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魏晋樊氏墓画像石《萧史吹箫图》局部 江苏打鼓墩魏晋时期樊氏墓,1976年由淮阴市博物馆(现为淮安市博物馆)和泗阳图书馆联合挖掘,墓址在原江苏省淮阴市泗阳县屠园乡周庄打鼓墩,今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境内。打鼓墩樊氏墓是徐淮地区少见的砖石结构墓,根据其墓制结构、画像内容和随葬器物等方面的特征,初步断定其属于魏晋时期的墓葬。 江苏打鼓墩樊氏墓墓室总建筑面积为37平方米。室内全长9.2...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年来,汉画像石拓片已不仅仅作为研究资料,而且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收藏项目走进家庭以及大众审美生活当中。汉画像石拓片具有较高的艺术装饰价值,其丰富多彩的题材对于提高家庭文化氛围,培养家庭成员文化修养和增加历史知识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汉画像石拓片具有较高的文物收藏价值,我国《文物法》规定金石档案、甲骨档案、简牍档案等也都是文物,也就是说,它们同时具有档案价值和文物价值,拓片属...
已遭盗掘毁坏的汉代画像石墓 本报漯河讯“这是汉代画像石墓!”前日下午,接到“有古墓被偷挖”的报告后,漯河市文化局和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火速赶到漯河市召陵区姬石镇桂王村。现场的两座汉代画像石墓已遭破坏,只留下墓门和墓壁。 当天下午4时50分,记者在现场看到,漯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正对墓葬进行处理。墓葬有两座,其中东侧一座较小,露出地面的墓穴有十多平方米,结构清晰。墓门有两扇,高约1.3...
已遭盗掘毁坏的汉代画像石墓 [内容摘要]近日,漯河市文化局和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接到举报后,火速赶到漯河市召陵区姬石镇桂王村。发现两座汉代画像石墓已遭破坏,只留下墓门和墓壁。所谓汉代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欣赏价值。 “这是汉代画像石墓!”前日下午,接到“有古墓被偷挖”的报告后,漯河市文化局和文物考...
说起韩兰成,人们首先会想到“相声”、“曲苑杂坛”、《新疆妹买买提》、“马季先生徒弟”等标签,这些都代表了韩兰成先生在曲艺表演界的艺术成就。都说艺术学问是相通的,在曲艺界名声赫赫的韩先生对汉画像石的收藏与研究、书法也是造诣颇深。 6月27日,记者一行三人来到江苏徐州拉犁山下的南望村,前去探访韩兰成先生的“秘密基地&...
山东省蓬莱市登州博物馆日前发现一件珍贵的汉代画像石,纵长66厘米,横长67厘米,厚21厘米。该画像石刻画的是典型的汉代风格乐舞庖厨图,图像采用凹面线刻的雕刻手法,画面动静结合,人物动作、表情、服饰刻画传神,整个构图颇具匠心。 据了解,画像石于上世纪90年代征集自民间,整体风格和制作工艺与山东嘉祥出土汉画像石相一致。据考证,该画像石应出自济宁嘉祥地区。另据专家研究,画像石上刻画的乐舞庖厨图是用以祭...
1月5日,中国邮政发行《癸巳年》特种邮票1套1枚,面值1.20元,同时发行小本票一本。这是第三轮生肖邮票中的第10套,这套邮票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吴冠英设计的。据吴冠英介绍,在邮票的设计中,他参考了很多汉代的画像石里面的蛇的造型。 汉画像石(砖)是一种表面有模印、彩绘或雕刻图像的建筑用砖石。它形制多样、图案精彩、主题丰富,反映了汉代的社会风情和审美风格,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以其...
近日,梁山县文物管理所在梁山水寨建设工地巡查时发现了双龙石刻汉画像石一通、朱雀铺兽衔环石墓门两扇。清理后,根据雕刻技法、图案内容、墓室结构等初步鉴定,均为汉代文物。 双龙石刻汉画像石出土于山北水面北侧,发现之前已破损,根据现存残画像石推断,长约2米,宽0.95米,厚0.15米,画像石中三条阴线刻画出龙骨架,两龙相对,呈曲线形状,边框阴线刻三角斜纹,刻画虽粗旷,但线条流畅,动感十足。 汉代朱...
5月22日,记者从昌乐文物管理所了解到,近日昌乐一村民在野外发现一块石板,经文管所人员辨认,该石板是一块汉代画像石,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目前,昌乐已发现150多块汉画石。 16日,昌乐文物管理所接到村民热线,称在昌乐城南街道一村庄发现一块石板,本来以为是普通石头,后来发现上面刻有图案,怀疑是文物。 闻讯后,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立即赶往现场,清理辨认。经初步观察,这块石板长1米,宽50厘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