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出土画像石展现市井生活 川渝人民自古好休闲娱乐
2015-10-12 23:07:21 来源:重庆晚报 已浏览次
国庆期间,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我从汉朝来》收获如潮好评。影片展示了不少汉朝画像石,特别是四川的画像石,勾勒出延续千年的文化基因,讲述那些穿越千年的人文传统。而同为巴蜀文化区的重庆也曾出土过不少汉画像石(砖),在三峡博物馆专题陈列“汉代雕塑艺术”里展出有大量的汉画像石(砖)。重庆晚报记者昨日采访了三峡博物馆藏品部主任彭学斌等,了解到重庆出土的画像石及其背后的故事。
川渝地区人民自古好休闲娱乐
汉画像石(砖)是一种表面有雕刻、模印或彩绘图像的建筑用砖石,起于西汉,繁盛于东汉,通常被使用在墓葬或者墓葬的地面附属建筑如祠堂、阙、碑之中。彭学斌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汉朝时期,四川(包括重庆)、河南南阳、江苏徐州、山东是四个文化比较丰富的地区,这几个区域出土的画像石(砖)也比较多,但是不同地区画像石(砖)上的题材内容却不太一样。“其他地区的题材内容更多的是宗教、政治、上层社会,而四川地区的底层生活气息很浓,多展现市井生活,像盐井、射箭、宴乐、杂技等。”彭学斌说,这不仅反映了巴蜀文化区的亲民,还反映了川渝地区自古就少战争和灾荒,人们好休闲、重娱乐的天性。
画像石精致程度反映经济发展水平
画像石(砖)的精致程度反映了墓主的经济水平,“一般墓中的画像石(砖)图案精致、雕刻精细都说明墓主的经济条件还不错。”彭学斌说,但是不管是画像石(砖)多么精致也无法与墓主的政治地位产生必然联系,“要确定墓主的身份地位还要看墓穴的大小,墓中的其他随葬品做补充。”不过画像石(砖)上的人物服饰可以区分人物阶层, “成都羊子出土的东汉讲学画像砖,其中戴有进贤冠的是文人或者公务人员,而戴有包巾的是平民阶层。”
另外,不同地区的雕刻技法不同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地区经济水平。彭学斌说,重庆九龙坡地区出土的东汉画像砖在雕刻技法上非常简练,用的是线刻,而成都羊子出土的大多是模印,当时成都平原的经济水平比盆地东部的重庆山区更发达,有批量生产的需求,“重庆地区的画像石在题材内容上也没有成都的丰富,这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
渝中两千年前就地位重要
除了九龙坡的画像石(砖),在重庆出土的还有璧山的伏羲女娲画像石,合川的荆轲刺秦王画像石、丰都鱼画像石、忠县天禄画像石等,还有璧山的汉画像石棺等。这些出土地区多在区县,而经济发达的渝中地区出土较少,彭学斌说,这从历史、地理方面来讲是不应该的,“出土的画像砖上刻有江州庙观,就说明了主城经济文化更发达,远超区县。”彭学斌说,而嘉陵江、长江地区出土画像石(砖)较少的情况只能说明城市开发、建设历年来都比较频繁,画像石(砖)的保护和遗存相对于区县少。“江州(今渝中区)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又是巴国的都城,在2000多年前就形成了重要地位,这个重要地位就体现在江州庙观这块画像砖上。”彭学斌说。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