。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1946年在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的中国建筑研究所及建筑系工作。1950年起曾先后任职于文化部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文物档案资料研究室、中国文物研究所等。罗哲文曾经总结,三件事在他人生中...
记者经多方证实获悉,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已于14日晚去世,享年88岁。罗哲文曾师从建筑大师梁思成,生前一直为保护长城等奔走,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 罗哲文,中国古建筑学家。1924年出生,四川宜宾人。 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1946年在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的中国建筑研究所及建筑系工作。曾先后任职于文化部文物局、国家文物局...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田家宾)在“梁林故居”事件不断的升温,中国文物网又电话联系了梁思成先生的学生,我国著名文物学家罗哲文先生。在此事件罗哲文赞同“维修性拆迁”的说法。 近日笔者和罗哲文通了电话,详细的问询了对于关于“梁林故居”事件的态度。罗哲文和笔者表示,故居是否已被定为不可移动文物,他本人不敢确定,但支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