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月26日,四川省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以“长征精神”为课题,开展了“回忆长征——长征路上小故事”演讲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讲述《雪山小太阳》《特制布鞋》《一袋干粮》《陈赓与红小鬼》等小故事。通过学习和感悟,学生们怀着感恩之情缅怀先烈,将努力拼搏,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正如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讲的——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也不是战役,也不是...
摘要:2010年10月,山西省中阳县西坡村出土4件彩绘画像石,以及一些随葬器物。可推断为东汉时期墓葬。画像石尚存的线条,很好地表现了诸多图像的完整内容与造型。其中神兽等部分造型,对于汉画像石研究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关键词:汉画像石 彩绘 神兽 线条 基金项目:山西省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2012-kg-27):山西汉画像石图像与材料研究 来...
长安画像石墓位于海宁市长安镇青年路49号长安中学内,发掘于1973年,是一座东汉晚期至三国时期的砖石混合墓,整个墓室模仿汉代住宅“前厅后室”的建筑样式,墓内保存有55幅珍贵的画像石,出土了陶器、陶俑、青瓷罐、五铢钱等文物,现全部收藏于海宁市博物馆。2013年3月,长安画像石墓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因保护古墓原址和最大限度保留原貌的需求,长安画像石墓经考古发掘后,在外围扩建了一座保护用房...
珍贵的济宁汉碑汉画像石拓片亮相北京故宫,引来专家和游客由衷的赞叹!12月8 日上午,一场《汉画像石上的孔子——济宁汉碑汉画像石拓片走进故宫交流展览》及研讨会在故宫博物院举行。活动由故宫博物院、济宁市政府主办,济宁市文物局、济宁市博物馆承办。故宫博物院领导、济宁市领导、国内汉碑汉画像石研究专家一起参加了开展式和研讨会。 济宁被誉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历史文化悠久、文物藏量丰富,尤以汉碑、汉画像...
【摘要】汉画像石是一部“绣像的汉代史”,表现了汉朝的方方面面。本文从弥补考古资料的空白、提供历史研究资料、艺术成就和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论证了汉画像石这一艺术品类的考古、历史与文化价值。 【关键词】汉画像石;考古;历史;文化;价值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国庆期间,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我从汉朝来》收获如潮好评。影片展示了不少汉朝画像石,特别是四川的画像石,勾勒出延续千年的文化基因,讲述那些穿越千年的人文传统。而同为巴蜀文化区的重庆也曾出土过不少汉画像石(砖),在三峡博物馆专题陈列“汉代雕塑艺术”里展出有大量的汉画像石(砖)。重庆晚报记者昨日采访了三峡博物馆藏品部主任彭学斌等,了解到重庆出土的画像石及其背后的故事。 川渝地区人民自古好休闲娱乐 汉...
该石棺虽历时上千年,但画像内容依旧清晰可辨,体量巨大、造型独特、画像布满全身,是汉代雕刻造型艺术之精品,极具观赏性。 8月11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宜宾市博物院联合举办的《考古宜宾五千年——向家坝水电站文物抢救与保护成果展》新闻通气会上获悉,该展览将于8月23日在宜宾市图书馆免费开放。此次考古历时20年,共挖掘文物3万余件,将川南历史上溯3000年。 本次展览首次集中展示向家坝库区文...
《四川文物》2015年03期 【摘要】2014年6月,四川泸州市龙马潭区双加镇大冲头村公路修建过程中发现一具东汉画像石棺。这具画像石棺保存完整,雕刻内容丰富,包括双阙、伏羲女娲、柿蒂纹、送行、叙谈、出行、杂耍等,生动反映了“宇宙、仙境和模仿人间的‘幸福家园’”的三重宇宙,以及子孙孝行的彰表。 【关键词】四川泸州市;崖墓;画像石棺;东汉;永兴;铭文
5月12日,一名考古工作者介绍襄阳骆台汉代画像石墓考古发现。 近日,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团山镇蔡庄村四组骆台自然村南发现一座汉代石室墓,墓室由墓道、甬道、前堂、后室组成,其墓门为绿矾石做成,由两扇门、两个石柱构成,门上刻有“勇士斗虎”精美画像,左右石柱各刻画一持戟小吏。该汉墓的发现为研究当地丧葬习俗提供了珍贵资料。新华社发(王虎 摄) 5月12日,一名媒体工作者在拍摄襄阳骆台汉代画像石墓考古...
谈到历史沧桑、文化厚重,人们常常用到“秦砖汉瓦”这样的词。在汉代,经济的复苏带来了文化艺术空前繁荣,辉煌的两汉历史被典籍记载的同时,更有大量的汉代画像石(砖)相继被发现与发掘,它们形制多样、图案精彩、主题丰富,以图像艺术的形式直观地再现了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汉画像石被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誉为“绣像的汉代史”。 20世纪初叶开始,对汉画像石(砖)的研究从金石学的范畴逐渐纳入到考古...
济阳县垛石镇白杨店村发现的汉画像石墓 近日,济阳县垛石镇白杨店村发现汉画像石墓,石墓规模大,画像石精美。目前出土文物已在济阳县博物馆保存,考古所工作人员正在对画像石内容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今天下午,齐鲁网记者从济阳县博物馆了解到,在出土石墓前室后门上的图案至今无法解读,异常奇妙,疑与当时传入中国的中亚宗教有关。 “东汉至魏晋期间,中亚宗教在中国盛行,前室后门上的图案可能是当时随宗教...
作者:胡广跃 著 出 版 社:三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1-01 山东嘉祥武氏祠,是现今保存较完整的画像石祠堂,是东汉晚期武氏家族墓地上的祠堂建筑。汉画像石是汉代墓室、墓地祠堂以及地面石阙等建筑物上的石质构件。汉画像石上记载的故事题材广泛,几乎涉及汉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汉代社会生活,可以说是一部绣像的汉代史。《石头上的中国画——武氏祠汉画像石的故事...
8月12日起,由江苏省文物局主办,苏州碑刻博物馆和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承办的“石上史诗——徐州汉画像石艺术展”在苏州碑刻博物馆明伦堂展出。 汉画像石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特有的艺术形式,她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以石为材,图画天地,装饰神道、宗祠、地宫,形成了一个时代艺术形式的代表。在中国美术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汉画像石是一部绣像的汉代史,她将现世生...
近日,青州市文物局工作人员接到群众反映,称云门山北麓施工工地发现墓葬一座,挖出一些彩绘画像石。接到反映情况后,青州市文物局王瑞霞副局长带领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经过走访调查,已被运走的16块清代画像石墓石质构件全部追回,这批石雕对研究当时的丧葬制度、传统生活以及石雕、彩绘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瑞霞副局长带领文物执法大队以及业务科室相关工作人员赶到赴现场后,因群众提供信息表述不准确,...
墓葬被破坏现场 石雕人物故事 7月29日上午,青州市文物局工作人员接群众举报电话,称云门山北麓施工工地发现墓葬一座,出土有彩绘画像石。接到信息后,青州市文物局业务分管领导王瑞霞副局长带领文物执法大队以及业务科室相关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由于群众提供信息表述不准确,在经过多次问询和实地走访后,最终在云门山山门东北方向,郭家桥村西北的凤凰山脉一施工工地发现被破坏墓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